AUG.
FOCUS
台灣文化印記的真實輸出——原住民表演藝術
05
主編/高慈敏 執行編輯/阮楨鈞 

「當我們要輸出台灣音樂表演藝術成為亮點,當成圖騰式的國家代表藝術,放置到國際場域來展演時,首先是哪一種樂種代表台灣音樂,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哪一種音樂表演藝術是各國爭相邀請的對象?接下來是,哪一種音樂表演形式可以承載這個樂種?哪一個製作團隊可以打造或培植一個音樂表演團隊,來支持如此重大的演出模式?我們的策略是什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系主任吳榮順老師,在其針對2014年藝文生態觀察所發表的〈台灣音樂表演藝術在國際發展之優勢〉一文中,如此語重心長的詰問,也讓我們深深思考,當「出國展演」逐漸成為一種從上到下齊心努力的風潮之時,究竟我們要讓人家看的是什麼? 「珍貴的<Island Voices>台灣原住民音樂是台灣音樂文化的特色!」不消多說,吳榮順老師在文末大膽清晰地下了這樣的一句結論。事實上,放眼從國外輸入到台灣來的樂舞,幾乎都是各國高度代表性、獨特性、藝術性的傳統文化,那如果今天有一個文化輸出的機會擺在我們眼前,我們能立刻端上的菜,又是什麼?說的更大眾化一點,哪一個國家的觀光旅遊行銷,不是奠基在對傳統文化深厚的累積、保存與推廣之上?

為發掘與培育國內具有代表臺灣,且具有國際發展潛力之原住民表演藝術團隊,國藝會在發動「國際藝術網絡發展平台專案」之時,便納入了如何協助原住民團隊拓展國際市場的思考,成立「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藉由人類學、民族音樂學、舞蹈相關學者,及國際表演藝術市場之專業者的參與及輔導,重新確立並形塑臺灣原住民樂舞文化樣貌,在尊重與不破壞原住民樂舞之文化意涵、型制的前提下,針對現有原住民團隊進行藝術性及專業化的節目製作與包裝,作為原住民樂舞藝術推廣至國際舞台的作品,並且可作為原住民樂舞發展的參考典範。 經過公開甄選、委員訪視、複選評估、投票決選等過程,最後由布拉瑞揚舞團、蒂摩爾古薪舞集、泰武國小泰武古謠傳唱、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TAI身體劇場等五團成為今年度「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的決選團隊。透過本期線上誌的採訪報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團隊如何裝備自我成為代表台灣的文化印記,以及當置其於國際的去脈絡背景下進行演出時,團隊們展現其藝術的卓越性與獨特性的對策又是什麼。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