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盈婷,我是屏東東港人。」在美國的留學生活,每當有台灣人的聚會時,我總會向新朋友介紹自己來自這個不到五萬人口的小鎮。得到的回應,不外乎是「出產黑鮪魚的地方嗎?」、「前往墾丁的路上會路過」、「迎王祭典」及「小琉球旅遊的渡船口」等語,這些都是一般人對東港最深刻的印象。
東港是我的故鄉,外出求學之前的歲月,大抵都是在這裡度過。記憶中的東港,淺淺地呼吸就可以聞到鹹鹹的海水味,大概騎個十分鐘的自行車就可以到海邊,欣賞落日夕照,已是家常便飯。路上常見到離鄉背井來台打拼的外籍移工,囿於法規限制僅能騎乘自行車,但別出心裁的他們,能將腳踏車改裝得花裡胡哨,形成另一股時尚潮流。
河岸兩側的光復路,係著名的海產大街,形形色色的海鮮餐廳常吸引來自各地的老饕,每逢假日時節,總是座無虛席,也是老家聚會、慶祝活動的好去處。而早期漁民得靠天吃飯、靠海生活,須經涉險犯難,始得養活一家老小,因此各地區皆設有廟宇,形成「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獨特現象,也成為了東港漁村的最佳寫照。每次出門散步,遇到大小廟宇時,我也一定會雙手合十,微閉雙眼,祈求往後職涯順遂、闔家平安。其中最負盛名的東隆宮,總是香火鼎盛,各地信徒絡繹不絕,其黃金牌樓更是著名打卡地標,記得小時候抬頭看著牌樓,除了覺得它金碧輝煌、氣勢磅礴以外,同時又帶給我極大的安心,因為我知道它象徵著溫府千歲保佑著這塊地方。而提到王爺廟,大家一定會聯想到迎王平安祭典,更是東港人的集體記憶,每隔三年就會舉辦一次,並在十月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家家戶戶都會掛上黃色燈籠,讓整條街連成一串串長龍,暖暖的黃光綴亮大街小巷,映著燈籠上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海邊、漁船、現撈海鮮、迎王與走吹音樂,總結了我小時候對東港的回憶。
國中開始外出求學,從在高雄就讀音樂班一直到來美國念作曲博士,一路上學習鋼琴、豎笛和作曲,在音樂的學習上我所受的都是西方音樂美學與訓練。西樂追求的是精緻的和聲和嚴謹的節奏,相比於東方音樂,演奏者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小。而東方傳統音樂的特點,表演自由化,同樣的譜,十個人可以演繹出十種不同的彈法與境界。每次聽到行進的路吹樂都是一次對自己所學的挑戰。鼓吹樂通常都是演奏相同的旋律,但甚少整齊,不論是在音高或是節奏,總有那麼一點音準和時間上的落差。如果是在迎王祭典中,會有長達四天的時間,車鼓陣跟走吹樂結合時下最新電音舞曲,像是謝金燕的《嗶嗶嗶》,一起合奏到深夜。路上可見東港各廟宇派出的轎班、陣頭、家將,一行人浩浩蕩蕩,鑼鼓喧天,鞭炮聲震耳欲聾。
來到美國後我扎進更五花八門的現代音樂之中,研讀歐美當代火紅的作曲家。與此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音樂最能代表台灣,而在眾多具備「台灣味」的素材中,哪些與我的生長環境最為相關。除了寫自己最感興趣的現代音樂,我也想為大眾創作,寫一首能「接地氣」的曲子,讓更多人可以透過聽音樂的方式,輕鬆了解我的家鄉。於是乎,在一次創作機緣,我決定把東隆宮於慶典時由大漢樂團演奏的扮仙音樂搬上舞台,於是《扮仙》這首作品誕生了!我選擇薩克斯風這個樂器,係因為它具備多種音域,並有銅管類樂器的音色,其能模仿嗩吶的特色,也是這首曲子的重點之一。我以北管「扮仙」音樂為素材,並嘗試將東隆宮常用的北管扮仙曲牌「三仙會」及「醉八仙」加以融合運用,將現代音樂的創作手法,與民間音樂元素相結合。為了表現出「不刻意對齊」的風格,我讓高音薩克斯風的重奏與電子音樂的旋律一起演奏,但藉由電聲的些微延遲效果,試圖模仿「扮仙」樂團裡的嗩吶重奏。其熱鬧、鄉村的、震耳欲聾的鼓吹,在嗩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使全體嗩吶演奏同一個曲調,每個嗩吶的音色與音準亦還是呈現出些微的不同,而這個特色卻也更加凸顯北管音樂最民間最樸實的鄉土味。此外,打擊樂也在北管音樂中佔了重要的地位。在這首樂曲中,在舞台上沒有實際演奏打擊樂,然而,我提前預錄電子音樂。藉由「同和共鳴」(sympathetic resonance)的原理,讓中低音薩克斯風直接面對著大鼓演奏單音或複音,然後擷取其回響(reverberation),得到揉合薩克斯風與大鼓的合成音,作為樂曲中低音的打擊樂素材。值得一提的是,全曲音樂設計不僅借用北管旋律與節奏,並在舞台上讓團員們站著圍成一個圓圈,以表示圓滿,凸顯「扮仙」另一層意涵。
研究台灣傳統文化給我帶來了精神上的支持,給我一種思辨、判斷的框架,並且找到歸屬感。當我在美國聽寫下大漢樂府演奏的每一個樂句,將素材重組構思,發現自己懷念這樣「台」的聲音,前奏響起,我聽見了喧騰鑼鼓與此起彼落的炮聲,也聞到燃放鞭炮之後,濃濃的煙硝味,更看見入夜後,五顏六色的彩色LED燈的神轎,在此刻的我,彷彿置身家鄉。
這幾年雖旅居美國,但每隔一、兩年都會回到東港,每次都覺得東港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不斷地轉型與創新,越來越適合觀光,也新增了不少特色民宿。四到六月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與三年一科的迎王祭典讓東港聲名遠播。黑鮪魚、櫻花蝦與烏魚子亦是我回家必吃的三寶。冬天的大鵬灣,氣候溫暖,跟家人騎自行車環遊大鵬灣,穿越跨海大橋,也是固定的行程;假日也能搭上重型帆船,從海上遠眺有如巨蛋造型的候船中心以及開橋秀。晚間再跟父親一同騎乘機車到華僑市場購買食材,市場裡有新鮮的生魚片,也有當天清晨從漁船上卸下來的各類漁獲。宵夜可以散步到中正路上的佳吉買炭烤饅頭配豆漿,為一天劃下完美的句點,以上為在地東港人的日常,歡迎來體驗。
本文作者|林盈婷(個人網頁)
台灣作曲家與鋼琴家。目前旅居波士頓,台師大音樂系作曲碩士及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作曲博士候選人。曾獲之重要獎項與肯定包括:國際女音樂家聯盟(IAWM)Pauline Oliveros New Genre Prize、教育部留學獎學金、采風樂坊絲竹作曲比賽第一名、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與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作品曾在亞洲、歐洲與美國多場音樂節中演出,包括美國電聲音樂協會(SEAMUS)、法國楓丹白露音樂節、ICMC國際電腦音樂年會、國際達姆斯特音樂節、世界薩克斯風年會、世界豎琴大會、NYCEMF紐約電子音樂節、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