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藝術】朝向一種「众」的地方美學
2024
10
23
文|梁廷毓
圖|众藝術提供
我(們)是這麼RUN的……:關於視覺藝術組織營運(下)
「众」意味著人的匯聚,也指向一種地方關係網絡的搭建及想像。正如它的名稱,「众藝術」積極走出自身所在的建築體,向外連繫起周遭的城市空間、溪河與人群……

我在2018年10月至11月間,有幸受到「众藝術」(Zone Art)的邀請,在諸多藝術家朋友的大力幫忙下,進行了「番肉考」個展。回想起來,這對於當時的我而言,是一次意義甚大的展演,尤其該空間所容許的實驗性與自由度,讓我在後續的創作上獲得不少激勵和動力。也是在那時,我認識了空間共同經營者當中的劉瑋英與邱鴻程。1

众藝術經營者劉瑋英(右)與邱鴻程。

众藝術在2015至2016年時就開始籌劃,起先是幾位主要的發起者,自外地就學、畢業之後,有了想要返回家鄉桃園發展,從事創作、教學與藝文工作的念頭,經過數次討論後,最後選定位於桃園藝文特區的一處空間,透過自籌經費並自行做空間設計,於2017年的9月25日正式開幕。

這個兼具當代藝術展演及藝術教育功能之空間,迄今成立七年多,已經是桃園在地藝文生態及藝術社群當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在辦完「番肉考」個展、時隔六年之後,我以一位書寫者的身分,再度回訪這個坐落在桃園的當代藝術展演空間。基於自身對該空間的有限理解,以及想要將這個藝術空間的輪廓、過去和未來,一併介紹給讀者的初衷,我最終決定選擇以众藝術為主體,從三個角度切入——空間簡史;地方鄰里的交陪之路;「众」的地方美學——進行本文的書寫。

空間:「众藝術」簡史

首先,在2017年空間營運之初,众藝術主要是採取邀展制的方式,讓有興趣的藝術家進行個展。隨著整體運作逐漸有起步,空間行政事務與展務量增加,他們在2018年設置了實習生招募及訓練制度,但也同時很快地意識到:空間營運所需的人事、水電及租金成本,不是每年生產一檔檔的展演就能夠解決。因此,後續也透過文化部的「文化創意產業創業圓夢計畫」(2017-2018),以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視覺藝術組織營運補助專案」(2022-2024)等競爭型的獎補助管道之資金挹注,來維持空間的基本營運成本。

众藝術的實習生招募及培訓計畫。

另一方面,众藝術也開始著手進行地方鄰里和社區民眾的連結工作。在2018至2020年之間,除了透過展演檔期之間的空檔,舉行藝術教育性質的公眾營隊之外,也藉由「众製輿圖:众人藝術行動計畫」(2019)這項結合藝術、田野調查和地圖繪製的參與式計畫,讓藝術空間得以串聯起周遭的居民、商家和外地人群的鄰里關係。隔年,众藝術除了發起對外的展覽公開計畫徵件,更透過空間周遭的水文——溪流、水圳、埤塘,及其地景變遷與都市發展為線索,進一步以「河上走走:在地藝文市集」(2020)來結合民眾工作坊、藝術展演和市集活動。該活動也引起地方民眾的熱烈回響,並且打開了藝術空間與地方鄰里的互動維度。

2019年的「众製輿圖:众人藝術行動計畫」是一項結合藝術、田野調查和地圖繪製的參與式計畫,期待藉此串聯起周遭的鄰里關係。

2021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爆發,众藝術曾短暫轉換為線上模式運作。但下半年疫情趨緩逐漸解封之後,便策動同樣深具在地連結的藝文行動「女人遊工作坊:微透氣,來去串門子」。該計畫關注地方女性的職業、生命史和生活技能,在附近的街區店家和藝術空間內,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的民眾參與工作坊。值得注意的是,众藝術當年也延續以河流為主題,策劃藝術家駐地創作的徵件,開啟藝術家在該空間進行個展之外的選擇。隔年,众藝術再策動第二屆的「河上走走:在地藝文市集」(2022);後續在第三屆「河上走走」市集活動之前,更擴大舉行「流域众走」和「众製輿圖:續寫我們的故事」(2023)等一系列的展演、走讀與工作坊,並將實踐場域延伸至桃園的大溪老街一帶,策動「尋跡生活進行式:大溪藝孵吸藝術行動街區展」(2023)的街區藝術展演及系列參與式藝術活動。

今(2024)年底,众藝術預計將拓點到桃園的老城區,成立一處兼具藝術家進駐創作及文創發展的複合式空間。除了延續對溪河流域及水文歷史的關注,也將聚焦於老城區與新城區(即桃園藝文特區)之間的文化對話。未來亦預計發行《小众號》刊物,以藝術家生活的日常視角,結合圖誌、地方及人物生命故事,出版面向一般民眾的讀物。在這幾年的過程中,众藝術持續透過多重媒介和平台的開展,讓自身浸潤在地方的時間感與社區的鄰里網絡當中,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地性的經營之道。

「流域众走」系列活動中,帶領民眾進行河道走讀。

地方:鄰里的交陪之路

我認為,意識到「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是一件重要的事。若從空間本身的角度出發,众藝術所在的位址應當至關重要。包含城市發展、地景變遷、被加蓋的河川(例如,位於該空間附近的菜堂溝與下埔仔溪),都成為近幾年众藝術連結地方民眾情感和在地記憶的途徑,也是凝聚民眾參與和地方市集活動的重要場域。從众藝術近年和地方鄰里及社區的連結深度和密度來看,這不僅僅是一處提供藝術家展示的平台,更有著空間自身清楚的經營方向、策略和主體性。

事實上,一座藝術空間要建立自身的地方感,並將其轉化成為一種地方層次的「共感」,在它和周遭居民、社區和鄰里的交往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在硬體設施、可見的材料與營運開支之外的隱性成本,尤其在情感上的交陪,更非容易之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和時間投入其中。也因此,任何的藝術展演、工作坊和社區型的共創活動,從社區參與度和動員人群前來的程度,都能夠視為藝術在地方鄰里中的作用,以及藝術空間在上述各種交際關係上的延伸形式。我也相信,藝術之所以可能在地方鄰里之間,逐漸形成局部性改變、或是發展出一種自下而上的變革力量,通常就是在此一緩慢而綿密的「點滴工程」當中出現。

「河上走走:在地藝文市集」中的露天電影放映活動。

雖然,众藝術自成立迄今,已經是桃園在地藝文社群當中一個相對資深的藝術空間;但從地方文化發展及藝術史的時間尺度來看,仍還很年輕。但是,正因為其關注在「地方」和「鄰里」的藝術實踐,必須要經歷一段自我地方化、鄰里化與社區化的艱辛過程——注定走在一條不容易的道路上,卻也更能夠凸顯其蘊含的美學政治潛能。幾乎可以預期,隨著藝術空間與周遭鄰里及民眾的關係基礎越深,就越具有它的可持續性及可長期性發展的力量。

這不僅是「人要如何走進來一座藝術空間內,體會藝術」的問題,也是「空間可以如何走出自身的藝術框限」之課題。我們可以看到,自2019年以來,众藝術不斷地透過各種形式和方法,積極走出自身所在的建築體,向外連繫起周遭的城市空間、溪河與人群,透過無數次的對話、交陪,舉辦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走讀、工作坊和市集活動,除了走出古典的、精緻的「藝術」展示想像,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處處超出自身空間框限的感知場域——以交際和關係性為基礎的「民眾美術」。

「這是一張( )的地毯——草皮樣式:吳瑋庭個展」展覽座談會,2020。

众:一種地方美學的試探

最後,本文想聚焦在众藝術舉辦數年的藝術家駐地創作計畫與「河上走走」系列公眾活動。一方面,綜觀2022至2024年的藝術家駐地計畫,皆以桃園地景文化與灌溉河川作為駐村主題,以众藝術所在的桃園藝文特區中、兩條已逝的河川(即菜堂溝與下埔仔溪)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進行環境調查與田野研究。或是更廣義的包含任何與「水」有關的議題,招募各種不同領域的藝術生產者(藝術家)進行對流域及水文環境的詮釋。

另一方面,正如它的空間名稱,「众」意味著許多人的匯聚和群集,透過藝術展演、走讀、工作坊與市集的形式,使藝術空間具體實踐了這一項特點。也將這些「聚集的人」導入地方的環境感覺、歷史紋理和水文脈絡當中,無論是面對菜堂溝與下埔仔溪,都是透過一連串浸潤式的對話、訪查與身體的在場來完成。換言之,這當中蘊藏一種關於「众」的地方美學,體現在藝術接收者(民眾、所在地的社區居民或更廣泛的其他社群)與地方的綿密交織。因此,「众」也指向一種地方關係網絡的搭建及想像,不僅是我們一般所熟悉的畫廊、美術館、替代空間等展演場域,「众」牽動著人與空間、地方與社區、城市與居民、流域與環境之間的複雜連繫。

我作為一位生活於桃園的在地人,從區域內藝術環境及藝文生態多樣性的角度,也期待這樣一座獨特的藝術空間能夠在未來成長茁壯,生成一處由「众」所構築的美學場域。

「古典力學的錯誤分析實例:簡莉芸個展」展場一景,2023。

 

本文作者|梁廷毓
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曾任「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年度觀察員(2023);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19-2021),並獲選為「國立臺灣文學館駐館研究員」(2024)。評論散見於《藝術家》、《藝術觀點ACT》、《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等。

註1|「众藝術」起初由劉瑋英、邱鴻程與邱杰森共同成立,邱杰森於2017至2021年9月擔任藝術總監,後因空間行政及人事異動等因素,2021年9月之後由劉瑋英擔任藝術總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