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由──綠島告訴我的故事
2012
10
01
文|Sheep
圖|Sheep
島嶼書寫
請不要忘記,在這裡曾經有一段令人流淚的故事,有許多人貢獻了寶貴的青春,寫下歷史中哀傷的一頁。

閉上眼睛,我才能看見窗外的藍天;摀上耳朵,我才能聽見美妙的歌聲……

閤上幸佳慧所著的《希望小提琴》,這一節句子就這樣停在腦子裡,當你試著去揣摩這個動作,會發現它竟是如此悲傷傳達著——自由,有多令人渴望。我閉上眼睛,緩緩地拼湊起過去遊覽綠島的經歷,靜靜地用回憶去想像、對映書本裡的情節,我又重新遊了一回綠島,這座淹沒了濤濤歷史浪花的島嶼……。

先是這樣踏上綠島

某一年夏天,懷抱著被人生第一個職場經歷消磨至有些萎靡渺小的自信心,以及對人生與自我價值的不確定感,空空蕩蕩的腦袋對未來下一個階段沒有太多想法。當時只覺對這座城市感到巨大的厭倦,卻又極不願意承受回到家鄉面對家人的沉重,心裡渴望一份不負責任的自由,只消短短幾天的離開,希望能夠輕輕鬆鬆的,暫且忘記自己的樣子。

相當明快地決定前往綠島,我想是因為離島給人一種難以企及的印象,不管實際距離遠近,你總是必須要越過海洋才能登上,也因此我想像那應該是一處人煙稀少而原始的境地,腦海中可預見的畫面是全然陌生的空白,嗯,相當符合逃跑的心境。於是搭乘台北往台東的北迴幹線火車, 到了台東以後,再轉而搭車至富岡漁港買船票, 歷經一趟約40分鐘的渡輪航行,來到了綠島。小小的島嶼,環島長大約僅20公里,即使以最悠閒的步調騎乘機車,走走停停下來,約莫一天就可以覽遍島上的景點,因為顯著的島嶼氣候特徵,大雨經常突如而來,倏地一會又豔陽,衣服溼了即乾,倒也不會覺得困擾。沿著綠島公路從南往北緩緩騎去,步行一條小徑登高到東邊海岸,可以清楚地遠眺海洋,這裡只聽得到風吹的聲音。向西續行著就來到西北隅的綠島燈塔,在燈塔腳下有一處沙岸自然成形的天然游泳池,可以悠閒的游泳一會兒,沒有遊客的時候,還有種時間停止的錯覺。步入夜間前走在長長的海上步道,灰紫色天空非常美麗,夜色再深一些時,就坐在隄邊的長椅上聽著濤聲看星星。沿途中大約是如此,多數時間都置身在相當寂靜的狀態中。

位於綠島東邊的海參坪,在這裡能將太平洋盡收眼底。因為礁石被海水沖刷出獨特的形狀,因此還有另一稱呼「睡美人與哈巴狗」。

綠島燈塔與燈塔下方的秘境——天然游泳池。

看見綠島浪花埋藏的監獄史

在另外一個白天,我踏訪前身是監獄的綠島人權園區,這裡現在已是觀光客必來參觀的景點之一,許多遊客在寫著斗大「我愛國旗」四字的牆面上,笑得合不攏嘴的與國旗合照,頓時我有一個奇妙的怪異感,是歷史的陰霾已經漸漸淡去了嗎?我想起這兩天沿著公路騎車,瞧見在陡峭山壁上銘刻著「滅共復國」的精神標語,該是住在這兒的受難者,當時被迫攀爬上山壁鑿刻的吧!園區開放了過去的牢房給民眾體驗,可以一窺當時受難者被囚禁在什麼樣的空間,舊照片與文字的展覽介紹其故事經歷,幾乎是台灣人權發展的小小縮影。

左圖: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一座監獄,前身為關押政治犯的「綠洲山莊」。右圖:某些監獄牢房僅保留一個小洞,讓人犯窺視外界。

綠島的歷史書寫其實是離不開監獄的。人權園區的原址自日本殖民時期開始,就是被設置為「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政府將犯人流放在遺世的島上,也許是為了讓海洋做最安全堅固的城牆,也讓綠島的監獄史從此時開始。光復後的國共對峙年代,這裡搖身成為「新生訓導處」,1951年第一批多達上千名被以各種荒謬名義冠上「政治犯」者,從基隆上船,歷經兩天一夜的顛簸,被送至此進行思想教育,開始了長達15年勞動、思想改造的集中營生活。「新生」的稱呼由來,意味著白色恐怖時期國民政府的意識形態,施以思想改造的手段讓人「重獲新生」。當時這裡只有鐵絲網和簡單的房舍,新生抵達後,鑿打海邊的礁石建築營區房舍、然後是馬路、圍牆……,就這麼開始了永不停歇的勞動。

左圖:綠島公路旁陡峭山壁上的精神標語。 右圖:咕咾石房舍,現已是綠島重要的文化遺產。綠島海邊到處可見黑灰色光禿禿的礁石,也是俗稱的「咕咾石」,當地人多就地取材,用此砌牆建房。

1965年起「新生訓導處」的部份「政治犯」被移轉至泰源監獄,原處則成為警備總部第三職訓總隊,專門收容被感訓的流氓大哥。這個處所的最後一個身分是「綠州山莊」, 在1970年之後至87年解嚴,近20年的時間,監禁了幾百名台灣各地監獄移送至此的「政治犯」,許多廣為人知的政治家與作家如陳映真、施明德等人,都是被關押在此。

「綠州山莊」在解嚴後被廢止,終結它從日治時期開始的監獄生命,隨後被整理規劃配合觀光開放,也就是現在我們正踏訪的人權園區。不過對綠島而言,監獄的歷史並沒有終止,「綠州山莊」的人犯後來呢?其中部分被移轉到法務部綠島監獄,直到現在,該處仍舊是收容全台重大罪犯並實施高度管理的監獄之一。

說來也覺得真是反差極大,在都市的自己想要暫時追求孤獨一人的自由,離工作與家人遠遠地,因此選擇前往島嶼,而這座島嶼竟曾有那麼多絕望的靈魂被禁錮在此,日夜遙望海洋,盼望回到家鄉的土地上。自由的定義對他們來說幾乎是最低限度的需求,即便如此那卻像是他們每晚看見的星星,永遠搆不到。

《希望小提琴》的悠悠琴聲,從這裡開始……

幾年後工作與課業繼續填滿生活,去過許多地方,也幾乎已經忘記過去在綠島安安靜靜吹著風旅行,不切實際幻想自由的樣子,同時又深深被綠島的人權故事震憾的心情,直到讀了幸佳慧的繪本《希望小提琴》。

《希望小提琴》故事的背景是在前述綠島監獄史的「新生訓導處」時期,源於一位受難「新生」的真實故事。每位「新生」在獄中日出勞動、日落接受思想箝制教育,一天僅有睡前片刻擁有自己的時間,可以看看家人寫的信、寄來的書、繪畫、作點翻譯…,這是一點點最珍貴的自由,也是多數人賴以生存的食糧。當時的「新生」陳孟和先生,就是這麼倚靠一封封家書,用思念家人的心情,艱困地在每日僅有的短暫時間裡,為素未謀面的外甥女親手製作一把小提琴,而在歷經十五年黑暗囚禁後回到台灣,小外甥女用這把小提琴,為舅舅演奏一曲〈小星星〉,才真正釋放了其長年被禁錮的心靈。是這樣一個美麗而溫暖的故事。

我一邊因為這個令人動容的故事而心情激盪,一邊感佩作者用繪本的形式,試圖帶領小小朋友理解我們的歷史,將如此重要的價值傳遞下去。我於是又翻找起當年在島嶼旅行時隨手記下的文字與照片。其中,在「綠島人權紀念公園」的垂淚碑上,有柏楊題下的一句話,我非常喜歡。

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綠島的孩子們,長夜哭泣!

題字靜靜的躺在灰色的石碑上,它似乎提醒來到綠島的每個人——請不要忘記,在這裡曾經有一段令人流淚的故事,有許多人貢獻了寶貴的青春,寫下歷史中哀傷的一頁。下回前往綠島,在人權公園翠綠綠的草地上看著大海,我希望可以一樣安安靜靜的感受微風吹過肌膚,閉上眼睛,我猜想會聽見耳邊傳來悠悠低吟的小提琴聲,並且為現在擁有的自由,感到幸福可貴。

左圖:綠島人權紀念公園位於綠島的公館村,由建築師漢寶德設計,以弧線和灰白色磚石所構築而成,刻有受難者姓名的人權紀念碑順著建築體蜿蜒潛入地下。(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提供)。右圖:人權紀念公園內的垂淚碑,該紀念詞由作家、亦同時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柏楊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