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賽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曾提出「戰爭迷霧」(Nebel des Krieges)的觀點,他認為軍事行動之所以困難在於士兵一旦踏入戰場、便深陷未知的迷霧之中,決策的目的便是為了克服未知並揭發真相。
COVID-19疫情打破了冷戰結束以來的全球秩序,國界的封鎖及旅遊限制僅是不祥的預兆。隨著生產鏈斷裂及主要國家疲於防疫,全球開始陷入一系列的動盪。從敘利亞及葉門內戰的持續、衣索比亞內戰爆發、緬甸軍政府再次奪權、喀布爾淪陷到哈薩克動盪,地緣政治猶如骨牌般倒塌。近日爆發的烏俄戰爭,則讓全球人類再次擔心起了未知的未來。
確實站在新時代劇變的邊緣討論未來台灣藝術環境的變化,猶如陷入迷霧之中。但筆者依舊嘗試依據現有的資訊,來推演台灣藝術工作者面對未來可能的發展走向,以茲作為參考:
國際藝術交流的變遷
自2000年以來,國際藝術交流一直是台灣藝術發展的主軸,亦是公部門補助的主要方向。但隨著COVID-19疫情的發展,筆者預估在2025年之前都很難回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國際旅行常態。一方面我們有需要催促補助單位是否有把防疫費用納入補助款項之內,另一方面以事件性為主的國際交流方式亦須進行檢討。在疫情完全恢復之前,較為合理的國際交流形式應當改為長期駐地的工作方式。不論是外國合作工作者或單位來台進行至少三至六個月以上的進駐計畫,或是台灣工作者在外尋求駐點機會;此種工作模式的調整才有可能適應目前大疫之年的現實。
疫情讓各種虛擬平台及線上駐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畢竟虛擬平台暫無法完全取代實體活動的效果。許多國際重要藝術展演開始重啟,但卻因為各地的旅行限制依舊存在而成為區域性活動;過去全球旅行尚未發達的資訊傳遞隔閡現象可能再次出現。也因此,各處駐地的台灣報導者將再次成為重要的溝通橋樑。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隨著國際政局的變化,中東歐國家逐步表現出強烈的友台傾向。未來台歐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應可更加關注這些「新歐洲」國家,並順勢獲得兩方更多的資源挹注。
隨著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程度升溫,台灣亦受到國際主流媒體空前的關注。在全球對於區域安全、歷史情結、產業供應鏈等議題開始產生興趣的同時,亦是台灣相關藝術工作者得以借題發揮的空間。台灣藝術家及展演策劃單位若能順勢把握相關議題,不排除能引起在國際藝壇被討論的可能性。
內部藝術生態的變化
2020年以來隨著國門封鎖,許多各類大地藝術季應運而生。這類慶典型活動不僅吸引藝術圈的朋友參與,亦創造不少觀光效益並廣為各地方政府所支持。然而地方藝術季是否會隨著國際旅行逐步回歸正常、而於2025年之後形成泡沫化的趨勢,則不得不慎。筆者並非認為所有的藝術季都會遭受影響,而是應當趁著這幾年「偽出國」尚有號召力之時,改善藝術季的體質。最重要的指標便是,隨著國際旅行正常化之後,地方藝術季在面臨本地旅客流失的衝擊之餘是否亦能招攬到未來的外國觀眾?另外,地方藝術季除了觀光價值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不得不繼續支持的理由?這些都是應當深思之處。
疫情期間,各縣市籌設的美術館及藝術中心亦一一開幕營運。美術館的設立對於地方藝壇發展雖是硬體上的福音,但亦會間接影響獨立空間的活力。若有地方藝術團隊願意投入各地獨立空間的營運,將會成為地方藝術發展的關鍵助力。唯有透過獨立空間建構多層次的藝術網絡,並與美術館在論述上形成某種競爭的張力之後,才有可能活絡地方藝壇的多樣性。
國內不少藝文單位於近年來亦關注到高齡化的現象,並推出不少樂齡相關的專案計畫。隨著少子化的現象加劇,未來十年內,學校教育於國內的重要性將慢慢退場;未來教育的重心將著重於社會教育。可想而知,美術館及獨立空間將成為重要的藝術教育平台。這並非說藝術工作者需要開始開班授課,而是相關展演活動的教育推廣介面及活動設計,將會逐漸成為重要的工作內容。隨著未來學校教育資源吃緊,相關單位可能需主動擔負更多提供社會教育資源的責任。
如果最壞的事情發生了
面對未來,台灣人不應逃避戰爭的可能性。這並非說每個人都必須要投筆從戎,而是身在全球戰爭風險最高的國家,包括藝文工作者在內的每個人都不應該忽略戰爭風險。有意義的面對戰爭風險體現在幾個層面:擁有典藏的機構是否開始擬定典藏品分級及撤退計畫?擁有線上資源的機構,是否已開始於不同的雲端網域進行資料備份?針對散佈各處的有形文化資產,是否有戰時的保護措施及流程?這些工作的計畫擬定及操演,可能是目前台灣藝壇及藝術行政圈尚未面對的嚴肅工作。
另外,包括藝術史在內的文化資產普查、研究及雙語化,以及是否可能透過與外國相關單位合作,至少將部分文獻的數位資源以共享的方式儲存於海外等策略都值得實驗。這類工作不僅是增進藝術史研究的國際交流,亦是為了萬一戰爭不幸發生後,台灣的文化資產要如何留給戰後世代的嚴肅問題。
雖然筆者對於台灣未來藝壇的發展趨勢以此嚴肅的主題結尾,但事實上筆者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是持正向態度的。台灣於地緣政治及國際產業鏈的角色會隨著新冷戰格局的再現而更為重要,台灣的經濟成長及台幣升值亦會為台灣的國際交流資源帶來全新的契機。但在此當下如何看穿戰場上資訊混亂的迷霧,尚有待大家一起努力,並在克服現實問題的同時發展出面向未來的可能策略。
本文作者|高森信男(Nobuo Takamori)
獨立策展人,長期參與並關注台灣的視覺藝術國際交流實踐。現為北藝大跨域所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