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鴻|文學未來行動的想像
2022
03
31
文|鴻鴻
對「藝術未來行動」的召喚與想像
文學最重要的是專心致志的伏案創作,但除此之外,整個環境——從出版、保存、研究到推廣,確實還有很多未竟之業……

朝向未來的行動,最需要的就是把地基打好。雖然這原是官方場館的責無旁貸,但民間自發的團體或個人力量,如能結合資源,往往更具能動性與機動性。另一方面,文學呈現的型態日新月異,如何回應並利用新時代的需求,開拓文學的受眾,也還有許多方面可以著力。

面對「藝術未來行動專案」,我對文學可以想像的有——

一、 史與評的推動

不論是以當代觀點重新審視過往文學家,或是即時整理與品評新生代的各類型創作,評論都是促進文化對話、建構文化認同的重要工程,卻往往僅止步於學術界。開展面向大眾的史與評,應是一項不可迴避的工作。例如詩人黃粱獨力撰寫的《百年新詩1917-2017》計畫160萬字,已經全文上網,著眼漢語及少數民族詩歌發展,其中開拓了不少前所未見的類型觀察。我更期待黃粱或是其他詩評家能夠針對台灣從古典詩到現代詩,撰寫具有史識與品味的詩史、詩論,有別於傳統以文學集團為主的權勢論述,提出以作品的美學標準及社會脈絡為座標的新觀點,為台灣文學發展的基礎做出更多資料消化與方向釐清。

除了文學,包括戲劇、舞蹈、音樂、行為藝術、新媒體藝術的完整或斷代史論,事實上也亟待開發。

二、 翻譯的加強

A. 台灣日語文學的中譯與研究、推廣

以《日曜日式散步者》對風車詩社的考掘、以及近來各界對文協百年的返顧為證,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與文學家行動的研究,還有許多空缺需要彌補。年輕小說創作者動輒以穿越劇的類型希望連結古今,然而所遇所見一般而言尚顯貧薄,實須更多源頭活水。包括著作與雜誌報刊重要文獻的文本中譯,以及研究、詮釋、推廣,邀約當代創作者的回應,甚至以電影、劇場、音樂等動態演出加以延伸,都是可以著力的地方。

又如近來對戰前台灣流行音樂的研究出版,引動風潮,如能進一步以留聲機唱片的內容蒐集整理,結合研究、書寫、出版,台灣民間歌謠承載的社會生活與文化材料,可以更全面地被開發出來。

B. 台灣文學外譯

對於台灣文學外譯,文策院目前有「Books from Taiwan」的出版計畫。但文學交流可以有更多型態,例如鼓勵譯者以單篇為單位介紹、發表於國外文學刊物;或是與國外文學節、詩歌節合作,推動創作者、評論者與譯者的交流;或是和有影響力的國際文學網站合作互譯計畫,從點與線開啟游擊戰線的更多可能。甚至成立專屬機構(如以交流、推廣為主責的「文學之家」、「詩人之家」)也不為過。

三、 創設系統性的評論平台

目前國內的書評在線上有《OpenBook》,紙本有《文訊》及《聯合文學》,但比較缺乏像過往《秘密讀者》般的文學生態議題辯詰及深度評論。考慮利用當代最有活力的媒介,若能設置以YouTube及Podcast為載體的帶狀節目,針對新的創作、出版、甚至經典重讀來規劃,不但可以帶動當下的閱讀潮流,也能促成創作者、讀者和過往經典的對話,對於文學實力的厚積必會有積極貢獻。

四、 新型態創作與文學展演的激發

整個20世紀的文學流派發展,經常與各類藝術互通聲氣,而又回來哺育了其他藝術。影像詩、聲響詩、爵士詩、圖文詩、行動詩的創作,早已是當代顯學,在台灣的發展卻尚屬邊陲,值得再加把勁。從前王禎和在小說中貼入流行圖像,突破文字表達的界域,夏宇更以「壞攝影」和詩行隨機偶合創作了裝置及出版物《第一人稱》,這些應當可以帶來「圖」「文」分開思考的創作或合作。

另一方面,趨勢基金會針對經典詩人精心策劃的系列演出,由於優秀劇場和音樂人的參與,創造了一定效應。擺脫玩票性質、走向專業的文學展演,除了讓觀眾變成讀者,也可能反饋文學創作本身的靈感。

五、 線上演出與傳播

VR與AR的運用雖有其技術侷限,但與文學的合作上仍有許多空間。此外,疫情也迫使所有藝術家思考線上傳播還有多少可能。日本導演山崎理惠子曾在疫情期間請莫子儀讀演我的一篇小說,並和舞蹈家、裝置藝術家、音樂家、影像創作者分別創作,再剪輯成一部線上作品。也許有的文學根本可以用綜合創作成為首發形式?如何構思更精緻的線上展演,該是疫情年代的重要挑戰。

六、 文學紀錄片

「他們在島嶼寫作」一系列作品,讓我們看到優質紀錄片對推廣文學的巨大功效。事實上,前行代作家、詩人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當代正處於創作顛峰或綻露鋒芒的作家與詩人,同樣值得記錄。對應不同型態的文學創作及創作者,也可以有更多不同型態的私電影、偽記錄、實驗影片的嘗試。何不試試?

以上這些天馬行空,不見得是國藝會補助專案的本意或涵蓋的範疇,只希望能提供腦力激盪的一塊磚。文學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專心致志的伏案創作,這個已經有文化部和國藝會的創作補助可以扶植。但除此之外,整個環境——從出版、保存、研究到推廣,確實還有很多未竟之業,值得更多人、更多資源投入努力。

 

本文作者|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吳三連文藝獎得主。曾創辦《衛生紙+》詩刊。現為台北詩歌節及人權藝術生活節之策展人,並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