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屏東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
2015
08
04
文|林珮芸
台灣文化印記的真實輸出——原住民表演藝術
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藉由每一句古謠、每一個樂符的傳唱,讓孩童在學習之中再度體悟與傳承族裡文化,同時將希望、純真與愛傳遞出去。

夏日午後,合唱團的孩童們正在為赴日演出密集排練中。

國小到高中的混音合唱團

炙熱的午後,南台灣屏東長治鄉,座落在鄉間產業道路巷子中,稻作田埂路旁,一棟簡單不起眼的建築中,剛舉辦完記者會隔日即將赴日本演出的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正密集接受團訓。門口整齊地排列孩子們的鞋子,團長蔡義方老師輕聲說:「團員早上被操得太辛苦,中午讓他們多睡一點」。屏東縣佳義國小PUZANGALAN(排灣族語希望)兒童合唱團7年前成立,成員多是排灣族學生,當時由音樂老師吳聖穎及甘雅竹指導,曾多次獲得全國兒童合唱賽冠軍。

合唱團一共有37名成員,從國小二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成員多為女生,「男生待不住,現在只剩下兩名,其他一位已經唱了六年,之前是被媽媽逼來,但現在是自己很喜歡來」蔡老師笑笑說。2012年,蔡義方從佳義國小退休,但承諾孩子畢業後仍會陪伴他們,因此隔年脫離國小單位,在外成立「PUZANGALAN(希望)合唱團」,成立的目的一開始並非表演比賽,而是希望陪伴弱勢原住民家庭的孩子。這群成員是由一群想讀書、愛唱歌、肯努力,為有不一樣未來的原民孩子所組成。為了讓孩子固定參加團練,團長蔡老師發揮契而不捨的精神,一個個從家裡接出來,結束後又一個個送回家。

合唱團成軍以來,曾連奪三次全國冠軍的殊榮,同時也屢獲國際上的邀請演出與合作交流。(蔡義方提供)

精通西式美聲和原住民唱腔

2008年成軍,連奪3次全國冠軍;2010參加「中國合唱節暨星海國際合唱節」少年組冠軍,2011年獲德國邀請前往德國演唱,2012年於「北京中國國際合唱節」獲得童聲組金獎第一名,2013年7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出,今年獲全日本合唱連盟JCA邀請,參加「2015第29屆兒童合唱節」,與16支來自日本各地優秀少年少女合唱團及俄羅斯少年少女合唱團一起上課、交流、學習,並共同辦理成果發表會。

當被問到合唱團孩子為何在比賽中連連得獎,蔡團長分析:「原住民的唱腔發聲在胸腔,而西式美聲多發聲在頭音」原來一開始指導老師吳聖穎教的是西式樂理,但幾次比賽發現成績不盡理想,才發現原來美聲式唱法不符合原住民發音。但這群孩子兩者兼備,能夠在短時間熟悉運用兩種唱腔,也比其他人多了一項技能。蔡老師說:「音樂老師一說轉,他們就會自動切換,很厲害」。希望合唱團演唱的都是排灣族歌謠,演出的歌曲有排灣族的生命樂章「傳承、童年、情歌及婚禮」4個章節,排列起來就是排灣族的生命史。

科學記譜 與國際接軌

對於古謠唱法,希望合唱團訓練方式是以科學化的記譜傳唱。排灣族以口相傳,同樣的曲調,但因為老人家的心情不同,唱出來的感覺也不同。年紀小的孩子若無相同的生命經歷,很難唱出同樣的韻味。每一次合唱團比賽都必須要先教譜,這也是希望合唱團得以在國際接軌的致勝關鍵。 在國際交流的場合中,對孩子最大的收穫不是比賽得獎,而是和其他國家的合唱團交流。某一年到德國演出回來之後,孩子的頭音發聲唱得特別好。蔡老師搖搖頭說:「在這邊交什麼技巧、發聲位置,講了老半天還不如到現場聽別人唱一次」。合唱團的曲子目前都申請有版權,其他人不可以逕自流傳,無行中也保護了希望合唱團的品牌。

「一開始挑選團員時我們有甄選,但後來決定只要想來就可以來。」創立目地是為了陪伴孩子,而非音樂專長。有一位團員一開始五音不全,但每一次練習都不缺席,等到上台比賽時,老師只好給他一個鈴鼓說,你的任務就是鈴鼓拍三下,最後同學都暱稱他為「拍三下」,這是台下的幕後花絮,也是真實動人的故事。 一般人誤認為原住民孩子都有歌唱天份,其實不然。從國小二年級到高中一年級,不同的音域,音樂老師吳聖穎仍能將成員分成3部,巧妙結合唱出和諧的歌聲。「就算五音中孩子只能唱出一音,五個孩子加起來就可以唱出五音,一樣的結果啦,」蔡義方大笑說。

蔡團長表示,希望孩童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族裡的文化有著更深刻的體悟與傳承。

音域寬廣 多部重聲

希望兒童合唱團表演的時候,排換隊形的次數比率相當高,讓整場演出中,除了音域的完整之外,也富含動感的視覺刺激。音樂融合服裝、隊形,相較於一般靜態的合唱團表演,多了表演藝術的現場元素。 蔡老師進一步分析:「每一族的唱法都不一樣,每個團成立的宗旨也不一樣,雖然在國際表現搶眼,但在台灣卻不受到重視,主要是觀念還停留在傳統未開的階段,因此特別需要讓孩子出國見識。」只是這一路上遇到的相似隊伍不多,很少是當地原住民的合唱團,或是經常與機會擦身而過,無從分享交流共同遇到的情況。像是最近好不容易有結合印尼傳統民謠歌舞與現代表演形式的原住民Cordana兒童合唱團來台,行程滿檔的希望合唱團卻正好被邀請赴日本參加「第29屆兒童合唱節」的演出。

每次的比賽,都代表著背後諸多的心血投入、密集排練與多方資源的挹注。

平日排練比出國更重要

出國比賽看似光鮮亮麗,但是對孩子來說,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真正的生活是在屏東縣偏鄉房子裡的練習。「出國沒有獎金,企業贊助通常只補助出國比賽的費用,但是排練的成本更大,沒有密集的排練不可能有台上精彩的演出」。每一次出國交流為國爭光,靠的是政府的支持和民間企業的贊助,但希望合唱團成立的目的,是讓孩子接觸多元音樂,並把純真的好聲音及希望傳播給大眾,讓學生能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肯定自己的努力,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美好、快樂、充滿希望的一頁。

為希望歡唱,是合唱團的理念。

在大武山祖靈的庇佑下,孩子從無所適從的茫然,到在合唱團找到家的感覺,面對未來充滿信心、期待,也許這就是藝術帶給下一代最大的禮物。台灣原住民的表演藝術文化,正悄悄在埋下種子、發芽、茁壯。希望有一天,在國際音樂會中,觀眾也可以清楚辨認來自屏東希望合唱團獨特、充滿愛的表演模式。

 

延伸閱讀
*《快樂的聚會》演出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