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遊戲」課──「深耕推廣——游‧戲計畫」創造力教學成果發表會側記
2013
07
01
文|謝繕聯
打破教與學的創藝界線——「藝教於樂專案Ⅲ:激發創造力」
「創造力教學」不只是藝術教育的一種方式,更是教與學的新思維,即使輔佐團隊離開了,老師依舊有能力帶領學生們以藝術為鑰,在各領域中為學生開啟一扇一扇創意大門。

藝術與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根基,然而過去「藝術教育」常是正規教育內極易被邊緣化的一塊,如何建立平台,協助企業支持藝術團隊,將資源擴大一直是國藝會長期關注的一環;由國藝會與雄獅鉛筆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藝教於樂專案」從2003年開辦至今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了,十年間專案也歷經了三個階段的轉變,由2003年至2006年,以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延伸出的「藝教於樂——藝術與人文專案」為第一階段;而後為了將更多有別於學校既有的師資與資源導入校園,讓體制內的課程有更多元的發展,第二階段2006年至2008年開始轉型為「藝教於樂——透過藝術學習專案」,持續建立外部資源平台,並且專注於藝術教育的向下栽根,讓更多元藝術型態,如:表演藝術、劇場、舞蹈進入正規課程內,期望活化教與學發展成為活潑生活化的過程。執行多年後,國藝會深感「藝術教育」是培養兒童才藝或是激發幼苗創意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向導向,於是在2009年與雄獅討論,決定將「激發創造力」定為第三階段的目標,讓「藝術」成為跨領域學習的媒介。2011年,另一位夥伴「文心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共同贊助支持的行列,隔年度專案也新增了「深耕推廣計畫」補助項目,期盼更多資源的投入能讓創造力教學深根校園。

6月5號下午,我們來到位於台南的吳園藝文中心,參加由「影響‧新劇場」藝術總監呂毅新導演主持的「深耕推廣——游‧戲計畫」創造力教學成果發表會,毅新導演說取名「游‧戲」就是希望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孩子們能夠無侷限的發展。

右圖:「深耕推廣——游‧戲計畫」主持人:呂毅新導演,左圖:本次創造力教學成果發表會在台南的吳園藝文中心舉辦。

除了激發小朋友創造力外,「游‧戲計畫」更著重於啟蒙者——種子老師的培育,希望即使團隊離開,在「游‧戲計畫」期間所累積的教育資源能繼續延續,因此計畫第一階段規畫了「創造力工作坊」,不只是傳授教案,而是藉由參與戲劇、多媒材、繪本、音樂等創作過程,讓老師們重新體會孩子接觸新事物的赤子之心,感受自己是如何產生創意、又是創作執行;第二階段徵選參加工作坊後,極具熱情與動機的五位種子老師們組成教學交流會,討論劇團如何協助老師將創造力課程導入教學,也特別強調跨領域的結合,希望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引導不同領域的觀察與學習,毅新導演也舉例:如與學生設計繪本的過程中,即可引導學生探討生死或人權議題,讓孩子養成思考與行動的創造力;第三階段就讓種子老師實際回到校園內,依據各自專長與校內的教育資源量身設計創意教學課程,在過程中「影響‧新劇場」團隊也長期到校園內協助老師教學或帶來示範演出,讓學生有更多不同過往藝術課程的刺激,現在,就讓我們來實際了解這些創造力課程是如何進行,學生從「遊戲」中又獲得什麼收穫呢?

右圖:「深耕推廣——游‧戲計畫」共分為三階段。中圖、左圖:各種子老師設計的創造力課程大綱。

各種子老師設計的創造力課程大綱。

首先登場的是五甲國小在董淑貞老師領導下帶來的「我是誰?舞舞看!」,董老師在參加第一階段創造力工作坊的課程中,慢慢發現了原來不認識的自己,因此她也希望讓小朋友在鼓勵大量攝取外部知識的教育環境中,透過藝術向內探索自己,鼓勵小朋友拿掉語言,運用肢體動作介紹自己。為了表達自己,小朋友得先了解自己名字的意思與意涵,在運用肢體語言「說話」時小朋友的個性真實而直接的顯露,也打破了同學對彼此過去的刻板印象,讓小朋友用新的方式認識對方。

左圖:小朋友們在編舞中加入「滑」一跤來表達名字中的「華」。 右圖:用一個動作來表達你是誰。

接著登場的是武君怡老師和她的麻豆國小孩子,只見老師手裡拿著木魚,一上台就跟學生們玩起了「123木頭人」遊戲,原來武老師是透過遊戲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控制身體的能力,只見台上的孩子玩得很開心,絲毫沒察覺自己正在上課呢!從學期初開始,武老師就帶著學生們一起討論課程,他們決定要在畢業前夕「送給自己一份有『創造力』的禮物」,不靠任何道具、布景,只單純靠語言和肢體去演出完整的小劇場,武老師說在過程中,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輔佐和放手,把主導權還給學生,讓孩子從合作創作中,學習溝通協調彼此的想法,自己去解決團隊的問題,在陪伴的過程中武老師也發現小朋友們開始展現不同平常的個性與面貌,也變得更有自信,因此武老師也深感創造力不是一個人蒙頭努力,而是需要互動的,才能讓彼此互相激發更多的創意與潛能。

左圖:123木頭人是遊戲,也是訓練身體掌控力與專注力的方式。 右圖:做一個很有信心的動作!

王曉蘭老師與大橋國中的同學一起討論後,決定用身體來表達海洋,一起創作「與海共舞‧身體動畫」,透過身體律動去模擬潮汐脈動,創造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響,在觀察與模仿的過程中,也重塑了大家過往的海洋經驗。上了國中的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邁入另一個階段,有了更多的想法,在課程一開始容易放不開,不過當開始有同學用身體分享自己的海洋印象後,原先的害羞與顧忌就消失了,因為舞作得由團隊一齊完成,王老師也發現在合作創作的過程中,原本多話的學生學會靜下來思考,聆聽夥伴的想法,安靜的同學也願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了,而學生們的創意也讓最初只將目標設定藉由模仿海洋,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身體、如何律動的王老師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左圖:學生們用跳躍翻滾表現海浪拍打至岸邊激起的浪花。 右圖:靜態的表現海浪。

三村國小的「我愛自然真有Tree」也是從觀察自然開始延伸而出的創作,李宛儒老師帶領低年級的小小孩們觀察採集校園內的樹木植物以及周遭的昆蟲與動物,細膩的小小孩也開始發現到大自然每天細微持續的變化,甚至敏銳的感覺到風的吹撫,而這些經驗也在創造力課程中逐漸轉化成表演時的能量。

左圖:大樹、落下的果實,以及用彩帶表現的風兒。 右圖:李宛儒老師和學生們。

最後登場的是蔡淑菁老師與賢北國小「並飛偶然」大型偶戲創作,大型人偶是需要多人合作操作的,有人負責身體、有人負責舉頭、並搭配躲藏幕後的聲音來控制偶的動作,因此需要小朋友們不斷的演練,蔡老師說雖然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學生旁邊一起創作,但每次課程學生都會帶給她許多新的想法,而從一開始討論故事劇情、製作道具到分配角色也讓學生開始學習溝通與協調中最重要的一環:尊重彼此的想法,蔡老師分享:「創造力是走在一條不確定的路上,但路上總是會有許多驚喜。」我想這也是放手的最大收穫吧!因為無限,所以可得到孩子們最無拘束而純粹的創意。

左圖:喜歡聽故事的「大鬼」大型人偶需要許多小朋友合作操偶。 右圖:賢北國小的小朋友和此次劇本參考的原作童書「大鬼小鬼圖書館」作者辛佳慧合影。

綜觀「游‧戲計畫」的五個「成果」,也許用舞蹈、戲劇的標準評斷這場成果發表會的演出還有許多進步空間,但既然是「游‧戲」,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學習「玩」創意的過程,因此毅新導演說計畫執行過程中,劇團也常要給指導老師們許多的信心,鼓勵老師們拿掉技巧,放手讓孩子們盡情玩,而如何讓天馬行空的點子化成真實的共同創作,更是老師與學生們難得的經驗,許多老師也分享沒想到這堂創造力課程還有「副作用」,因為需要密切的合作溝通讓學生願意重新認識彼此,也讓同學間的互動更緊密了。我們衷心期盼「藝教於樂專案」繼續在教育界各領域深耕廣播具備「創造力教學」能力的種子教師,因為「創造力教學」不只是藝術教育的一種方式,更是教與學的新思維,即使輔佐團隊離開了,老師依舊有能力帶領學生們以藝術為鑰,在各領域中為學生開啟一扇一扇創意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