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遺:規則中應再加上一條「請不要為影片做作品向的命名或書寫任何說明文字」。(儘管原先規則中也並未特別要求大家要這麼做)
※
在「所謂評選」的過程中,其實大多數幾乎每個投件的作品,對於題目的了解、掌握——生活/周遭的觀察與有意為之地擷取/紀錄取景,都是全然清楚的,每一個作品我都非常享受與驚豔。在「所謂評選」的過程中,在以影像的媒介與呈現來說是:如何能一直看下去;我想這是生活現實與藝術表現的其中一個關鍵差異。而看下去之餘,是否還透露著什麼?揭露著什麼?陳述或表達著什麼?這是再下一件如何更靠近核心的事情。無論是這個case或是在劇場當中,觀演時間(感)是如何被計劃/捏塑/編織/調度。同時,有趣的事情是,或許並不是內容在決定這件事情,而是觀點?或是如何陳設觀點?以這點來說就可能會是一個永恆的練習。對照起來這樣的練習或許也無不同於一個野生生物攝影師。
受邀參與揪團練至此當下,不敢以評審/指導/導師這樣的位置與狀態自居,但真心想分享長年以來活躍於內在的,歷時積累於內在的一種難以陳述的經驗,與感知世界解析世界的方式;這樣的練習很簡單同時很極限,如何在這當中收穫但不成為再一個制約,或不只是/其實僅是自得其樂,確實也是另一個功課,也實實是在創作中的功課。能有這樣的機會重新思考個人也與大家分享,感謝國藝會的企劃與邀請。在這邊不論文章是否或為公開,也想把遺珠放進來:黃韋瑄、Eatting Hsiao、吳璟賢、劉耕碩、林泰佑;逾時投件:張庭恩、Neo Lee。
【藝術家賞】
(以下排序不分名次)
吳崇瑋(學生)
獲選理由:
其實對於作品,覺得回應什麼都可能會讓那些真正讓作品有趣的事情消失(同時在作為創作者時,我通常反感於任何他人不在創作工作脈絡中的指手畫腳),所以我盡可能是回應/提議/聯想一些能讓那些有趣更為有趣,或可能更開展出去的(in any way):
Howard Lo(醫師、藝術家)
獲選理由:
其實對於作品,覺得回應什麼都可能會讓那些真正讓作品有趣的事情消失(同時在作為創作者時,我通常反感於任何他人不在創作工作脈絡中的指手畫腳),所以我盡可能是回應/提議/聯想一些能讓那些有趣更為有趣,或可能更開展出去的(in any way):
黃敏瑄(學生)
獲選理由:
其實對於作品,覺得回應什麼都可能會讓那些真正讓作品有趣的事情消失(同時在作為創作者時,我通常反感於任何他人不在創作工作脈絡中的指手畫腳),所以我盡可能是回應/提議/聯想一些能讓那些有趣更為有趣,或可能更開展出去的(in any way):
【創作揪團練】
團主 ❚ 李銘宸
團練題目 ❚ 現實生活中的劇場之眼
如果有個地方在你的注視之下,讓你產生了劇場的聯想/感受,請以攝錄的方式分享紀錄你看見的事物與景象:
❶ 攝錄一段至少50秒的影片,一鏡到底不得剪接,至多不超過150秒。
❷ 攝錄的視角與焦距必須固定,不得移動或調度遠近。
❸ 請不要讓影片中的人物意識到你的拍攝,你的所在為第四面牆之外。
❹ 若影片中沒有出現任何人類,就練習而言會是更好的,鼓勵嘗試。
團練時間 ❚ 2020.12/1(二) - 2020.12/10(四)
團練地點 ❚「國藝會」臉書粉絲專頁(活動現場)
發現李銘宸→
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Dear All》(2013新人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