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名】評論是一種雞湯體嗎?從真誠地互評重新認識文學
2023
08
10
文|陳泓名
圖|陳泓名提供
藝術評/憑什麼(文學篇)
想像你坐在決定未來一年的文學典範的圓桌前,全世界都注視著你,所說的話都會留下紀錄:你必須不愧對自己的心、不愧對自己的文學信仰……

評論非常稀少,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絕對沒有日劇中,在觀眾席默默記上作家一筆的那種戴陰暗帽子的評論家,如果有,那請趕快夢醒時分;平時風平浪靜,一如台灣出版現況的深水清潭,讀者買書回去能讀完就了不起了,頂多打卡上傳現實動態,通常書上的推薦序,就是你獲得的唯一評論。難道,就沒有評論大爆發的時刻嗎?有的,當作品過譽時,網路上一片「難道只有我覺得」起手式,以及波浪力學的反射「對只有你覺得」;或者產生爭議時,全世界開始盍各言爾志,誰都可以說上一句。

然而,能夠引起「現象」的台灣文學作品,已經相當稀少了,因此,一般人的「評論欲」頂多是拍照上傳IG、臉書。而資深的作家或得獎者呢?

盤點現況書市評論的資源,首先是書的推薦序,自然不可能是一篇大雷文。第二是採訪你的文章,夾敘你的話語以及文章,通常也是來自於對你有興趣的訪者。第三種則是合作的作家書評,藉由文學雜誌、出版社媒合雙方,「請」對方來寫你的書評,如果太尖酸刻薄,未免太不厚道,更容易從書評變成書介。

要從評論中找到真話,就像是從雞湯還原清水一樣,更何況有些評論的追求,更是得要從清水提煉雞精。

文學評論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依台灣的出版現況,讀者買書回去能讀完就了不起了。圖為本文作者經營的書店「楫文社」。

誠實的妙用

寫作互評會發想於「讀者反應論」的實踐,透過參與成員的對作品的誠實表達,讓我們意識到某件事情──由隨機的文學青年組成的互評會,選出來的好看的作品名單,會與任何文學獎評審結果相似。

回到上段提到的整片雞湯文的評論現況,那倘若真的出現一本令所有人大為震撼的好作品呢?那你會發現應該拗口的評論/引經據典的評論,都會變成非常平實無華的正拳推薦──因為評論者也希望這本好作品「一般人」也能看懂。

誠實不代表需要尖酸刻薄,但要如何避免傷人?想像你坐在決定未來一年的文學典範的圓桌前,全世界都注視著你,所說的話都會留下紀錄:你必須不愧對自己的心、不愧對自己的文學信仰。這是實踐你的看法的時刻,作品和你存在對話的空間。如果這個互評團體都能達成這個共識,就能處理接下來的幾個評論技巧,完成一場不錯的作品討論!

一場好的文學討論,有賴參與成員對彼此作品的誠實表達。圖為「楫文社」活動照。

找尋元素

文學作品有許多看點:文筆、情節、結構、意象、題材、形式、考證、對話等等。要怎麼找到這些元素呢(那些定義又是什麼呢)?你可以先參考《文學詞條100》(暫名,預計2023年年底於大塊出版)中對於各個元素的脈絡與來源。

在眾元素中,請選一到兩個元素;元素一定出自於文本之中,因此抓元素時,也要選定引用的文本,才有憑據。如果你不太確定什麼元素該怎選,可以參考文學獎評審場合,以2022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決審紀錄為例,楊照說:「文字基本上都沒有問題,卻很少看到經營得成功的風格化寫法。」

在這份觀點中,你會發現,楊照把「文字傳達順暢」簡化成「文字」兩字,並且提到「風格」時,認為「寫得特殊」比「寫得好懂」還重要。

接著,你也會發現,為什麼難懂比好懂重要呢?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或退一步來說,有哪些價值判斷可以幫助你立論呢?

三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可以幫你確定你的態度是如何,「到底是值得閱讀還是不值得閱讀?為什麼?」在這個為什麼的空格內,可以使用以下幾種價值判斷法:好壞法/量表法/偏向法。

範例中,你可以任意使用任一個判斷法,來支撐你的論點,例如:「○○○是好/壞的,因此值得閱讀或不值得閱讀。」當然,你可以把兩種價值判斷也搭配在一起,例如:「○○○是好/壞的,因為○○○在文章中運用多/少。」

陳栢青評《願能嚐到美味料理》的OKAPI的文章為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偏向法與好壞法的寫作方式。引述一段:

我覺得這就是好小說的評價標準。好的小說該是一個裝置,總能把你帶入。當Apple推出Vision Pro頭戴式虛擬裝置,售價高達十數萬台幣。《願能嚐到美味料理》絕對是Pro的升級版本,要價更便宜,沉浸感更強。

而身手矯健的評論家,可以在任何題材的書找到好壞來評論,只端看○○○要填入什麼。例如說,文學作品通常要求成熟、犀利,然而這樣的評論對於剛結束高中生活的作家並不適用,因此,如果把○○○填入「存在」就是「好的」,也可以在立論的世界成立,例如廖瞇評論宋文郁的散文集《禮物》

而是我想像那三年,過去就過去了,如果她當下沒有寫下自己的當下,而是日後才寫,在二十五或是更成熟之後的三十,再回頭寫那段正要進入大學,跨越所謂成年那條線時的所思所想──那麼,那些日後再寫的,肯定與當下自己寫的有所不同。這與好壞無關,而與留下了什麼有關。

行文至此,一些追求「正確」的文學讀者可能會感覺不適,但對我來說,其實就算一個評論者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個○○○給出好/壞,完全不同的判斷標準,兩者也都是「正確」的。我本身國三就接觸辯論比賽,每次題目出來的兩個持方,當下用空白一片的腦袋去想,固然會有自以為是的正確,然而,隨著查找的資料越來越多,就會發現,沒辦法一刀切出一個眾人能夠遵循的結論,實在才是常態。

而辯論技術的精華在於,一場比賽時間是有限的。有限,才能催生技術。

就是人類需要在有限中做出選擇,判準才因此誕生。如此看來,燈塔這種機能,也許早就深植在人類古老的心靈裡面。

敘事觀點

接下來是比較進階的討論,回到最原初,我們為什麼要評論作品?第一,希望作品被看見,第二,希望讀者看到我們的心靈。接著你會意識到一件事情,評論本身也是一種自我的展現。如果讀者有注意到,陳栢青的評論風格,更多是展現多種世界的知識,甚至更喜歡用實體來比喻,有一種玩世不恭的風格。這就是一種敘事觀點的刻意營造。

敘事觀點簡單解釋,可說是寫下這些文字的人,選擇要把讀者的「哪些」眼睛遮住。一本書洋洋灑灑六到十萬多字,我們不可能逐段分解,一篇評論有五千字就很厲害了,因此在這這種限制底下,為了要把書中的氛圍傳達出來,如陳栢青在開頭,甚至用了小說的寫作筆法。

注意到了嗎?書評的開頭,你可以把敘述者「我」寫進去,也可以用「你」、可以用「他」,甚至要創造書中不存在的人物都可以。這樣的技巧的重點在於,把整篇文章與書本的意圖,達成相符的形式。舉例來說,我於去年《文訊》2022年12月號中訪問作家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寫下這段:

「就會有些人指責我的姿態都很高,好像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我看得起的事情。」

 

對啊,這就是我讀完書後的感覺,我說。

 

為什麼!寺尾哲也顯得有些難以接受,為什麼!

 

原本我也沒有這樣覺得啊,但看完整本書,就有一種這樣的感覺;贏也不是,輸也不是啊,忌妒的話代表不夠強,很可悲,不嫉妒代表太笨了,很可悲,怎樣做都很可悲,那到底要怎麼樣?(此刻我突然發現,自己也在和一本小說比勝負?)

 

「但這個作者也是這些很可悲的人的其中一分子啊。」寺尾哲也仍感覺無法置信。

 

大家不願意相信你很可悲吧,我想。

 

但是這也代表,大家透過你的書,你的規則,找到了贏過你的方法,找到最可悲的地方,比下去。其實我覺得寺尾你沒有輸喔,真的。

好的評論,敘述觀點應該要與作者調性相符,甚至偷偷把故事情節也藏在評論裡面,例如《子彈是餘生》裡面無所不在的勝負欲。而有些比較偷懶的敘事觀點,就是評論者一直「做自己」,也看不出來這篇文章和書有任何關係。

陳泓名,〈再用力一點,直到你滿意:訪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翻攝自《文訊》446期,2022年12月號。

不要好好評論

好,通常是「好人」;好,通常是「好認真」;好,通常是得到「好多人關注」;好,通常是「好好看的修辭」;好,通常是「好多旁徵博引」。

小三小四的學生作文,最難看的地方在於,他只能在非常狹窄的「好」中,模擬自己的觀點。然而,現況寫作評論缺乏的,反而是「清晰」、「不做作」、「不引太多經典阻礙視線」的壞評論;能夠把故事靈巧之處,透過寫作技巧,提前落成在讀者心中燈塔的壞評論。

祝福文壇有越來越多壞分子。

 

本文作者|陳泓名
小說、散文寫作。獲台北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公共工程、澎湖地方史、現代主義。出版小說集《湖骨》、中篇小說《水中家庭》。主頁:https://portaly.cc/hstk24

陳泓名《湖骨》,時報出版,2022。

陳泓名《水中家庭》,時報出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