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FOCUS
為什麼要補助?——從視覺藝術資深藝術家大型創作補助談起
06
主編/高慈敏 執行編輯/阮楨鈞 

「綜觀國內對藝術創作的補助政策,首先雖以鼓勵及培育年輕藝術家創作發展為目的,但幾年下來,卻是愈來愈朝「人人有獎」的方向前進,久而久之,補助案件雖然愈來愈多,但補助金額卻日漸縮水,不見讓人驚豔的創作成果,卻只漸漸看見申請案件的創作疲態和斷層。年輕創作者往往因為補助金額有限,無法擴大創作規模;也因為補助政策傾向挹注更多資源在年輕創作者身上,而排擠了對於資深藝術家各方面的支持,若欲將國內藝術家的創作成果推向國際,補助政策的調整是亟需思考的議題。有鑑於此,國藝會於 2013 年第二期常態補助案中,首次辦理至多100萬元的大型創作補助,以具「生態影響力」及「國際活動力」之創作計畫為評選重點,對國內的成熟藝術家提供補助。」(節錄自本期『從《不舒適的明日》看創作補助案的下一步』一文)

國藝會自 2013 年調整原來常態補助的方向,啟動「視覺藝術資深藝術家大型創作補助」計畫,至今已走過二個年頭。當年第一批獲補助的資深藝術家們,也陸續產出質量皆令人驚豔讚嘆的作品,接蹱而來的國際邀展頻頻不斷,將台灣當代視覺藝術的榮景推向更高層次。

本期線上誌即以本補助項目執行以來,已獲得顯著成效的三位案例──袁廣鳴、湯皇珍、拉黑子,以及本會獎助總監的現身說法,和讀者們一起來思考:「為什麼要補助?」這個大哉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