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我們是,學音樂的壞孩子
2021
12
24
文|趙菁文
圖|學音樂的壞孩子提供
阿特現聲:藝術咖的Podcast實驗場
我們可以怎麼做,讓音樂與生活素養之間更靠近一點?讓這個橋樑可以開始,從聽好的音樂,聽懂好的音樂,只聽好的音樂,再連結到生活品味……

因著這次的邀稿,我回頭去爬了從今年3月28日開播以來每一集Podcast與FB的貼文,以及聽眾粉絲們的留言,然後再回到我最珍愛的靈感筆記小站,其實也就是Gmail草稿串,找尋那些時常思索如何經營時突然天外飛來一筆所記下的關鍵字詞,還有每週上架前團隊互傳的貼文草稿、受訪來賓的前訪筆記、正式錄製的文本、製作規劃、新產品構思筆記、周邊商品設計核心……;神奇的是,幾乎每三到六則草稿之間,就有一則跟《學音樂的壞孩子》有關。

《學音樂的壞孩子》Podcast的出現,當然不是一時興起。團隊從2019年開始,經歷約莫一年半的觀察與籌備,其實不為人知的還有,我們甚至毅然決然將早期錄製的六集全數刪除,重新思考過後全部重來。那,為什麼要成立《學音樂的壞孩子》?我們是誰?

那些「對接」不了的遺憾

在大學教了快20年的書,在場館間從2013年以來做了大大小小的音樂策展、跨域製作或藝術統籌的我,當然免不了的有很多觀察,同時,也有很多疑問。在藝文場館,這些偉大又深刻的節目,要怎樣成為更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算滿座,能影響的有多少大眾?在校園中,這群音樂青年有些從五、六歲就開始學琴,每天在符號學、體育感、藝術觀之中來回打轉,在琴室狂練音色的美、音高的精準、詮釋的成熟……,但到了社會,卻被要求把音樂作簡單一點,編一編台灣民謠,大眾比較聽得懂……。1

大家開始重視生活品味,想穿好、吃好、住裝潢好的房子,但獨獨就是沒有想「聽」好。(第一季Ep3)

常聽不同的朋友說,國外藝術家來台,在坐計程車時會很委婉地說,「這是什麼音樂?你可以請司機先生關掉嗎?」或是,在一個法國餐廳,在品味獨具的餐具、擺盤,以及精緻美味的食物之間,突然來一個dong-tz-da-tz的音樂;或是,公司老闆大搖大擺地說:「啊你們音樂,簡單啦,不是就東東東幾個音嗎?」或是,科技界的教授問:「我想做一個自動作曲機,您覺得?」

從學習、教導、表演到聆賞,我一直在問自己,這些沒有「對接好」的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於是我用了偶像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思考事物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物理學中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我認為,的確有一個不錯的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那就是物理學中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最裡面的「本質」,然後再從這個本質,一層層往上走。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傾向用「類比」的方式仿效別人做過的事,只是做些微調。2

 

——伊隆.馬斯克

所以,這個沒有對接好的「本質」是什麼?或許如同我在第一季Podcast的一篇貼文寫道:

我們在中小學有音樂教育課程,在藝文場館有許多從小精練樂器、演奏精湛不需要麥克風擴音矯飾的音樂家們……,然而,在學校教育與社會素養之間,好像有一種斷層,沒有接起來。這之間,到底是少了什麼?讓美好的聲音、音樂,跟社會那麼遙遠?

如果,我可以做一個橋樑,讓音樂與生活素養之間的距離,更靠近一點?如果,聽好的音樂與聲音,可以更觸手可及?如果,不要把「有錢人或知識宅的專利」當作藉口,也不用買票進殿堂,我們可以怎麼做,讓這個橋樑可以開始,淺淺的、微微的,從聽好的音樂,聽懂好的音樂,然後只聽好的音樂……,然後,大家連結到自己的生活品味,成為很自然的事。

然後,期盼這個鏈,可以淺淺的、慢慢的「對接」起來。

名為「壞孩子」的好孩子們

我們謙虛為之,但不奢求結果,然而,「好不好玩」就超級重要了喔!Well……,那要好玩,就免不了需要一些很有哏的年輕人、知識淵博的文青、演奏精湛的音樂家、品味獨具的設計青年,還有具創業整合能力的主導團隊了。所以,我們是誰?

這些名為「壞孩子」的真正好孩子,主要是一群來自師大與台大(專為此篇文章首度曝光),能精湛演出音樂,或是精準述說音樂的青年。他們來自音樂、醫學、法律、政治、財政、設計等不同領域,當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那不愛被框架、不甘於主流、愛搞笑,還有對音樂懷抱熱情職志的愛。我們每一集的分工,大概是團隊一起的發想、田調、企劃與來賓前訪,完成大致的文本後,接著是陞哥的錄製,然後沒日沒夜的後製剪輯約20至30小時,然後團隊一起聆聽,瑋瑋寫貼文,阿交與安安弄出一張製作人完全看不懂但大家笑翻的動漫哏圖,最後丟給蘋或C大師設計排版,每週日晚間,新集上架。

另一個共識,就是使用「化名」而不是真名。原因是我們想把自己變小,讓音樂至上,討論的議題至上。有別於音樂界常以偶像塑造與行銷的習俗(幾乎九成的音樂會海報都是音樂家沙龍照,不是嗎?),我們不做偶像訪問,也不做短時效的打歌專輯或音樂會廣告。我們想讓「感受聲音」成為單純的唯一;請「你自己聽」,在一個「我們沒有要教你什麼」的平等關係之下,「歡迎你進入美好聲音的世界」,就這樣。在第一季Ep7,就算請來葉樹涵老師這樣的「大咖」,老師也願意用「吹水管」來示範銅管的泛音原理,還帶來一堆珍藏的弱音器,伴隨著現場即興演奏,破除迷思,讓大家「聽到」原來弱音器不是讓聲音變弱,而是讓音色不同,更重要的是,老師出神入化地把銅管樂器的起源,說成了一個神奇海螺與巫師的故事。

既要科普親民,又要專業精準

我們請了偶像來,但不是偶像專訪,而是談論音樂,談論美好的聲音故事,然後壞孩子們像是好奇的小孩,在求教的同時,也邀請大家一起聆聽。於是,「科普親民」與「專業精準」的並存,似乎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學音樂的壞孩子》在內容製作上,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科普親民,但同時又要專業精準,很難吧?」

 

「超難……」

 

「不難啦!也因為這個難題,我們每一集都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形式啊!我超討厭分類的,喜歡遊走在種類之間。哈哈!」

從「科普親民」與「專業精準」並存的核心出發,《學音樂的壞孩子》Podcast大概就衍生出了兩種不同的系列軸線。一個是從音樂家、樂器、樂種、相關職業等非常「行內」的趣聞與知識開始,破除誤會與迷思的「迷思系列」,像是:

第一季(2021/3/28 - 7/11)
Ep1 嗆爆!音樂系迷思檢討會!
Ep2 什麼!歌劇居然比八點檔好看!
Ep4 木管一家親?誰跟你一家親!
Ep6 絃之呼吸!鬼滅四重奏!ft. 壞孩子四重奏
Ep7 銅管樂器的起源竟然是神奇海螺!? ft. 葉樹涵老師
Ep8 怦然心動的擊樂世界魔法
Ep9 從心開始的音樂家正念生活(亞歷山大技巧)

 

第二季(2021/9/21 - 2022/1/16)
Ep1 別小看我,直笛七十二變!
Ep2 我是樂器維修師
Ep4 誰說我四不像!我這樣就。很。sax。
Ep5 歌劇!音樂劇!傻傻分不清楚?!
Ep6 從合唱開始的精彩斜槓人生!(音樂出版事業)

另一個是努力讓大家跟我們一起聽但聽不懂也沒關係只要願意聽就好的,由製作人主導的「聽不懂系列」:

第一季
Ep3 古典音樂這樣聽!柳暗花明又一村!w/ 製作人
Ep5 所以我說那個標題呢?
Ep10 百年之前,我不認識你
Ep11 史特拉汶斯基與《大兵的故事》(上集)
Ep12 史特拉汶斯基與《大兵的故事》(下集)

 

第二季
Ep3 是我給的自由過了火!1920年代古典與爵士的相遇
Ep7 揮別德奧包袱,踏入無調性音樂的20世紀吧!

壞孩子想先讓大家愛上聆聽,而不是過度的樂理、分析等知識;尤其是古典音樂的聆賞,大眾總是被誤導要辨認出一個旋律的出現或是聽出一種情感。然後,接下來從第一季Ep10開始,「聽不懂系列」就進入了台灣音樂界導聆與講座時常止步之處,也就是20世紀音樂。在這個萬物均等、百家爭鳴的有趣時代,壞孩子以年輕人如何反動當時社會的角度,讓聽眾們感同身受那個時代,進而理解,沒有一堆主義/理論/技術的包袱,也沒有那「我是古典,他是爵士,你是流行」的可怕的分類高牆。

每一集都當成是一場精緻音樂會來做

對聽眾而言,壞孩子是一個有趣、精緻、美好、正向的,啟動「聽覺美麗世界」的家;而對製作人而言,更私心期盼《學音樂的壞孩子》是一群持續對音樂圈生態保持質疑,或是不隨意順從官方制式、比賽喜好的音樂青年的家。在校園中,我看過太多的璞玉,太多在制度下不會被重視的美麗;我有幸時常身歷其境在課堂中蹦出的完美精緻聲音之際,當下浮現在我腦海中的,都是「為什麼大眾聽不到這些聲音」?於是,在上一季的壓軸,就是一場在Podcast平台上的音樂會製作「壞孩子音樂廳」,由七位年僅20幾歲的音樂家所組成的壞孩子七重奏,演奏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傳世經典《大兵的故事》(L'Histoire du soldat),壞孩子團隊從翻譯原作劇本、排練、錄音、後製到形象設計,完成了這部世界首度呈現於自媒體平台的「全本中文版」。

「其實我們的宗旨很簡單,」另一位壞孩子說,「我們想要邀請大家,透過好的音樂、聲音,連結自己的生活品味,學習世界萬物。」

 

「讓感受力奪權。」

 

「沒錯!美感不是用說教的好嗎?是要真的去『感覺』的。」

在溫柔、正向的背後,《學音樂的壞孩子》的創新,其實是基於很多的反對。應該可以感覺到,這個Podcast從不做短時效性的閒聊或專訪,而是每一集都當成是一場「精緻、有趣的解說音樂會」來做,每一集都朝向「有某些願景」的長存經典邁進,這一直以來都是壞孩子團隊製作的標準。因此,我們難免也會收到這樣的「抱怨」:

「喔……聽你們節目要做筆記耶……」

 

「本來想一邊拖地一邊聽,結果就……就抓著拖把停在那邊,一直把它聽完了。」

 

「20世紀音樂?從來沒有懂過,上課一直睡著……。但!聽製作人說30分鐘,就懂了德布西,懂了20世紀音樂是怎麼開始的!早就該有這樣的節目啦啦啦……」

我們衷心感謝,這些給予我們鼓勵的所有朋友,還有在音樂教育界的老師們:

「感謝你們的努力!讓音樂課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選擇。」

 

「身為一個音樂教育體系一路念到成為音樂教育者的一員,……著實感覺如何去欣賞與聆聽,尤其是古典音樂這一個區塊,其實很容易被忽略……。感謝團隊用心製作,……透過節目主持人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介紹了古典音樂給大家!我也挑選了剛好可以配合課程的部分給學生延伸學習。」

 

「如果能多一些這樣子的引導,相信一定可以拉近孩子們跟音樂之間的距離,真實的感受到音樂之美。真是太棒了!」

《學音樂的壞孩子》誕生至今八個多月了,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在Podcast平台只是一個開始,也敬請期待,我們更國際性、教育性的經營。寫到這,電話響起,一位壞孩子來電,討論下週的錄製,我順道問,「你覺得我們壞孩子的價值是什麼?」

嗯,我想想……。我覺得,我們一直在嘗試「開創」些什麼,一些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的形式,我們一直不甘寂寞地在弄something different or inspiring。好像不好玩的事,我們也不想做。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外(聽眾)跟我們的內,都一直處在一個「讓音樂進入生活品味的改變ing」的狀態。

有你們在身邊,是上天給製作人最好的禮物。

 

 

《學音樂的壞孩子》(前往)
開播時間:2021年3月
更新頻率:每週日晚間更新
誰說學音樂一定要很乖?跟著學音樂的壞孩子,一窺音樂家們非常「行內」的知識,還有那不為人知的工作內幕與祕辛。同時,也歡迎你跟著壞孩子的腳步,從耳朵出發,一起體驗音樂、聲音中的千變萬化吧!

 

本文作者|趙菁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臺師大音樂系。自2013年以來多次擔任音樂跨域劇場製作的創意總監、製作人或藝術統籌,亦曾擔任國家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策展人。她的音樂作品持續獲歐美與國內樂團委託創作,以及於全球各大音樂節演出。2021年3月創辦《學音樂的壞孩子》頻道,快速成長的同時讓藝術從音樂、聲音開始更靠近社會。

註1|引自《學音樂的壞孩子》第一季2021年6月13日Podcast特輯於FB與IG的貼文〈讓感受力奪權〉(製作人撰文)。

 

註2|引自伊隆.馬斯克於TED的訪談影片,原文為:Well, I do think there's a good framework for thinking. It is physics. You know, the sort of first principles reasoning. Generally I think there are—what I mean by that is, boil things down to their fundamental truths and reason up from there, as opposed to reasoning by analogy. Through most of our life, we get through life by reasoning by analogy, which essentially means copying what other people do with slight vari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