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書寫──台灣,和台灣的島
2012
10
01
文|高慈敏
島嶼書寫
島嶼書寫,成了一種渴求與我們的島嶼更接近的方式。讀完五本書,彷彿重新遊歷五座島嶼,彷彿與當地人喝上了一壺好茶,彷彿自己不再只是旅人。

身為一個台灣人,你對台灣了解多少?

台灣的面積是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數二三十年來一直維持在二千三百多萬,居住著超過二十個種族的人,每年夏天共同的關注是暑期出遊與颱風動態;大家共享著無線四台與上百台的有線電視頻道,有著同一個領導人,接受同一套教育系統,但大家的思考模式與生活方式卻從來不是一個樣兒。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教授文化資產的老師,他問我知不知道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包含哪些項目?呼嚨了古蹟、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等;他接著問,能不能舉個「民俗」的例子?我得意的講出眾所皆知的「大甲媽祖遶境」後,老師卻不作聲的等我講下去:「大甲媽祖遶境」的歷史、形式與內涵是什麼?它被列為文化資產的理由是什麼?我在啞口無言之中才赫然發現,即便像這樣一個每年固定會發生、媒體會大肆報導、朋友的朋友很可能會參加的大型慶典活動,我卻無法完整地描述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更遑論各個種族、部落、村莊所各自具有的當地文化特色與歷史演變。

去年轟動一時的文學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以電影敘事的手法,重新詮釋、紀錄了六位台灣文學家的生命與創作歷程,也為台灣留下了珍貴的文學影像資產。「島嶼」,是個有點浪漫又神秘的詞彙,一體兩面的象徵著孤寂與希望。在希臘詩人荷馬的筆下,一座又一座的島嶼,是《奧德賽》十年返鄉旅程中的一則則插曲;而每經過一座島,他就多成長了一些,直到最後回到自己的那座島時,能夠以智取勝、制伏敵人,成為一位對其國家民族有所貢獻的君王。

左:龜山島(攝影/林明仁,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右:澎湖雞籠嶼(攝影/徐善廣告,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台灣,是一座島;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確切的說,「台灣」是由152個島嶼所組成的群島(當然其中不乏具有國際領土爭議的島嶼),其中最大的島是「台灣島」,佔總國土總面積98%。一般人熟知也能自由出入觀光的「五大離島」,包括澎湖群島(90座小島組成)、馬祖列島(36座小島)、金門(12座小島)、綠島、以及蘭嶼。其他還有龜山島、琉球嶼、基隆嶼、和平島、旗津島等大大小小十幾座島。

認識一座島,有多少種方式?背地理課本、研究地圖、讀網友分享、查觀光局網站、看旅遊書、聽朋友的口述遊歷、電視新聞偶爾的播報、或是存點小錢放個小假親自走一遭。但就像讀莎士比亞能窺見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社會,讀《紅樓夢》彷彿置身清朝貴族宅院,文學,總是能夠提供讀者一種全然不同的視角,深入的呈現一個地方在某個時代當下的環境氛圍與價值觀點,而這些,絕對不是旅遊書、新聞、或二三天的觀光旅遊能夠給予的。

「島嶼書寫」,於是乎成了一種渴求與我們的島嶼更接近的方式。挑撿了幾本書,一個島一本,它們所敘述記錄的故事背景與人物全然不同,卻都不約而同的清楚展現了專屬於當地的歷史脈絡、文化特色、和在地性格。讀完五本書,彷彿重新遊歷五座島嶼/群島,彷彿與當地人喝上了一壺好茶,彷彿自己不再只是旅人。

吳鈞堯的《火殤世紀》,如駱以軍所言,是「一部寫給金門的百年孤寂」,寫戰爭場面,寫歷史的快速流轉,寫大時代底下無奈又堅毅的庶民百姓。從辛亥革命到國共對峙,百年過去,現在的金門,是高梁酒,是菜刀,是貢糖,是花崗岩,是台灣本島人民對觀光購物的種種想像;但透過書中一個又一個的人物故事,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眼中、心中、生活中的金門」。

同為戰地宿命的馬祖,是台灣另一座最接近大陸地土的島嶼。關於這個如今被旅行社喻為「東方的希臘愛琴海」的列島,它的尷尬恐怕也只有詩人才能用三言兩語、以與之匹配的浪漫語言說個清楚。馬祖詩人謝昭華的《東引燈塔行》,就是這麼三言兩語的道盡了它的身世:「在北極星之北,東海之南/一座寂寞的小島寂寞著/在海峽的傷痕的前方/在鄉愁的東方。」

綠島呢?走到這裡,在今日象徵青春與夏日歡顏的綠色島嶼上,歷史的包袱仍然難以卸下,只能繼續背負著,前進。幸佳慧以輕鬆的兒童繪本形式,撰寫了《希望小提琴》,描述一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於綠島囚禁十五年間對於自由之渴求的故事。那是台灣史上一段無法抹滅的傷痛,是台灣人民不可迴避的歷史責任,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到綠島遊玩時,能否記懷著這段人權的軌跡?

左起:吳鈞堯《火殤世紀》書封、謝昭華《離散九歌》書封、幸佳慧《希望小提琴》書封。

除了這三座與近代史傷痕扣連的島嶼,我們還有饒富閩南風情、最像台灣本島的澎湖,以及和台灣任何一個地方都不一樣、有如化外之境的蘭嶼。

陳淑瑤的《流水帳》是以多數台灣人認為的母語「閩南話」撰寫而成,如同一般鄉土文學作品,書中人物的對話總是台語和俚語夾雜,讀來要花些腦力,卻也倍感親切。一如書名所示,書中鉅細靡遺地紀錄了澎湖一座小村落中的風土人情與家常瑣事,農村與海洋,廟埕與石牆,傳統四合院周邊的幾代人,在人口逐漸外移的聚落裡,日復一日周而復始,也讓讀者深入當地的生活之中。

不同於小鎮叨叨的絮語,夏曼.蘭波安的《老海人》,在書封上以一句「願你們有大魚的靈魂」展現出如海浪滔天的氣勢;這是一部「海洋文學」,他以三個看似失敗的男人為主角,貫串出蘭嶼人面對海洋、面對新舊衝擊、面對傳統延續的種種精神與生命哲學。「他們是划著親手雕飾的拼板船出海、不依賴現代釣具獵魚的『真正的人』,他們知曉魚群的去向,星辰的名字,海流的脾氣,以及靈魂的聲音。他們尊重海洋,受海神疼愛……他們是『海人』。」

左起:陳淑瑤《流水帳》書封、夏曼.蘭波安《老海人》書封、「如今,我又回到獨自一人潛水的日子,在海裡尋——寧靜。」(攝影/劉嵩,夏曼.藍波安提供)

五本書,五座島嶼,五種截然不同的敘事風格,五幅清晰的地方圖像。
文字,能夠帶給我們的,總是比想像、甚至比親眼看到的,還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