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淡水變成我們的教室
2013
07
01
文|黃瑞茂
打破教與學的創藝界線——「藝教於樂專案Ⅲ:激發創造力」
透過老師與藝術家的互動,將淡水所擁有特殊的環境元素轉化為教學資源,重新融回學生生活的場域,藉由課程的操作,將學生帶回空間中重新體驗自身與學校、社區、都市的關係。

淡水河口區域長久以來一直是北台灣人文薈萃與孕育的搖籃,古蹟文化資產豐富,更有大量藝術工作者與團隊紮根於此。淡水豐富的自然生態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構成其特殊的空間美感與地方氛圍,如何透過老師與藝術家的互動,將淡水所擁有特殊的環境元素轉化為教學資源,重新融回學生生活的場域,藉由課程的操作,將學生帶回空間中重新體驗自身與學校、社區、都市的關係。

左圖:鄧公國小四年級,聆聽蕭邦《海浪》練習曲,畫出從樂曲中感受的海浪。右圖:鄧公國小四年級,以肢體與道具表現水與水中生物的律動。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系列計畫之緣起,開始於一群關心藝術文化教育的學校老師與淡水在地藝術家座談後所延伸的行動。同時獲得在地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的行動與資源的支持。本次「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II——深耕推廣計畫」在第一期的操作經驗上,再次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2年度「藝教於樂」專案補助,與淡水地區屯山國小、忠山國小、竹圍國小、淡水國小、鄧公國小及淡江教會小太陽陪讀班共同合作。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嘗試在目前九年一段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的框架下,融入環境教育與創意學習,以藝術切入教學,引導學生建立與他人、環境的關係。以學校所在環境的地域特性為基礎,以學校老師,藝術家與孩童之間的合作,產出可執行並且可持續推廣的教案。希望透過學校老師與藝術家共同合作,經由對話、概念溝通、教案設計、課堂操作與記錄等步驟,發展出具有淡水地區特色的環境教育教案,補強學校體系本身在生命教育、環境教育與藝術教育認識與資源的匱乏。而產出的教案作為一種示範或引導,希望能分享、推廣至其他具類似地理環境的學校。

本次計劃關注於以環境作為藝術創作的議題,也是創意所在。向老師與父母以及同學之間的學習之外,我們將「所在的環境」視作為小孩學習的「第三位老師」,生活所在的環境。教育在于探索而不是預設,因此過程中有教案提供,但是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次的新的經驗。

左圖:竹圍國小探訪樹梅坑溪,並於中下游進行水質檢測。中圖:竹圍國小實地探訪樹梅坑溪。右圖:竹圍國小從樹梅坑溪照片,創作屬於樹梅坑溪的故事。

改變教室內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一起去生產知識的操作模式,透過藝術的操作將看到不同學校的差異,同時也關注於學生的差異,作為教育的核心議題,藉由藝術介入教學將引導他們建立與他人、與環境的關係。在以「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共同約定是課程的時間框架與一些文件格式,預期學校的差異將可以提供最好的對話素材而累積。

基於淡水地區成長教育中的美術經驗,除了是資源分享之外,更積極是可以創造教育的內涵,真正的將城市轉變成為教室,共同支援孩童的成長教育的需要。地域社會的內涵可以轉變的新的想像與行動。教育資源的分享是作為連結網絡的真實意義,淡水的藝術網絡需要靠這些網絡來支持。
因此,這些個案並非是個別操作經驗,而透過交流是可以看到這些個案對於有關於環境教育可以作為經驗分享的地方,說明如下:

左圖:屯山國小:「校園毛蟹出海去」行動劇。中圖、右圖:屯山國小:毛蟹降海水路觀察。

體驗:

資訊時代的當下,大量資訊湧入,往往忽略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有其不同於他者的特質與差異性。藝術教育融入環境教育所帶領的體驗,即是透過不同的感官經驗讓學生從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並將體驗進一步延伸至學生日常生活的區域,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區。

由老師與藝術家帶領學生從環境中發掘、碰觸真實的問題,進一步討論各種改變的可能,引導學生進行創意發想,透過藝術的形式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忠山國小透過家鄉故事採集,個人經驗的生活地圖繪製最後重疊成為地域的繪本。鄧公國小發展出許多不同地呈現方式,透過觀察,還自進行發現之旅與創作。

左圖:忠山國小:自畫像連連看。右圖:忠山國小:學生與老師一起繪製「校園點名簿」。

行動:

核心的工作在於透過行動帶動小孩的參與,行動是改變世界的開始。我們期望透過此類教案研發、推廣、教學,讓更多學生理解藝術不單只為創作作品,最重要的是作品中隱藏著每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不同看法,透過此種行動取向的操作經驗,讓學生從學習中建構具有改變世界的認知與經驗。竹圍國小的藝術行動延續了長期的樹梅坑溪計畫,關注於水資源的在地守護計劃,學生的創作成為一種溝通與動員的意義,擴大了社區參與的可能性。而淡水國小的森林步道行動,則是直接用環境中的創作,改變了長期被忽略的後巷環境。

左圖:淡水國小:與藝術家一起製作森林中通學路的小動物。右圖:淡水國小:學生一起為校園後山通學路設計導覽地圖。

工具的使用:

在資訊與科技發達的時代,有關於科技的應用將有助於啓動學生對於創作的開始,屯山老師細緻的在教學中看到同學的轉變,並有效的掌握與使用App等等的的技術,將學生參與環境探訪的過程錄影重新編輯之後,帶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可能,成為創作的基礎。

此次活動的關鍵在於獲得各校校長與老師的支持下而有所成績,雖然各校教學資源不同,但是最後的呈現卻是同樣的精彩。

左圖、右圖:淡江教會小太陽陪讀班,課程:我的臉譜。

本案以地方經驗作為操作場域,媒合藝術家與學校課程的合作,並以孩童所生活的城市空間作為藝術產生的所在,老師不再單向的教授知識,孩童的行動同時也是知識產生的主動性參與。依據地方的差異性造就了知識的特殊性,空間是一種孕生的條件。

在分享交流中深刻地感受到,參與的藝術家與老師跳開了制式的教與學的關係,關注於在教學的互動與摸索過程中,對於孩童不同經驗的啟發,是藝術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