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超親密小戲節長年工作人員,擔任過文案、路線文本、場地駐點,今年做為「囝仔人」成員首度以創作者身分參與小戲節)
當非典型演出成為新的典型,第四面牆被各類型沉浸式展演打破,各種場域、眾多縣市都會見到各種冠名的小戲節,「小戲節」儼然成為一種指稱「微型的、隨地而生的、短小有機的」展演類型。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說起飛人集社的「超親密小戲節」,其獨特性不只是2010年首度以此為名的微型劇展,而更體現在場地揀選、體驗設計、購票流程、手包護照票本……,方方面面獨特且親密的細節考量。
以「親密」作為切入,小戲節向來以演出場域連結理念獨特的店家、區域史地背景、在地文人,在看戲途中仍能透過領隊的導覽打開感官。攤開歷年小戲節發生的場域,其中不乏許多有「劇場內哏」的場所,比如2010年「古亭區」就包含小劇場人常聚的「小地方」酒館初代所在,又比如2016年的大橋頭區,不但造訪台原偶戲館長羅斌的家「斌庫」,在路徑上特意繞訪布袋戲街、老軒社、老戲院,遊走也沉浸在文藝氣息中。
而在慌亂的2020年,製作團隊被迫思索在疫情壓力下如何維持「精神親密」,策劃團隊早早從上半年就開始推敲演出轉播、減少觀眾等種種可能性,應對外國藝術家無法來台,疫情影響衝擊各個產業,少有店家有餘力能配合展演活動長時間的技術測試、演出,本屆場地不僅包含著飛人集社與夾腳拖劇團的排練場,甚至也有團隊成員開放私宅作為展演空間,雖然是疫情下的應變方法,但也罕見的開放劇團基地,邀請觀眾一探究竟,想必也會是這嚴峻之年的經典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藝術節的英文改為「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Object Festival」,以「performing object」取代了原本的「puppet」,策展人石佩玉曾提到小戲節作為偶藝創作的實驗平台,思考的是「如何讓物件本身展現它的戲劇張力」1,過往小戲節的作品容納偶戲、物件、戲劇、視覺、體感交融甚至難以歸類的類型,因此,過去曾發生視覺創作者的流動式展覽(2014年章芷珩《餘燼》)、演員蒙住觀眾的眼睛挑戰聽覺想像極限(2014年蔡佾玲《多心》),也有行為藝術參列其中(2016年柯德峰《無標題日常》),而演出過程煎煮烤,結束後順便把道具吃掉(2012年曾彥婷、陳佳慧《麵包以後》、2016年Stefanie Oberhoff & Lilith Becker《肉排之愛》),當然是一定發生過的。
不一定每一齣小戲都讓人感到「好看」,但總會促使觀眾思考或是觀察,這或許可說是超親密小戲節拉出擺盪在「偶戲—物件—物質—體驗」光譜實驗的目的:不只是偶,更包含著構成偶的物質性,不只是戲,想推進的是創作形式的可能性。回推到參與小戲節的創作者陣容,過往總有包含著各種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今年參與演出的創作者同樣來源廣泛,從戲偶設計、偶戲演員、舞台設計、劇場導演、燈光設計、編劇,都包含在其中。策展人/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首度參展作品《迴光城市》,是與創作夥伴歐佳瑞在2019年獲荷蘭「國際微型藝術節」的邀請創作,以物件偶結合光影,將作品濃縮成一卡皮箱,呈現細膩的台式尋常光景。
今年最「偶」的作品,應該是製偶師梁夢涵、操偶師陳家豪搭檔創作的《種小孩》,以英國作家安潔拉.卡特的作品為發想,講述肚子空出一個洞的女人,種不出小孩,反而長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梁夢涵手工雕刻的檜木偶,細緻的手工鑿痕、質樸的木頭紋理,以質感體現出偶的角色特性。更讓人期待的是,精熟異媒材結合的兩人,這次是否也暗藏了精巧的機關等著觀眾慢慢探索?
已經是第三次參與小戲節的曾彥婷從無人的懸吊《here she is-張明》、以麵包述說末日海嘯的《麵包以後》(共同創作者陳佳慧),這次的作品《PVC》儘管以「物件」為命題,卻不以物件劇場為形式,反而挑戰以「台灣石化發展」為主題的桌遊,讓觀眾成為地方建設的官員、企業、人民,測試「換位思考」的極限,體驗在「發展vs.環境存續」擺盪的每個起心動念。
除了偶戲類型的創作者外,也包含以物件為媒材的各類創作者,音樂人賴奇霞與視覺創作者陳冠霖共創的《回望 .trace》,配合即時投影,物件既是樂器也是場景搭建材料,在投影畫面中建構出唯物的太空場景。以物件模型搭建場景的,也有第二次參加小戲節的鄭烜勛與詹傑,《搭火車》以個人的搭火車經驗結合懸疑故事,帶領觀眾進入似真似假的故事之中。此外,音樂創作者羅棋諠與劉文誠的《部分錯物 HuH?》以音樂人獨有的創作質感進行物件探索初體驗;還有以纖細獨特風格著稱的劇場導演銘宸,過往作品即關注物件、空間的符號指涉,這次的《灰塵》會如何建構作品質感也讓人期待;去年以《Religh——消逝與正消逝的台北聚落光實驗計畫》獲C-LAB CREATORS計畫支持的燈光設計莊知恆,則以《實線╱虛線》持續探索光線與空間的關係。
在經歷了小戲節多重工作人員身分後,筆者有幸以「囝仔人」成員參與今年的小戲節。《消失的步驟》以拿取、擺放的物件組成一幅幅靜物畫,帶領觀眾瀏覽生命的各個階段。在物件創作的過程裡,不能忽略的即是物件在日常中被使用的慣性,但創作者是要依附在習慣上建立意義,又或是顛覆原意產生新的詮釋,讓物件從「認知」成為「感受」的觸媒,勾連想像與記憶,這每每也是物件創作最燒腦也最有意思的地方。
奠基在「物件表演」的探索之上,超親密小戲節展開了創作實驗的平台,讓創作者用「物件」投射、聯想、寄情、轉譯、借用、手段,從日常生活中萃取出創作奇想,帶給觀眾一趟不尋常的看戲體驗。
2020超親密小戲節(官網)
古亭區 10/16-18
江子翠區 10/20-24
大安區 10/23-25
註1|引自吳牧青〈超親密小戲節:讓物件展現戲劇張力的微型藝術節〉,典藏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