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戲劇,行於傳統藝術:轉譯/藝者古靈精與她的「戲遊傳說」
2024
09
11
文|梁家綺
圖|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提供
「我比較在乎與人的連結,跟傳藝的未來到底是什麼,如果只是把文物死死的供起來,真的沒什麼意思。」

紅磚道上、廟埕前,女孩們以身體連綴成后羿射日裡的十顆太陽,或高或低各有姿態;藍布匹晃動,在河畔垂釣的小男孩,是一飯千金裡的韓信,被搬演的故事從身後媽祖樓的牆面彩繪、簷上裝飾溢出,透過戲劇教育的方法,在角色扮演中引導孩童揣想角色思路,經由共創的討論與分析下,使歷史典故與廟宇圖騰中的人物、情節逐步立體,原先不太接地氣的中國聖賢與成語故事,在孩童的扮演與分析下,產生新的詮釋意義:釣不到魚的韓信喊著一定是河川汙染害他餓肚子,連結上環境省思。在此戲劇的流暢與否、再現是否精湛並非首務,因此,不論是慢半拍或忘詞傻笑,都顯得珊珊可愛。

女孩們於「媽祖樓故事節」中演出《后羿射日》。

蹲踞「河畔」的男孩們,演的是韓信的《一飯千金》。

溫馨有趣的「媽祖樓故事節」吸引了大小觀眾來同樂。

戲劇作為啟蒙之初

古靈精(本名郭玲君)以戲劇為方法,在廟宇林立的台南中西區,以媽祖樓為場域,召集夥伴與兒童工作,策劃「戲遊傳說話媽祖」、「媽祖樓故事節」的活動。原以為這是她在台南大學修習應用戲劇,將所學具體化的結果。但原來,與戲劇的緣分早早降落在壓抑的17歲,彼時在高雄就學的她,每周偷偷搭車回台南,過家門萬不可入,以免牽動保守家族聽聞閨女「搬戲」後歇斯底里的敏感神經,而90年代卓明帶到南台灣的演員訓練方法,於她則是場巨大的啟蒙。

「不是說你要多會演戲,而是內心對自己要有信心,面對很多事,去揣摩、去觀察。」一次訓練時鼻梁被撞,痛不可遏,她哭喊著要叫救護車,卓明老師把她帶到一旁:「你去感受痛苦,慢慢深呼吸。」她穩定下來,與不舒服相處的功課就此留存,「這招在生小孩的時候非常好用!」爾後她北漂工作、結婚生子,卻始終沒有忘懷所愛:參加戲劇教育的培訓、演出台北兒童藝術節,幕前她是展翅的仙子,幕後,她是一名哺乳的母親。

古靈精給小朋友們的戲劇教育課。

帶孩子們親臨廟宇的文化體驗活動。

文史小白的開疆拓土

「我事後回想,這些都落在我的身體裡,直到現在還影響著我。」約莫是戲劇鑿開的勇氣,多年後復歸家鄉,整合所學,她開始在傳統文化掘一口深井。「算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解惑的過程,因為小時候大人覺得廟很危險、很複雜,不能去,但回來後發現,民俗與廟宇其實從小就在我的身邊。」

身為傳統藝術界的文史小白,少了包袱、多了勇氣,講座現場有困惑就問、不懂就讀書、想法投緣就拍肩遞名片,她走踏大小廟宇,練習賞析工藝技法,從作品的落款循線追尋,拜訪傳統藝術老師,同時,她也關注傳統藝術相關的當代實踐,策展人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當代藝術展在佳里金唐殿的田調研究與藝術創作的結合、雞屎藤舞蹈劇場以民俗為元素進行作品編創,這些同在台南的在地實踐,成為重要的參照與啟發。

「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成立於2020年,最初摸索地規劃了「傳藝.轉藝.行藝:剪黏、雕刻、戲劇導覽」,辦理國寶級剪黏藝師陳三火的作品導覽與工作坊,並與木雕藝師劉進文合作推廣台南獨有的「茄苳入石柳」工藝技法,使用不同顏色的木材彼此鑲嵌互映。然而時局難測,新冠升級,預計由她帶領高中生的戲劇導覽無以為繼,「我就想說慘了,怎麼辦?」偶然聽到「Podcast」這個摸不著邊際的詞彙,「我就自己上網摸索,才知道,喔!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她將戲劇導覽改以聲音故事劇場的形式進行呈現,以寺廟彩繪於牆面的「聘」(明君聘賢臣,如商湯聘伊尹)、「愛」(名人雅士寄情於物,如林和靖詠梅)兩類型故事為主題,經高中生編創說演,周敦頤愛蓮成了與蓮花仙子的愛戀,茶仙品茶的故事加入布袋戲的口白,舊故事填充起新的骨血。

由國寶級藝師陳三火親自帶領的剪黏工作坊。

木雕藝師劉進文引介台南獨有的「茄苳入石柳」工藝技法。

聲音突破封鎖,Podcast作為媒介

不說則已,一說驚人,這意外的嘗試,讓標準E人、相當健談的古靈精開啟了「《聽聽故事.說說故事》喔!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的Podcast節目,與從此而起的「傳藝轉譯/藝 三年平台計畫」,頭兩年由「網路有聲書」「從聲音到實踐」的累積,採訪了許多傳統藝術家,內容不可謂不豐:紅龜粿、粿模、門神、文物修復、彩繪、黑旗、草編、漆線、糊紙、交趾陶、藤轎、南管、國樂、太平歌……;主題也不可謂不雜,除上述傳統藝術、民俗文化外,也有戲劇教育、社區劇場、雙語教育、地方戲劇節、酒莊品酒等,主題的歧出約莫是她興趣廣泛、不自我設限,古靈精怪地對森羅萬象充滿好奇之故。

若將節目細細聽去,比起專注在介紹技藝本身,更多的是從被訪者的生命歷程出發,去談技藝如何、從何、為何在生命裡結晶,並關注逸出於傳統的創新作法。談起訪問過的傳統藝術家,古靈精對藝師們的生命故事信手拈來,如早期以傳統寺廟彩繪起家的廖慶章繪師,在進修後融合西方技法轉向「百鬼圖」的創作、突破舊有的顏色使用,所有際遇轉折與自我的追尋求索,超出三年四個月而得「出師」的傳統,由「工」轉「藝」的故事,每個人都如此不同。

因新冠疫情開啟了Podcast的新嘗試,帶著錄音設備探訪藝師們的工作現場。

印象最深刻的訪問經驗,莫過於採訪台南彩繪潘氏第三代潘岳雄藝師,談到他年輕時在美軍合作社做美工設計的工作經歷。採訪結束後,年紀已長的潘岳雄從椅子上跳起,高舉雙手開心的說:「我終於可以不用再講門神了!好開心!」一輩子手觸丹青畫筆,關注總是投照在工藝上,卻鮮少有人問及對他個人而言記憶閃動之處。古靈精自言她的兩條實踐軸線「自己的故事自己說」與「傳藝轉譯/藝不寂寞」,就是希望在對話的過程中,讓藝師們說出自己的故事。於是這個Podcast節目對聽者來說,可以認識傳統藝術的基本知識,對說者而言,首尾俱足的自我敘事帶來肯認,除卻技藝,生命裡的其他角落也得以重新安頓。

從聲音走出,創造人的連結

疫情解封,回到廟宇現場的渴求,催生出一系列以文物修護為主題的工作坊,因著廣結善緣的累積,適逢台南和勝堂將迎來12年一次的王獻大典(王船祭典),便與專精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的文物修復師周志明合作,從王醮儀式的由來與修復理論,到廟宇刺繡、匾額、雕刻修復實作,匯集南北部有興趣的工作者、研究者,除了學習修復,工作坊也意外形成年輕一代學習者與傳藝師傅的人際網絡,透過平台彼此引薦、相互學習。周志明也與古靈精提及,有不認識的人因為聽了「戲遊傳說」的節目,循線找到他委託文物修復,「我發現,這個平台好像開始有一些機制在運作,覺得好開心!」

與文物修復師周志明合作的匾額修護工作坊。

2024年「戲遊傳說」從聲音走出,在台南「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有了自己的家,人與人的會遇,有時仰賴實體空間作為聚集之所。原為市定古蹟的宿舍群開放文化工作者進駐活化,古靈精以過往在傳藝領域的累積為基礎,開始策劃展覽,從一開始的「大師小品系列」潘岳雄個展,到目前的「漢餅?!你、我、他」,各式餅模、糖塔排列於工作室,與生命傳統禮俗有深厚關係的漢餅,連結著初生、婚嫁、壽誕,空氣中充滿辦喜事的喜悅,參觀者一邊用黏土在紅龜粿模上DIY,一邊交換彼此與糕餅的回憶,「我比較在乎與人的連結,跟傳藝的未來到底是什麼,如果只是把文物死死的供起來,真的沒什麼意思。」

餅模之間擺設細線纏繞的美麗春仔花,暗示著下一檔展覽,然而除了眼前所見,古靈精的實踐中,不乏與各種社群的交往:用論壇劇場與社工工作、申請文化體驗計畫引導中學生分享煮食、接受團體委託編導戲劇……,同時,不想只做成果報告的她,也苦惱地思索該怎麼繼續串聯「戲遊傳說」建立起來的網絡。如此,該以戲劇教育家、應用戲劇工作者、文史工作者,還是傳統藝術推廣者來定義她?「其實我們一直都是在做應用與創新的區塊不是嗎?」定義與歸類顯然並不困擾她,「我是藝術家!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直進無畏的她這麼說。

學員們參與餅模達人黃鳳鳥「漢餅傳說與手作體驗」工作坊的成果。

古靈精於「漢餅?!你、我、他」展覽佈展中。

 

本文作者|梁家綺
台南人,關注地方/城市節慶、特定場域演出、應用戲劇實踐等,教過幾年書,寫過採訪、評論、散文,喜歡寫字,也喜歡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