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緣起:當「小獅匠少年」遇上「小說青年培養皿」
2020
09
29
文|國藝會
新冠疫情這年,我們的文學網課
此次實驗計畫,是台灣教師的網路教學初體驗,授課對象是素未謀面的馬來西亞學生;也是新民獨中師生首度體驗來自台灣教師的文學課程。對於教學者及學習者而言,都是嶄新的經驗。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於全世界大爆發,一場世紀大疫攪亂了日常。許多國家封城抗疫,也有超過160個國家的學校因此停課,台灣是少數沒有封城、大規模停班停課的幸運者。相對各國因疫情被迫以網路課程(簡稱「網課」)取代實體課程,或者以Zoom、Google Meet等視訊軟體,發展雲端會議、講座或演講等網路溝通模式,台灣在這方面的實務經驗,顯然須借重他山之石開拓未竟視野。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從6月20日至7月31日,為期七週,開啟和馬來西亞雙溪大年新民獨立中學(以下簡稱「新民獨中」)的網課交流。邀請台灣來自七所不同學校的國文教師,帶來七場文學網課。

新民獨中的陳志強校長,畢業自台灣師大社會教育系圖書資訊組。畢業後返馬任教,經常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意想法。2018年接任校長,主張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培養面對未知的勇氣和能力,為自己的學習和人生負責,秉執新民獨中的吉祥物「小獅匠」所意味的小石匠精神。1其辦學理念和小說青年培養皿推動方向頗為貼近,在馬來西亞有人出版社曾翎龍總編輯的推介下,開啟了這次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雙邊交流。此次實驗計畫,是台灣教師的網路教學初體驗,授課對象是素未謀面的馬來西亞學生;也是獨中師生首度體驗非演講性質、來自台灣教師的文學課程。對於教學者及學習者而言,都是嶄新的經驗。

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國實施「限制活動」的防範措施,從3月至6月發布行動管制令,各級學校因此停課三個月。新民獨中在陳校長和學校資訊室主任通力合作下,三天內打造網路學校,運用各種通訊軟體,與學生及家長建立聯繫。陳校長引述校內教師對網課的形容,「面對螢幕上的大頭貼照片講課,就像大法師中元普渡時,面對虛空法界自言自語。」也因此在推動網課教學之初,學校花了不少心力進行師培訓練,召開練功大會、切磋教學方法。

自三月底馬來西亞實施行管令,新民獨中校方在雲端舉辦各種主題的分享會,包括美術、小說、有機農業、桌遊、時尚等有趣課程,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難忘經歷。(圖片來源/新民獨中臉書,海報設計/新民獨中美術老師陳凱淂)

借重新民獨中教師的網課實戰經驗,台灣教師理解到網路教學的幾項重要教學心法。首先須備妥授課電腦、視訊鏡頭及網路設備。教師對設備操作的熟悉度,決定課程進行的流暢度。其次,必須如同八爪章魚,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隨機點名在鏡頭彼端的學生發言,或藉由聊天室、線上投票、按讚貼圖等外掛程式、檢測學生是否心神安在?

如何透過冰冷的網路視訊,引導學生對於包羅萬象的文學世界,進行有溫度的思考,也是網課教學必須考慮的課題。再者,網課的教學環境多半是鴉雀無聲的(為防止音頻干擾,授課教師之外的麥克風須關靜音),教師須以篤定、自信的態度施展課程,讓課程有料、吸睛、帶動課堂氣氛。師生的互動更是直球對決的殘酷舞台,透過鏡頭、文字傳達的心緒,立即而直接,若無周延準備,抽點學生問題、檢測學習狀況時,大概易感到挫敗。

在兩地教師多次的討論、試煉中,開課前一週,終於完成課程設計,文學網課正式On-line!

註1|新民獨中推崇的小石匠精神,來自丹麥裔美籍社會改革家雅各布.里斯(Jacob A. Riis)的名言:「我無助沮喪的時候,看到了小石匠在不停的敲打石頭,似乎敲打了上百次也沒能在石頭上留下任何裂痕,但就在他敲第一百零一下的時候,石頭突然裂成了兩半,我知道,不是那一下擊碎了石頭,而是前面的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新民獨中的教育特重這樣的精神,並以與「小石匠」發音相近的「小獅匠」做為學校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