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會的脈動,不違本心的舞蹈:賴翠霜
2023
12
05
文|黃馨儀
圖|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
從德國的職業舞團到台灣的地方巷弄,賴翠霜持續追尋發自內心的舞蹈動能,帶著社會關心入舞……

2011年成立的賴翠霜舞創劇場,不僅藉由舞蹈進行創作,更關注於如何以舞蹈為社會發聲。2012年談論環保議題的《關於》、2013年談論家暴的《家.溫°C》(並於2020年重製),以至今年12月8日至10日將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關注於職業階級及社會平等的《百態人。人平等?》,無一不展現藝術總監與編舞家賴翠霜對社會的關懷。

賴翠霜的創作期以舞蹈為社會發聲。圖為《Blackout 記憶出軌》排練,該作為台德文化交流創作,描摹失智症患者遭受的記憶侵蝕。(攝影/陳長志)

以創作直面生活

對賴翠霜而言,自己從小就很有正義感,所以成團以來的議題創作實非刻意為之,而是個性使然;在文化大學舞蹈系就讀的經驗,也拓展了她的關懷。藉由綜合大學的資源,當時的賴翠霜應好友的邀請,一同參與服務性社團,針對長者、偏鄉孩童進行服務。之後在德國的生活環境與公共媒體的客觀國際,更給予她不同的視野與體悟,尤其對比於台灣的媒體亂象,更讓她靈感迸發:「對比於德國的安逸生活,回來台灣之後覺得有一些滿衝擊的社會情況。畢竟創作需要一些刺激,所以太安逸的話就會靜止、腦袋沒在轉而停滯,這樣就沒辦法創作。」

也因此,在1996年赴德國福克旺大學(Folkwang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進修後,雖然賴翠霜順利考取德國舞團舞者身分,並曾任碧娜.鮑許二團(Flokwang Tanz Studio)、蒙斯特城市劇院、卡塞爾國家劇院等舞團職業舞者,然而當2002年應羅曼菲邀請參與亞洲青年編舞營,接續連年獲得台灣不同舞團的編舞邀約,進而在2008年與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合作的《囲》獲得當年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大獎後,也讓她有了不同的定向思考:「之前和德國舞團有簽約,主要是利用暑假時間回來編舞,但來來回回之後,我覺得我更喜歡創作,所以後來在德國就轉成自由舞者,這樣就可以多有機會回台創作。」而也因為在台的創作機會增加,需要直接面對稅務問題,因此決定立案成團,並開始接觸團隊經營的行政工作。

2008年應台北首督芭蕾舞團之邀編創的《囲》,探討個人在社會裡的存在與掙扎,獲台新藝術獎。(攝影/陳琪閔)

自由的身體:由內在出發的身體連結

在創作時,賴翠霜會先做足準備,對於工作議題有一定程度的田調和理解後,再帶入舞者一同工作:「因為舞者進場之後,就需要跟舞者討論現在要做的議題是什麼:這個議題跟舞者有什麼關係、跟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再去談個別對這個議題的看法。」藉由循序漸進的討論,讓舞者進入情境、了解題目,而非直接開始編舞排練。另一方面,舞者也是她舞蹈作品的重要素材,經由前期的討論,她也能進一步了解每個舞者的狀態、想法和性格,藉此發揮創作:「只是一個空空的肢體在那邊跳,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希望先從議題出發,然後從他們內心出發,再衍生出來外在的肢體,這個是我比較想要做的。」畢竟對賴翠霜而言,舞蹈是她社會發聲的一種方式,希望藉由作品引出議題、讓大眾關注與看見社會比較黑暗的角落,當創作團隊能形塑一定的共識,也更能讓作品產生力量。

「內在連結對於表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事。」此亦是賴翠霜在福克旺求學所得的體會:相對於亞洲舞蹈訓練講求外型與技巧,因而形塑了某種身體框架,歐洲的舞者更有一種精神狀態。這樣的精神狀態來自於個性與身體的自由度,歐洲舞者在日常有更多身體經驗,因此即使做相同的動作也能有屬於自身的質感,在框架的動作中找到自己的自由:「我們都習慣用身體跳舞,而不是用心跳舞,要打破被訓練框架馴化的身體,從內在出來的東西很重要。」而發自內心舞蹈的動能,也是賴翠霜近年到台南和素人工作的意外收穫。

《家.溫°C》關注家庭暴力,於2013年首演,並在2020年重製為《家.溫°C+》。(攝影/陳長志)

不一樣的成就:遇見素人舞者

與素人工作的起點在2017年,當時因為舞團作品《曼波搖滾》到台南演出,和台南文化中心合作而舉行了短期的推廣工作坊;2018年至2019年又有雙年城市計畫《異鄉人》的移地創作發展。在這三年的短期工作坊後,賴翠霜重新思考工作坊的意義,覺得若要工作身體,便需要一定時間的累積,於是藉由在台南台江文化中心的駐館,開始了「素人雙年演出計畫」(2020-2021),一次招募兩年期的參與成員。

因為欣賞不同的年齡者的不同肢體狀態,演出計畫並沒有設年齡限制。出乎意料,2020年20位報名的參與者多數都是樂齡長輩。雖然因為工作坊的強度,後來有三分之一的高齡成員退出,但剩下的11人都堅持到了最後。賴翠霜也發現,在跟素人工作時,自己的狀態更為投入!

對比已經職業化的舞者,素人們沒有每天例行練習的慣性和倦怠:「因為素人是自己對於舞蹈很有興趣,所以教什麼他們都覺得好有趣、好開心!他們的投入度也會讓你看了都開心,很有成就感。」此外,素人們各自有自己的生命經驗,在課後交流上也有更多面向,像是婆婆媽媽在聊天,有很多分享互動,以及必然的美食交流!

持續累積的生活與身體

雖然和素人舞者的生活交流更為緊密,賴翠霜面對排練中的態度卻不分職業或素人。既然已經設定為長期計畫,她希望成員能共同達到目標,不只是來玩的,並藉由演出呈現設定標準、進行鼓勵,據此建構表演所需的空間感和舞台規則。在編舞上,主要則根據素人的狀態設定,先讓他們自己發揮,找到個人特質,再據其身體去做動作的發展雕塑,以其個人狀態去做一個延伸。2021年,素人表演者共同登台演出《他們的故事》,此作更獲得2022年衛武營台灣舞蹈平台邀請進行演出。

由素人表演者演出的《他們的故事》,獲2022年衛武營台灣舞蹈平台邀演,圖為彩排後的給筆記時間。(攝影/周書毅)

2022年至2024年,賴翠霜又開啟「舞蹈劇場地方深耕三年計畫」,更有多位前次計畫的參與者回鍋共創:「那批人已經有革命情感了,而且他們可以說已經不是很素的素人,已經是一個半素了,經過兩年的磨練,很明顯能看得到他們的身體成長!」

《他們的故事》從參與者的生命故事出發,而到了「舞蹈劇場地方深耕三年計畫」則加深挑戰,一年製作一個作品,內容著重在地方生活或是民俗的採集。2022年《漫漫台江》於台江什二佃、南興里、媽祖宮里三地進行;2023年《舞到巷弄》則在公親寮巷弄結合行為藝術進行移動演出。2024年則預計帶著兩年戶外演出累積的養分回到台江文化中心,回歸黑盒子、挑戰素人表演者的內在專注與身體能量。

2023年的《舞到巷弄》,素人表演者在台南公親寮巷弄中呈現移動式演出。(攝影/KEN Photography王勛達)

在台南的素人工作給予賴翠霜面對創作不一樣的放鬆狀態,而近年她也開始將創作發展期拉長,以二至三年為一個期程。於台北發展的舞團作品仍舊是重點製作,談論較為嚴肅的主題,先以一年的時間進行特定的創作實驗,再帶入議題。南北兩地安排不同主題的製作期程,也經由和不同的對象工作來達到創作上的調頻與平衡。

持續突破框架的《百態人。人平等?》

2022年以職業為切入點的《百態》,著重在空間與裝置的實驗,利用台藝大場地嘗試策展,將170坪的工廠空間切分為三塊進行沉浸式的肢體展演編排。最初的創作發想來自賴翠霜對於身邊親友抱怨工作、卻又為了生活忍耐折腰的不解。對她而言,找到生活的價值、獲得心靈的滿足更重要;物質需求僅是短暫的甜頭,無法真實緩解心靈的空虛。在這提問的驅使之下,讓賴翠霜開始發展《百態》,並在今年延伸出《百態人。人平等?》,將關注面向由前期的「職業」子題,往背後的結構性問題探討,因而觸及了權力位階、階級與歧視,甚至人性與平等等面向。

上、下圖:2022年結合沉浸式舞蹈劇場與裝置物件展出的《百態》,以「展」道出不同行業別的自我探問,用「演」揭示小人物們如何以機械化工作模式維持社會運轉。(攝影/陳少維)

《百態人。人平等?》有來自越南的新移民陳秋柳參與,更深刻地呈現台灣社會結構下不同的階級與資源分配,並由其身分帶入移工的勞務討論。演出形式上結合真人桌遊、台詞對話,帶出每個選擇背後可能的機會與命運。

「不過這次真的很難排啊!」如何展現人的百態與背後議題,是賴翠霜給自己的又一次挑戰。如同每一次的創作,她都希望能有新的發展和突破,不希望被定義、也不希望自我框架:「我其實一直都在嘗試不同的議題跟不同的表現方式,有沒有找到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希望持續嘗試。當然有些東西我覺得沒那麼好跳脫啦,因為面對身體總有你的喜好。我喜歡吃蘋果,並不會哪一天就變成我喜歡吃榴槤。」——天外飛來的具象生活比喻,卻也展現了她對自己的了解與對生活的觀察。

上、下圖:《百態人。人平等?》邀請新移民參演,並結合真人桌遊,期望更深刻地呈現台灣社會結構下不同階級的生存考驗。(攝影/劉人豪)

這幾年因為疫情阻隔以及專注經營舞團發展,更扎根台灣的賴翠霜正考慮放棄在德國的永久居留權;而面對台灣藝文環境,關於舞團的未來,她笑說就做到沒有創作想法的那一天吧!即使收掉舞團,還是有許多發展可能:就像舞團現在的排練場,是她家裡的一塊空間,因著爸媽過去的興趣,曾是小說漫畫店、交際舞蹈教室與卡拉OK。跳舞是在跟隨自己的心,生活亦然;把握當下、不戀棧於現況,這也是賴翠霜在台灣以舞蹈創造出來的生命姿態。

 

賴翠霜舞創劇場《百態人。人平等?》
2023/12/8-10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本文作者|黃馨儀
德國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戲劇教育碩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現為自由接案的應用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持續以戲劇作為媒介,接觸群眾,探討自身與周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