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秋收時節,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表演藝術聯盟協力策辦,實體plus線上的「永續視界」Taiwan Top 2024團隊經營系列課程,連兩日在政大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展開。在線與在場者,依報名資料,共計有二百餘團,包含Taiwan Top團隊、地方傑出演藝團隊,還有跨領域發展中的演出團體與獨立創作者。
聯合國所發表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有17個主要面向,涵蓋環境、經濟與社會,與表演藝術創作與執行所涵納的人文關懷,可見交會與可協力共創之處。本年度的「永續視界」,即以表演團隊為關注主體、永續關懷為核心,除了邀請Taiwan Top各補助類別之評審委員分享評選過程中的各項考量與未來提醒,更希望藉助線上工具之利基,擴延實體時空所不能及,同步吸納藝術展演團隊在實務發展與執行上的困境與需要,繼續向前推進。
第一堂:補助與生態觀察
第一節首談Taiwan Top評選的側重權衡與實務觀察,由長期在演藝團隊扶植、分級獎助計畫(即Taiwan Top前身)傳統戲曲組評選現場具資深經驗、現任國藝會董事的徐亞湘引言,介紹孫平(舞蹈)、劉榮義(音樂)、楊美英(現代戲劇)、劉美芳(傳統戲曲)四位113年度評審委員。
四位委員各15分鐘的發言,可見幾項重要關切重複出現:
一、突破慣性的自我提升計畫
二、行政人員穩定度與專業能力的培養
其中,第一項不只在創作面,也在團隊營運面。回應當代創作處境,舞蹈組委員孫平提醒,藝術行政人員和創作端的關係是成就美學的重要後盾,如何確保藝術行政不會過度消耗,甚至可以與創作者並進,在作品的生長過程中也得到creative mindset(創造性思維),是評審委員判斷投件團隊是否有良好管理樣態的重要指標,此點,在楊美英委員分享戲劇組評比考量時,也重複叮嚀。
音樂組委員劉榮義呼應,評審閱讀企劃時,具體的辦法相比寫得漂亮的概念,更為重要,而預算編列更要詳實,若因不夠確實使評審委員無法瞭解到投案團隊的真正營運狀況,影響評選時的客觀判準,就是最大隱憂。
戲曲組委員劉美芳附議上述重點,也同步提出戲曲領域因其長年發展之經營習慣與其展演性質,而累積出的現況與特性。她點出通常在民戲(野台戲)的收益中,現場捐贈的比例據知可能高出書面紀錄許多,此點涉及團隊經營策略,評審委員或許難置喙,但站在評審立場,如何鼓勵及提出見解來支援演藝團隊增加與擴散收入方式,則在這其中見到兩難。她也提到,今年度戲曲類獲選的團隊類別比例:18團裡頭有京劇、客家戲、曲藝等,但光是歌仔戲就佔了七團,這其實就是明顯反映了傳統戲曲的生態,歌仔戲的觀賞人口與市場確是多數,在投件比例即有差距,自然影響到評選結果;地域上亦然,偶戲與人戲的獲補助比例亦然。其中,她提出一具體事例:其他類別或許都有北部較活躍的狀況,但戲曲不同,南部的社會現場是相對善待戲曲展演的,發展也就較為蓬勃。類似這樣的社會處境,也是大家閱讀補助結果時可容納進來的。
另,國內的表演藝術發展,忠實回應著當代所需,在各項固有的「分類」中,生長出更加細緻的類別分支,在這樣的情況下,致力傳統創新與跨域創作的演藝團體,連年爭取或反應「沒有合適的類別可投」,乃至難以找尋自身創作在補助機制框架中的定位,都已不是短期內才有的問題。本場次分享時,則由劉美芳提到、徐亞湘回應:明年在TT補助中,「傳統戲曲組」將更名為「戲曲組」,是已經確定的事。補助涉及資金挹注,在辦法框架中的定名更動當非小事,期望此項更動,能供給演藝團隊更自由的可能性,也望各方留意到這樣的更動,並共同觀察與利用這扇等了許久終於打開的門。
第二堂:藝術永續案例分享
下午的課程,由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廖舒寧率先引言,表盟從去年(2023年),即開始進行由英國發起、歐陸各藝術節與場館共同參與的「劇場綠皮書」翻譯作業,而國表藝三館現也都設有跨部門的永續小組,著眼服務的創新與軟硬體設施的改善,支援永續目標。因應此題,此次課程邀請到臺中歌劇院副總監汪虹,以及「藝能世代」創辦人盧子涵、「僻室」團長吳子敬、「不二容戲劇工作室」負責人陳品蓉與談,並由國藝會董事傅裕惠主持。
身兼臺中歌劇院永續小組召集人的汪虹,簡單介紹三位創作者與歌劇院永續實踐的關聯:盧子涵在歌劇院2022年以「綠色創意.永續實踐」為題的「新藝計畫」徵件中,以《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獲選;而吳子敬和陳品蓉則是在「遇見巨人」系列,受邀共導改編經典《羅密歐與茱麗葉》,做《R&J and others》的兩位導演。
從創作者的分享中,可見兩組創作者在同樣的綠色追求中,有相異的創作取徑與思維發起點,這顯著的差異,正好提供了劇場著眼綠色永續時的不同面向思考。
盧子涵的《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是與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盈至教授合作,直接以技術面作為作品最大的支撐中軸——她察覺到「人從起床到入睡,有一整天的能量消長」和「地球環境的能量消長」有共同的意象,「能量會漸漸消失、突然消失」,那,我們能如何再產生它?保存它?從作品展演的影片剪輯中,可見低光源、無語言、質樸的舞台空間與身體動作等,但並非只圖「氣質」,盧子涵之所以使用低光源,是因為在作品後段,要讓觀眾直接參與發電:觀眾只要抓到發電的轉軸,持續轉動,就可以增加舞台上的光源,將表演內容、表演者看得更加清楚。這樣的設計,可見永續思維與藝術手段的高度疊合,而其中,永續為主,藝術,反而是輔。在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背景下,在思考資源挹注方面,盧子涵關注的是藝文補助之外的管道,她推薦參考《文化部補助推動文化產業淨零轉型作業要點》、《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第27-1條等資訊,並鼓勵大家爭取機會與業外企業溝通,從跨產業互動中,交流找到新動能。
分上下半場共導《R&J and others》的吳子敬與陳品蓉,皆是長年從事劇場創作的中生代強力創作者,聽其分享,可見他們的出發點是以戲劇文本為主體,思考的是:如何在不資源浪費的前提下,替選定的劇作挖掘出新詮釋。因而他們在實務上面對的議題,便與盧子涵完全不同。因劇場展演仍有其不可重複性(或許正是作為現場藝術的最重要特點之一),在與永續思維的結合上,本就不容易,再加上戲劇作品因其「短時間內提供時間格局」的需求,不同敘事框架,在場景上的建立與轉換,都是創作者難以忽略的著墨點,因此,《R&J》製作過程勢必面臨到如何減少佈景倉儲、有效利用資金與其他資源等。但陳品蓉也提到,劇場創作本來資金就很有限,真的不能說是因為要來做永續所以才刻意壓縮,而是從以前就常常業內流通,互相借用各種道具、服裝等資源來完成演出了,這本來就在製作概念之中。
撇除創作,場館作為提供軟硬體的場所,須回應的不只是創作者與觀眾,在藝術場館把目標放在「成為常民生活場域」的現在,汪虹分享臺中歌劇院持續進行著的SDGs優質教育及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等,包含:
一、藝起進劇場——對象為國高中及小學。
二、後青年工作坊——對象為45歲以上。
三、藝術進校——藝術家進國高中。
四、LAB x 青年創作工作室——產業基礎建設,人才孵育。
五、音樂劇人才培育工程劇本創作徵件
六、駐館藝術家
上述計畫都與完全不同背景之創作者、藝術家、領銜者合作,挖掘動能,即是在永續經營的概念推廣,做持續努力。場館自身也在建築與營運上積極節能,並持續鼓勵藝術家從事綠色創作。
第三堂:勞動檢查與團隊人力規劃
營運想像,影響人力部署,雖然外部環境的變換越來越快,規劃了五年發展,可能瞬息就變,「但至少要規劃個兩三年,不能都不想。」前衛武營行政副總監、現就讀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博士班的林佳慧破題,若期望在製作上節能、便利巡迴,人事安排是至關重要。而人事安排中,隱性成本常被忽略,卻是關係到未來是否耗損團隊動能的重點因素:「根據學術實證研究,離職人員的耗損,會佔用人才成本的兩倍。」留人因此重要,而要留下對的人,就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人。要先著重資料管理,還是對外開源?是要深根美學,還是要穩健營運?是要一位專職,或是多位固定兼職等,或要提昇人才資本,都要分階段去做規劃。
而藝文工作者長年以來有低工資、長工時(非典型工時、連續工時)的處境,如何提高與守護勞動者權益,是大家近年越發關心的議題。台北市勞動檢查處檢查員鄭敬衡提到,民國99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首度公布「私立藝文業適用勞基法」,不過現實問題是,勞基法基本上是針對具勞雇關係者來訂定,承攬關係者並不適用,而現下的藝文工作者,除場館與劇團專職者,仍有多數人為承攬工作(freelance),常見的委任創作、演員、執行製作或臨時技術人員等都在此列,在接案初始,就會面臨到如何約定勞務之工時與相應工資的曖昧處境,鑑於每件實務案例都有細節差異,相關知識,建議參酌「勞動契約認定指導原則」或「勞動契約從屬性判斷檢核表」,縱難以完全適用,仍可作為雙方協商之參考基礎。
至於課程尾聲QA時有團隊提出:「藝術家出國,自行增加工時,是否可要求加班費?」「劇場週適用兩週變形工時嗎?或四週變形工時?」林佳慧坦白回應道,藝文產業確實有其特殊的樣態,她並不確定這是否是個好選項,值得更多的討論,而「法規是最低的標準,友善職場這件事情,不是只有符合法規,希望大家可以做更長遠的思考」。綜合整場座談資訊,可以觀察到,想要建立出更加穩健、利於身心永續的工作環境,藝文領域還需要很多努力,對現行法令有更多認識與理解,就是此刻重要的一步。
本日(9/23)的三堂課程,梳理藝文發展的現況,回應健康福祉、尊嚴勞動、經濟成長、永續夥伴等幾項SDG。接下來在第二日的課程,將針對藝企合作、組織發展,做更細節的案例分享。
Taiwan Top 2024 團隊經營課「永續世界」
2024/9/23-24
政大公企中心 + 線上
本文作者|陳昱君
劇場工作、多重身分。關注藝文創作中,細小卻能打中參與者或觀眾深層內心的部分。各文類皆擅寫,包含製作側記、看排筆記、人物採訪、講座統整等。視轉換文風為自我訓練,藉此保持在藝文領域的靈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