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說真的,為一個公開補助撰寫一個不必顧慮可行性的願景,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個放手天馬行空的大好機會;但是,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卻有點不自在——如果這是一份給其他藝術家的提議,我恐怕自己顯得太教條;專注在個人藝術實踐提案的鋪陳,我又不免成了剩下一張嘴的白日夢者。
0
這幾年下來,台灣當代藝術生態資源系統越來越整備,它的限制與相應而來的自由空間與禁忌,也越來越可預期。可預期與僵局不同,可預期代表的是,生態中不同位置的角色,對於彼此的貢獻,心知肚明;而僵局,則通常是衝突結構中次要的選項,它們在對峙的局面中,是被主導性的可協商議程優先性排擠的那些,只會在某些無關宏旨的論述場域中,選擇性被浮出檯面。可預期總是讓人惱怒,讓人覺得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新鮮事,讓人憂慮即使是人類的創造性事物,也可能有機械重複性帶來的壓力與疲乏。我以為打破僵局為可預期劈開了「藝術的餘地」,讓可預期與僵局持續扮演文化參數的功能,讓我們在藝術之中繼續給「人」留下了餘地,而這些可全由藝術來買單;其代價是,必須在藝術中操作,不是避開現實躲進藝術,而是在藝術中操作它的正確與不正確性。
0
如果白日夢是無可避免的,我寧願它滿足「作」(performing)藝術的人,對藝術可能性的偏好。用葛羅伊斯(Boris Groys)的話來說,是差異的差異:「現代的美術館能夠在收藏與非收藏品之間,提供新的差異。這個差異是新的,因為它並不是過去已經存在的視覺差異的再現。」
1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你的計畫以跨媒材的結構,勾勒面對演算法決定的生命未來,其限制與願景。關於什麼是地方,你的計畫大膽在地球之於太空的二元思考之外,提出另類方案,這項歷時三年的計畫,最終以無始無終的運算方案,給囚禁在當前資訊社會中的你我,再次回到無窮無盡的生存空間。
2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在宣稱的第三美術館時代即將到來之際,你的獨立美術館營運方案,給了這個城市欣賞「美術館在表演」的空間:可移動的牆面與樑柱表面上是以移動性來宣稱表演性,但是實質上它提供城市在地價高漲的時候,特定空間使用用途的多變彈性;與其批評地價高漲,該方案把美術館不得不面對的自我表演,呈顯為空間形式的縮放彈性,也算是舞台內容的本身了。雖然不是對任何既有美術館的佔領,但是你的計畫已經佔領美術館了。
3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把觀眾移動到荒郊野外獨立凌空的雕塑體中,你運用的手法(對不起,這裡不宜洩漏),確實掌握了當今全球移動政治的條件。荒煙蔓草間的隱蔽體,不再是過去戰爭用的碉堡,而是今日征戰生命是否活生生的群集。尺度既不是台灣的,也不是地球的,而是特定社交軟體的工具設定下的參數。根據熱力學調整的行動方案,駕駛本人也不清楚,行車的方向。包裹在球體中間如被泡泡隔絕的群集,只有在特定脈衝頻率相應的時刻,腦神經迴路一律通暢。
4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你真的在意藝術嗎?我猜想你是因為有放下一切的勇氣,所以你的計畫看起來毫無任何討好與遷就。是故我也暫時無法多加評論,因為你擊中每位在藝術圈工作的人心裡的地下室,我甚至無法說它是前瞻的,畢竟你把地平線之外的垂直面都描述成一張平得像輸出的表面。
5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雖然大多數市民並不知道所在的城市發生什麼事,也不認為很重要;做好人,說好話,最近成了行走江湖的公事包上斑駁的貼紙。民主的選舉雖然不可或缺,但是目前證實與數學有關的三腳督移動中板塊,不會馬上在現實中給個交代。
6
恭喜你獲得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補助。我知道你的寵物艾可現在已經抵達天堂,這個私人的動機最後醞釀出一個跨物種的行動方案,我必須為你的寬宏度量敬一杯。(雖然我身旁的毛小孩一點反應也沒有)每看一次你的實施計畫書,我就感受到身上僵直的神經,又鬆軟了一塊。也許,距離人類參透存在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被主導創傷記憶的杏仁體控制的頻率也降低了,這是好事。時間,終於開始以年輪的方式銘刻。
本文作者|郭昭蘭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主要教授現代與當代藝術、藝術史學理論與策展實踐。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美國評論如何透過詮釋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與1960年代美國新達達藝術,建構其反現代主義版本的後現代藝術理論。近期策展項目包括關渡美術館「有譜」計畫(Score Project)以及與藝術家林明弘、安靜(Lee Ambrozy)合作策展「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嘗試以跨歷史並置方式,探索展覽製作作為藝術史學方法的擴張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