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我們鳳山的家:因為陪伴,慢慢擴展驚喜的跨蝦米藝術節
2022
01
21
文|洪榆橙
圖|跨蝦米藝術節提供
把藝術節辦在自己居住的所在,逐漸地,這個地方不再只是一個客觀空間,變成了與自己存在相連的地方……

採訪那一天,談話進行到一半下起了滂沱大雨,雨點打在舊穀倉改造的屋頂上,響起叮咚叮咚的迴聲。我們從「跨蝦米」漸漸地聊到在地方做藝術節的迷惘與困境。本文除了介紹藝術節之外,也梳理彼此分享討論的重要節點,因為相似的疑惑,或許根基在地方辦理藝文活動的單位都能共感,也或許正是大家可能都會撞到的牆。

剛結束的這屆跨蝦米藝術節,以「鳳山新生活」為主題。

從藝術跨域到根基地方

創辦跨蝦米藝術節的計畫主持人林喚玲,回溯自己跨領域的經驗是源自大學。她說自己是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第一屆學生,那時候常常與其他學院的學長姐玩在一起、創作上互相幫忙,那是她記憶中最早的美好的跨領域藝術實踐。後來她在研究所畢業後創團「南熠樂集」,一方面以商業演出為營運收入來源,另一方面也不忘記繼續創作,獲得補助資源持續投入跨領域創作演出,如初開始的《羅漢》(2014)、最新作品《飛船的冒險》(2021)等。

有了小孩之後,喚玲開始想要把工作聚集在居住地高雄。在第一屆跨蝦米之前,她認識了鳳山的文史專家許志誠老師,跟著聽文化導覽越聽越有趣,也成為文史協會成員。她說,與鳳山的朋友聊天時,覺得可以一起做點什麼,因此逐漸燃起把藝術節辦在自己生活的環境——鳳山的想法。

第一年的跨蝦米僅獲得小額補助,她邀請四組藝術家(團體)在鳳山四個替代空間裡演出,自己也做了一場跟布袋戲的跨界合作。第二年開始獲國藝會「藝文環境與發展:專業服務平台」的三年期計畫補助。喚玲曾思考,鳳山人週末因為沒有地方去,所以不會想留在鳳山,而黃埔新村應該具備聚眾的潛力,因而把表演場地鎖定在那裡。2021年末剛辦完的這一屆(第三屆)跨蝦米,則是一樣分佈在清領時期鳳山城的範圍左右,包括過去的眷村宿舍群「黃埔新村」、鄰近城隍廟的「鳳儀穀倉」及「鳳山揪棧」、開放場地曹公圳水岸、鳳山體育場旁的休閒空間「鳳凌廣場」,還有移動的馬戲表演,走進最熱鬧的中山路、休市的市場、古蹟東便門等地。

喻敏婷《路過之間》藉由身體和服裝,引導人們穿梭在老城區的常民聚落。

自2019年開辦跨蝦米,兩年多下來,願意到鳳山來觀賞小型演出的觀眾人數依然有限,但在辦活動的過程中,對這裡人事物的情感逐漸生長。「因為很深刻的付出,所以會有感情。」喚玲說過去多是自己工作,會覺得孤單,但因為藝術節,結識了許多在地人,大家有共同的話題,因此去到哪裡都覺得很熟悉。她接著說,「不然都市裡的生活來來去去,以前對地方的感覺只是『這是我的居住地』。」對她來說,這個地方不再只是一個客觀空間,變成了與自己存在相連的地方。

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
——Tim Cresswell 1

提姆.克瑞茲威爾(Tim Cresswell)認為人因為經驗、記憶、賦予其意義,而使「地方」不同於任何其他環境空間,不只是一個地圖上的名字。喚玲一開始只是想做藝術的交流平台,辦完第二屆之後,她對藝術節的期許變多了,關注的對象由藝術家轉向在地居民。「我希望讓這裡的人的生活,因為跨蝦米的介入可以變得更好。」她認為對民眾來說,藝術表演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很難要求他們要給予共鳴。創作者應該主動走入人群,去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想要什麼。藝術節走進生活場域,可能會讓大家覺得藝術沒有那麼遙遠,甚至讓生活變得有趣,對此藝術家也有收穫。她說「藝術要具有社會性。藝術家不應該只在場館裡,不了解社會發生什麼事、空談理想。」

游婷芳在黃埔新村的日式老宅中演出《眷村故事——時光收納》。

組成團隊

在喚玲希望更深化藝術節的表演與地方的關係時,相關的網絡關係人也一一連結起來。「台灣風歌樂集」是高雄倡導台灣民謠的社團,莊毅冠團長規劃以鳳山地區為當年創作主題,因此加入了跨蝦米的地方踏查行程,成為跨蝦米籌備團體的一員。他開朗熱情的個性,使團隊氣氛熱絡許多。這次他們在鳳山激盪出的創作,是閉幕表演。毅冠的同學林承澍,也對家鄉充滿熱情,修復舊穀倉改為工作與活動場域「鳳儀穀倉」,並無償借給跨蝦米做工作坊、表演、會議、表演團體準備等使用,為團隊省下一筆場租費。此外他承接了經濟部產業輔導計畫,這次也與跨蝦米演出票券做店家優惠合作。而最早認識的許志誠老師,亦是複合空間「鳳山揪棧」經營者,更一直扮演「地方導師」的角色,為藝術節團隊、駐地藝術家導覽地方文史,也是團隊中最資深的顧問。

創作者駐地時,跟隨許志誠的導覽拜訪市場。

就在藝術節還欠缺專案管理與製作專業的夥伴時,大家都稱呼她「小翠」的張翠芸出現了。小翠曾在參加鳳山龍山寺的導覽後大受感動,認為鳳山是一塊尚待被挖掘的寶地,她在衛武營工作多年離職後,想投入關心家鄉鳳山的事務,於是主動加入跨蝦米的策劃團隊。小翠說,這次除了陪伴藝術家之外,也算是自己真正用行動了解地方、「駐地」的開始。

跨蝦米的節目規劃在小翠加入討論後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將邀演節目改為公開徵求的駐地創作。這麼一來,便不知道會選到什麼人、產出什麼東西。喚玲認為,雖然有這樣的風險,它卻能帶來更多的地方擾動,「過去兩年,發現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外來的力量」。小翠則認為,由於能提供給藝術家的經費資源不多,來報名駐村的藝術家少、資歷也淺,雖然不知道最後會變成怎樣,「但無論如何想看這個種子在地方上如何發酵」,以及在鳳山不同的場域裡會產生的化學反應。事後想想,「其實蠻像一個Lab(實驗室)的」。

跨蝦米團隊成員,左起張翠芸、許志誠、莊毅冠、林承澍、林喚玲。

年輕藝術家培力

這屆徵來的這六位年輕的駐地藝術家,有的還是大學生、多數則從來沒有獨立創作與製作節目的經驗。於是一週的駐村工作坊內容,除了地方導覽行程以外,也設計成社區創作經驗分享(邀請溫思妮、黃子翎座談)、企劃書撰寫、如何申請補助等較為基礎的課程。喚玲與小翠在工作坊課程中化身導師,藉由心智圖、企劃書撰寫的引導,讓藝術家們逐步把發散的想法梳理清楚、將問題具體化,試圖理解他們在短短一週的駐村時間內,獲得什麼、創作方向、還需要什麼協助?藝文團體習以為常的補助計畫,對這群年輕藝術家來說還很陌生,導師們深知這項功夫是未來在藝文環境生存的重要技能,於是一步步協助他們申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創作補助,結果有兩個人獲補。經此經驗,對年輕的藝術家們來說,可說是習得了未來爭取創作資源的重要能力。

駐地結束後,便遇上疫情三級警戒,原定藝術家們需從各地回到鳳山場勘和討論,變成線上會議、遠距勘景。不僅要盯創作計畫和期程,兩位導師耗費更多心力的,還有年輕創作者心理層面的陪伴與支持。例如有些人因場地變動而情緒潰堤、有人對於內容呈現效果猶豫沒有把握、有人對演出焦慮、或是隨性的不照計畫走等等。導師幾乎像是教練一般,必須依據每個人不同的情形,幫助他們消化情緒、穩定他們演出前的心志。對小翠和喚玲來說,實則過程中也有許多猶豫。原本主辦單位提供行政、宣傳、場地協調、演出前台等協助,但在確保演出品質的前提下,一方面既要陪伴、服務藝術家,但又不能角色混淆過度幫忙,之間的拉扯十分不容易。

蔡沐橙《枯燥又美麗的當下》在黃埔新村現場即興作畫。

兩位富經驗的前輩,陪著年輕藝術家完成製作,可能是資源豐富的單位也不一定做得到的事。這個駐地的轉向,意外地促成了藝文環境領域「藝術家培力」的正向意義。還有另一個收穫是達成藝術節一開始想做的「跨域平台」。例如服裝設計師邱娉勻、歌手邱宥芩、舞者喻敏婷就在彼此的作品中,擔任彼此的服裝設計、音樂設計和舞蹈演出。年紀相仿、一起探索理解一個地方、討論創作,這樣的過程,使駐地創作者之間形成強求不來的團體情誼。喚玲說,相信這次在非劇場空間演出的經驗,也將開啟創作者們未來更多進到社區的可能。

藝術擾動地方

《欸,我回來拉!》在眷村改造的民宿後院演出,徵求自願的觀眾輪流擔任演員(飾演返鄉的女兒),與專業演員(飾演媽媽)依照劇本對戲。創作者邱宥芩如歌隊角色,適時的配樂、演唱符合情境的創作曲。單純的母女日常對話中,交雜了外出遊子的現實,編織進鳳山的歷史和生活場面,以及創作者駐地時的體驗。住在高雄岡山的邱宥芩沒有做過這樣的創作與演出,卻在第一次表現時就令人驚豔。

邱宥芩《欸,我回來拉!》在眷村改造的民宿演出,邀請觀眾客串一角,體現外出遊子與母親的日常對話。

走過許志誠老師的導覽後,從小在鳳山長大的趙自在,每天走過的路線,因為歷史的厚度而重新立體起來。他成立的「300ss音樂劇場」這次選在曹公圳水岸步道演出《源》,詮釋鳳山重要歷史水源與生命之源。歌德金屬樂團的音樂風格,與樸拙的景色對接,打開衝突的音域,旁邊便是人來人往的觀光夜市,路過的居民或是騎著摩托車途經對岸好奇的,或是隔個溝渠坐下聆聽,似乎也沒有人感到突兀。小翠說,她甚至遇到陌生的觀眾因為太感動,一直想要主動捐款支持這個年輕樂團。

300ss音樂劇場在曹公圳水岸步道演出《源》。

透過資源交換而邀請衛武營馬戲平台的駐地團體「狂夢藝術」,走入大街小巷、繞進市場,也為鳳山街頭騷動起藝術節的高潮。回想成果與未來展望,喚玲自己對這次跨蝦米藝術節的評價是更拉近藝術跟民眾生活的距離,也帶來新的觀看鳳山的視角了,只是表演仍停留在創作者講自己的話,表演者跟觀賞者之間仍有界線。她說深入地方連結只靠藝術家是不可能達成的,下一屆她想要打破創作的權力、將之交到民眾手上,促成民眾共創。

狂夢藝術移動劇場《鳳山味》,於鳳山第一公有市場。

與地方交往的反思

計畫形式與內容的開放,必須與藝術家對社區/群經驗的真正關切、以及他/她從這些經驗中獲得學習的渴望成正比關係。
——Pablo Helguera 2

有時候從事社區參與的藝術家或計畫者,往往會陷入「我究竟能幫地方做什麼」的自我懷疑之中。保羅.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指出,社會工作與社會參與藝術就算情境相似,但在目標上差距甚遠。藝術有文化歷史、引發反思、強烈化議題張力等等價值,如果為了執著於服務社會,反而會失去藝術的意義。

經營跨蝦米的這些年啟發了喚玲想要做更廣更深的地方連結,也開始思考反省著藝術節的定位。而我在一波波的對話之間思考著,究竟為何「擾動」?「社區參與藝術計畫雖在理論上是對廣大公眾開放,但實際上所服務的仍是非常特定的觀眾群」。3社群、參與的層次、參與時間(與目標有關)與觀眾,是埃爾格拉指出進入社會參與藝術行動的考慮事項。意味著邀請參與的對象,與關注的議題之間將有著強大關聯性。使我們不得不去面對「關注什麼議題」、「要對應哪些人」等根本的問題。

服裝設計師邱娉勻在鳳儀穀倉呈現《剪刀石頭布——鳳山石頭公》,從當地的石頭公傳說出發,以印刷布料詮釋被神靈化的物。

一步步檢討、前進,是必須的。小翠認為必須去了解地方的需要,透過行動做編輯跟整理呈現,反映在藝術節上,應該帶來某種視野或觀點,喚醒大家沒有意識到的事物。這也必須仰賴策劃者、藝術家要先能做足功課、先能替大家「看到」,進而與地方連結。

喚玲則提出了「陪伴」的想法。她想拉長時間、用藝術陪伴在地人的生活,把日常的生命經驗提煉出來。她舉例過去執行過《藍色的衫大樂隊》,凝聚藍領階級在對談的過程中,流露出一個個不屬於歷史記載的過去,流到舞台上成為被仔細聆聽的故事。藝術家在這當中只是編排,但是帶來的感動與社會意義卻很強大。

喚玲和小翠說,活動參與人數一直很難推動,但為了衝高人次耍噱頭也不是她們想做的。在這樣的討論過後,宣傳無力、參與人數的挫折,似乎也自然的被解開了。公部門主辦、經費動輒上千萬的藝術節,可以動員高度的行銷資源,做到大量民眾參與和政績。像跨蝦米藝術節這樣自發性的地方性活動,如果目標專注於共創、陪伴、意識喚醒,重點似乎就不再是人潮。

駐地創作者們在本文作者洪榆橙的導覽下,走訪「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對於目標、定位、做法還有一些待解,一邊不確定一邊繼續努力,似乎正是種與地方同步的節奏。相較於組織內嚴謹的專案管理經驗,這次藝術節對小翠的啟發,我認為或許很值得作為心態上的參考:「盡量放輕鬆,什麼事情就讓它發生,好或不好沒關係,學著不要有那麼多控制。」然後,讓自己與從來沒有想過的人事物相遇。

採訪結束,雨也停了。我們在鳳儀穀倉解散。喚玲騎著單車去接小孩,小翠和我也各自騎摩托車,回去我們鳳山的家。

 

本文作者|洪榆橙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畢,現為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藝文工作者,現任日青創藝總監。曾主持「鳳山多寶粥」計畫。目前文字多貢獻於策展、企劃文案,以及藝文題材之採訪撰文。文章散見於文化類型媒體與出版品。

註1|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出版,2006。頁19。

 

註2|Pablo Helguera著,吳岱融、蘇瑤華譯,《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8。頁49。

 

註3|同上,頁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