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為行動與創作初衷:舞蹈生態系、影像創作與環島計畫
2023
01
16
文|樊香君
圖|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提供
新冠疫情掀起了舞蹈影像創作的浪潮,然而「舞蹈生態系」早在約莫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一連串的相關實踐,走入地方,也邁向了國際……

近三年來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群聚為特性的表演藝術領域受到強烈衝擊,各種線上展演、課程、工作坊因應疫情而生。舞蹈影像與線上展映平台在這一波活動數位化的趨勢中,開始受到藝術家們的熱烈關注。不少舞蹈創作者乘著此波浪潮,紛紛積極投入舞蹈影像創作,或將作品數位化進而在國際亮相。其中,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與埔里薪傳舞蹈團所共同創作的舞蹈影像《藍鵲》,於2022年受邀至荷蘭Cinedans國際舞蹈影像展、漢堡TANZAHOi國際舞蹈電影節等多國巡映。不過,舞蹈生態系並非是在這波趨勢中方才開始關注舞蹈影像創作與推廣的藝術團隊。早在約莫十年前,舞蹈生態系藝術總監彭筱茵已開始參與舞蹈影像與電影創作。

舞蹈生態系藝術總監彭筱茵。

彭筱茵初執導筒的舞蹈影像作品《The Little Flower of COURAGE》,2015。

從舞蹈影像舞者到舞蹈電影導演

曾任台大現代舞社社長、新古典舞團舞者的筱茵,最初是從舞者與編舞者角度切入舞蹈影像創作領域的。她在2014年至2015年間以舞蹈生態系名義受邀至美國維吉尼亞實驗影像節(Experimental Film Virginia),隨著創作夥伴曾煥炘共同前往;並於該影像節擔任舞者與編舞者的同時,於2015年大膽接受導演位置的邀約,成為她口中「正式入行」的開始。同年,筱茵參與香港的「新作論壇:光影舞蹈」駐村計畫,並以短片呈現得到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的委託製作,製作其第一個具規模的舞蹈影像作品《膠著人生》(Recycle Project)。其2019年導演作品《Contours舞.界.線》更是第一個進入國立台灣美術館360度環形展間「U-108 Space」的舞蹈影像創作。

彭筱茵身兼導演、編舞的《膠著人生》,由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委託製作。

2019年的《Contours舞.界.線》,是第一個進入國美館「U-108 Space」的舞蹈影像創作。

創作之外,筱茵也積極參與台灣舞蹈影像的推廣,於2016年至2017年受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之邀,擔任國際舞蹈影像工作坊總策劃暨導師,協同澳洲舞蹈影片卓越成就獎得主蘇.希利(Sue Healey),以及分別與香港知名舞蹈影像導演黎宇文、台灣金馬得主導演蘇哲賢,共同推廣舞蹈影像創作工作坊。

北藝中心國際舞蹈影像工作坊,2017。

接地氣的影像環島創作計畫

順著北藝中心開啟的動力,舞蹈生態系團隊於隔年開始自辦小型舞蹈影像工作坊。於2020年,與國際導演黎宇文、呂威聯和舞蹈生態系核心創作者陳逸書、曾煥炘、藝術行政統籌鍾儀正式成立「舞映島——台灣舞影聚落」,繼續推動台灣舞蹈影像的發展。除了將推廣的熱情投入具永續意義的創作平台經營上,更以獨立團隊的規模,將大多集中於北部(台北)的藝術能量試圖分享到台灣各地方縣市。

2020「舞映島」主要成員合影於台南,左起為黎宇文、彭筱茵、陳逸書、呂威聯、曾煥炘。

首年計畫,分別將三位資深舞蹈影像導演黎宇文(香港)、呂威聯(荷蘭、美國、台灣)以及筱茵送往台灣中區(彰化)、東區(台東)、南區(台南)等地進行駐地創作、開設工作坊與放映講座。別具意義的是,環島計畫不僅止步於團隊單向輸出內容,而是以舞蹈生態系與在地團隊、藝術家的雙向交流為核心精神,亦即以筱茵口中較為「接地氣」的態度作為活動出發點。在此前提下,三位導演各自創作一支屬於該地文史環境的舞蹈影像作品。

黎宇文《歸零》拍攝現場,2021「舞映島」環島舞蹈影像駐地創作。

呂威聯《破浪》拍攝現場,2020「舞映島」環島舞蹈影像駐地創作。

《藍鵲》:成為舞者的美麗與哀愁

2022年受邀於荷蘭與漢堡國際舞蹈影像節的作品《藍鵲》,即是2021年舞蹈影像環島創作計畫下誕生的作品。該年計畫選擇的駐地點之一為南投埔里,並由長期於在地推廣環境劇場、即興與創造性舞蹈的薪傳舞蹈團擔任交流團隊。合作過程中,筱茵請團長林幸弘分享舞團歷年經典作品,而《藍鵲》即是舞團曾參與全國舞蹈比賽的經典作品之一。

《藍鵲》劇照,前為薪傳舞蹈團舞者、駐團教師巫孟儒。

在這支該是優美歡愉的舞作中,舞者巫孟儒的哀傷眼神吸引到了正在找尋拍攝靈感的筱茵。訪談過後,才知道這位年近三十的舞者正面臨生命中不知何去何從的階段:自小習舞、參與舞蹈比賽、回到家鄉舞蹈社教學的孟儒,在看似安穩的生命進程中,於三十關頭開始對眼前的理所當然與未來感到疑惑。筱茵坦言,這份憂傷正與她面臨四十的焦慮有所共振。此外,該舞作所映射出的美學,也令多數習舞人想起自小學舞的必經歷程,這同樣勾引出筱茵的某種鄉愁。於是,當時原只想拍一支美美的舞蹈電影的她,改將此作品發展為一支類紀錄片的舞蹈電影。或許是這樣一個與生命脈動息息相關的創作,讓《藍鵲》走出台灣,被國際的眼光看見。而如此具深度的合作關係,也促成薪傳舞蹈團對筱茵接續的邀約:計畫於年度舞展時創作一支影像與舞作並行的作品,可說是舞蹈生態系走進地方生態的最佳發展。

以接地氣的態度發展而成的《藍鵲》,不僅走入地方,也走出了台灣,被國際看見。

影像世代下,舞蹈電影的發展潛力

除了導演與當地團隊的駐地交流創作外,舞蹈生態系耕耘的地方性推廣活動也包括到各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辦課程。對筱茵來說,教學除了是驗證實踐與理論的重要場域,活動中面對到的不同年齡層、不同專業等非同溫層族群,也更讓她相信舞蹈電影與影像創作可以不只是鎖在藝術象牙塔的小眾領域,而是未來頗具潛力的創作領域。尤其對於國高中生這些數位原住民來說,用影像溝通與思考已是這個世代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五花八門的剪接軟體、App更常是由國高中生年紀的課程參與者介紹給筱茵認識。只是,會使用影像軟體不見得對於影像語言能有所意識,而這正是具反思性的舞蹈電影與影像創作者可以與社會分享的。

環島舞蹈影像工作坊,台東,2020。

舞蹈生態系,以「生態」為行動與創作的初衷

從舞者、編舞者,再到舞蹈電影導演、影像工作坊策展與環島推廣,筱茵這一路的職涯進程看似線性發展,但深入藝術實踐的職人們都明瞭,各種身分的轉換,其中累積的點滴涵養,皆會螺旋狀地反饋至各種身分之中。將「視角」意識帶入編舞,並從「限地創作」(site-specific)角度思索影像中的人與空間關係,以多重空間、多重焦點作為編舞與影像創作方法,是筱茵目前在編舞與影像創作上的方法論。

《藍鵲》劇照。

從編舞或舞蹈電影與影像領域長久累積下來的成果,可以看見筱茵深刻投入的研究與創作精力。然內斂謙和的她,在分享創作歷程中總是不忘提及自己重要的創作夥伴——舞蹈生態系團長陳逸書、曾煥炘,兩位才是影像創作上的專業能手,也是在兩位夥伴的鼓勵下,她開始入行舞蹈影像創作。在培養自己成為舞者的路途上,她大概也沒想過有一天會進入舞蹈影像領域。一連串開啟舞蹈影像的機緣,以及隨之而來在舞蹈與影像跨域合作上的豐碩旅程,與筱茵勇於接受挑戰亦不自我設限的性格有關。此外,也與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在實踐層面的重要精神有關,既然是「生態」就不會只是關於「個人」,而是「合作」、「社群」、「連結」與「共好」。這應該是舞蹈生態系在台灣現當代舞蹈領域存在的重要意義。

一如其名,舞蹈生態系的重要精神是「生態」,關注的是合作、社群、連結與共好。圖為北藝中心國際舞蹈影像工作坊,2016。

 

本文作者|樊香君
舞評人、舞蹈構作、舞蹈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