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戲 優游創造力──影響.新劇場的創造力實踐成果
2013
07
01
文|呂毅新
圖|影響.新劇場提供
打破教與學的創藝界線——「藝教於樂專案Ⅲ:激發創造力」
「影響.新劇場」的「深耕推廣——游.戲計畫」強調不以成果為導向,而是重視創意聯結、發現癥結、解決問題等過程的教學方式。讓老師體會先「優游」於創造力開發,再寓教於「戲」的開放學習,最終「游刃有餘」地應用在課程中。

社會變化迅速,如何教育兒童與青少年具能力面對日趨複雜嚴峻的挑戰,關鍵便在提昇其思考與創造力。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藝教於樂專案III——激發創造力」專案便是結合藝術團體與學校資源,針對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育課程,設計能激發創造力的教學方式。

「影響.新劇場」創團理念是以戲劇做啟發兒童青少年想像力與創造的媒介,助其從中學習欣賞美感、建立多元價值,培養對社會環境與人文的關懷素養。2002年獲選國藝會藝教於樂專案的「寓教於戲——Stop霸計畫」,便是劇團創造力教學的具體實踐。

左圖:讓種子教師「優游」於創造力開發,以赤子之心重溫play的喜悅和創造過程。 右圖:有志創造力教學老師共聚一堂,共同激盪出創造的火花與結晶。

「Stop霸計畫」針對霸凌議題,結合表演藝術和社會人文、生命教育等領域,以一年為期,在台南市大同國小和賢北國小帶領參與學童運用戲劇探討霸凌議題,以所學技巧編寫劇本,最後再將學習成果對低年級同學進行同儕教學。透過互動活潑的創造力課程設計,讓孩子享有學習樂趣,同時激起主動求知慾,對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過程中讓特質專長不同孩子發揮所長,藉不同方式表達意見觀點,從中獲得滿足與自我成就。孩子分享:「原來不只是說話,用肢體動作也可表現一個人在做什麼看什麼,很有趣!」。有人欣喜發現:「原來我們想像力那麼豐富,還以為被課業嚇跑了呢!好高興,我們的想像力還有好多!」。

左圖:劇團進入校園以一人一故事劇場的示範演出,引發孩子分享生命故事,加深催化學童對教案主題的想法和觀點。 右圖:讓孩子整合戲劇、繪本和偶戲等跨領域的學習,在實作演練中自我探索、反思成長。

回饋中可知舞台演練與嘗試,培養了孩子多元觀點、開放性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有參與學童說:「我發現上『stop霸』後,讓原本不愛聽別人意見的我,完全變了樣,現在不論小組討論或老師說話,我都會耐心聽完,再發表我的想法。」。透過論壇劇場為未來生活難題困境做預演準備,面對挑戰孩子是樂於接受和充滿興趣的。有學童說:「我喜歡論壇劇場,因為讓我們可以勇敢去面對原先心裡的恐懼」,或表示:「論壇劇場可以親身經歷被霸凌者的心情,也可以與劇中人物對話,讓人很興奮!」,還有人分享:「一般發生衝突時,沒辦法倒帶回去檢討錯誤,再來一次,可是論壇劇場可以。」「Stop霸計畫」的經驗展現了循序漸進巧妙運用的互動策略,讓孩子在戲劇情境下嘗試角色替換,體會弱勢心境,進而產生同理、解決困境。寓教於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深入探討霸凌議題,提升反思能力。

有了「Stop霸計畫」開發孩童創造力的美好經驗後,發現引發教學第一線老師的熱情參與,帶領改變對創造力核心價值的陌生和誤解,將是未來深耕推廣創造力教學的重要關鍵。一般老師對設計或帶領創造力課程仍覺陌生:懷疑創造力可教嗎?怎麼教?其實創造力並不只限藝術或人文領域,是與生俱來的潛能,是一種對事物的好奇;是喜歡探尋思考的生命態度和心智歷程。如忽視創造力,可能在教學時扼殺孩童的創造力;譬如為了追趕課程進度,要求孩子限期完成作品,或只重視結果、依循傳統只重量不重質、採高壓命令「激發」手段,甚至為維持班級秩序,壓抑孩子因創意激發引發的熱烈熱情討論學習,這些都需避免。

此外,要釐清創意教學和創造力教學之別。前者只求教學創意,後者則要能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一般刻板印象以為只有藝術工作者具有創造力;然則理所當然,藝文老師更該最具創意最會教授創造力課程。但因傳統教育傳承模式,讓許多教師養成只專注技巧與知識精進,常照章刻模、依循舊軌。加上受限課程規劃和師資名額,一校往往只有單一或少數藝術人文領域教師,倘若老師只專精所學領域,常侷於單一領域知識技術傳授,對陌生領域只能照本宣科或略去不談,在趕課備課壓力下,使老師怯於嘗試新教學方式。

左圖:互動活潑的創造力課程設計,讓孩子享有學習樂趣,同時激起主動求知慾。 右圖:從觀察校園的桃花心木開始,讓孩子對自我和自然循環關係有更深的體悟。

因此「影響.新劇場」101年度的「深耕推廣——游.戲計畫」便強調不以成果為導向,而是重視創意聯結、發現癥結、解決問題等過程的教學方式。讓老師體會先「優游」於創造力開發,再寓教於「戲」的開放學習,最終「游刃有餘」地應用在課程中。第一階段舉辦「激發創造力工作坊」,結合音樂、繪本、偶戲、戲劇等領域專家進行種子教師培訓。音樂工作坊的吳國瑄老師透過古典音樂和現代視覺藝術跨界欣賞,發展創意打擊與即興創作。幸佳慧老師在繪本工作坊,剖析創意敘述、結構和論點議題的關聯,延伸到以繪本探討人權、生死等多元主題。柯世宏老師在多媒材工作坊,將隨手可得的紙、環保素材轉化為大型戲偶,不只美感培育,也學習團隊操偶技巧。故事劇場工作坊中,張麗玉老師以關鍵畫面掌握故事主軸,以說書人敘事手法結合肢體轉化技巧,從傳說故事發展作品。筆者在編導工作坊透過開放性討論分享、合作觀摩,運用聲音劇場和創意編導技巧,綜合前述各領域進行創造力體驗與教學實踐。

專業師資激發了教學新視野,有老師寫下課程心得:「打破固有框架,多方角度觀點,創造力就來了。」有從中體會樂趣和教學的連結,如:「將教學活動透過自我體驗印象更加深刻。創造力教學是有趣好玩的,創造力教育可讓學生更加認識自己」。工作坊也讓有志創造力教學老師共聚一堂,讓原先單打獨鬥老師感性分享:「創造力是心底的感觸與體會後轉化出來的巧思。創造力是多看、多聽、多閱讀、周遭人事物和大自然後的輸出物。創造力是一群同好共同腦力激盪的火花與結晶。」

左圖:創造力教學是重視創意聯結、發現癥結、解決問題等過程的教學方式。 右圖:以說書人敘事手法結合肢體轉化技巧,從童話故事中發展出說故事劇場。

「游.戲計畫」第二階段是徵選種子教師組成教學交流會,實踐融入創意的跨領域藝術,設計出養成學生思考行動力的創造力教學。五所藝術人文教師和劇團共同合作教學單元研發和課程執行。台南五甲國小董淑貞老師的「我是誰?舞舞看!」教案,結合舞蹈和生命教育,帶領五年級學童以肢體聲音遊戲引發對名字的聯想,以肢體探索展現個人特質,最後小組合作串聯每人獨創編排的「我」之舞。麻豆國小武君怡老師為將畢業的六年級生設計「送自己一份有創造力的畢業禮物」教案,結合戲劇與語文領域,由學生選擇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以「說故事劇場」形式進行戲劇創作,並到麻豆附幼、曾文家商附幼等處演出,做服務回饋和同儕教學。王曉蘭老師結合舞蹈和音樂領域,為大橋國中一年級學生設計「與海共舞‧身體動畫」課程,由閱讀欣賞相關海洋的音樂與繪畫,激發創意發展節奏,將模仿與想像力帶進肢體表演,合力創作以海為題的舞蹈。蔡淑菁老師結合戲劇、繪本和偶等元素為賢北國小五年級學童設計「並飛偶然」教案,先以劇場遊戲引發學習興趣,再選擇「大鬼小鬼圖書館」做主線,以報紙偶及大頭偶表演形式,替繪本內容與結尾進行創意改編。三村國小李宛儒老師結合自然、戲劇和美術領域,設計「我愛自然真有tree」教案,帶領一年級學生觀察校園前庭的桃花心木,連結到拓印樹皮紋和植物拼貼畫的課程,最後演出樹、鳥、風和小種子的自然和生命循環故事。過程中,劇團定期進入校園進行訪視與記錄,針對教案執行給予建議,並安排以一人一故事劇場、聲音劇場與戲劇遊戲的示範演出,加深催化學童對教案主題的想法和觀點。

劇團帶領專業演員進入校園,運用聲音、遊戲等劇場技巧,協助老師創造力教學的工作。

孩子的心得分享了學習喜悅,年紀小的孩子說:「我很開心最近能上有創意的教學,因為每次都讓我笑到肚子痛,回想起來,還是會一直笑。」,年長孩子分享:「過程中有許多想法產生,每個人藉由不同感受,擦出美麗火花。」。也有學童自我省思成長,說出:「我願意傾聽別人想法,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並非一定對。整合自己和別人想法,有可能會變出非常獨特的『偶』」,或分享「每次排演都很認真,因為我這小齒輪要好好轉,汽車才可以動。」過程中他們嘗試用不同觀點看事情,欣賞彼此優點,體會到「專心傾聽別人的想法,勇於嘗試,相信這樣,我會更進步。」,發現「每個人的地位都是不可取代,再怎麼醜的石子,也有可能蜕變成耀眼動人的鑽石。」。

創造力不只是創意發想,還要有行動執行力,只有在良好溝通和尊重合作氛圍下才能成功展現。當創造力被激發就能更自我覺知與獨立感,幫助孩子學習明白新觀念新事物,來健康生存成長與發展滋長,解決問題開創新局能力——這是開發創造力最根本的核心關鍵,也是「影響.新劇場」持續努力的信念。希望能成為帶動戲劇教育和資源交流共享的窗口,透過「寓教於戲——Stop霸計畫」、「深耕推廣——游.戲計畫」、「游.戲計畫Ⅱ——藝起PLAY」等教案的推展,深入開發藝教於樂的教育新思維,改變現行教育侷限,拓展孩子潛能與創造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