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台灣發展史:安平開台天后宮
2013
06
03
文|楊豐維
廟埕拼臺歌仔戲
一座廟宇如何在歷史的現實舞台中,一路傳奇見證接下來台灣三百年的風風火火?又是如何一躍成為開台祖廟,隨著虔敬信徒的腳步在全台灣開枝散葉,只為了延續一種慈悲的信仰?

當世界看見台灣 當台灣擁抱媽祖

西元1668年,距離台灣首次被世界看見的近百年後,一座廟宇如何在歷史的現實舞台中,一路傳奇見證接下來台灣三百年的風風火火?而在這三百多年間的時光奔流中,這座廟宇又是如何一躍成為開台祖廟,隨著虔敬信徒的腳步在全台灣開枝散葉,只為了延續一種慈悲的信仰?

這種慈悲的信仰,正是你我所熟悉的「媽祖信仰」;這座廟宇更是以「安平媽」的稱謂在人們心頭、口中親密傳頌著,你或許來過,也或許不曾踏足,但「安平開台天后宮」絕對是你我行旅台南安平時,最溫柔的起點。

現代安平媽也要與時俱進,創建媽祖學院並以Q版形象繼續守護百姓。

「媽祖信仰」自宋代以降,已在東亞及東南亞沿海形成廣泛的常民信仰文化,歷代君王皇帝皆多次敕封媽祖並相互競逐追加賜予諡號,清朝咸豐皇帝所敕封的諡號甚至多達64個字。1在21世紀初之際的2009年,「媽祖信仰」更一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足見其獨特且不容忽視的巨大影響力。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的資料顯示:「媽祖信仰人數佔台灣人口六成以上,達一千四百萬人」,「全球媽祖廟數量超過五千座,一定以上規模者超過一千五百座,信眾人數超過兩億」,如此驚人的數據,雖然不盡精確,卻也不難解釋「三月瘋媽祖」的俗諺由來了吧!

然而,在我們開始走進「安平開台天后宮」的豐厚史蹟前,讓我們把鏡頭拉遠,先來聽聽安平小鎮的點滴故事吧!

台灣第一城:安平

不知道你是否曾經揣想過,如果時空倒流,你漫步在17世紀中期的「大員」市街上,到底會是甚麼樣的景況呢?空氣中的海水鹹味應該比現在濃得多吧?台江內海依舊水波瀲灩,街上是不是會有紅頭毛的外國人朝你走來,不斷在你面前比手畫腳,只為了跟你完成一樁好買賣?還是,在「紅毛土」尚未風行之前,你正揮汗埋頭趕著將一籃一籃的蚵殼撒進蚵灰窯裡高溫灼燒,只為了讓人們可以起大厝、好修船?

蚵灰窯文化館外的燒蚵窯遺跡。

這樣的「大員」市鎮,你就算不甚熟稔,也絕非全然陌生,它原是平埔族口中的台窩灣社(Tayouan/Taioan),荷治時期被稱作「大員」,後來漢人取其諧音多傳為「台員」,並成為日後「台灣」名稱的來源。鄭氏治台時期改稱「安平」,清領時代則為了褒揚安平居民協助平定朱一貴事件而欽賜「效忠里」之名,日治時期又改回「安平」,爾後沿用至今。

安平的守護神——劍獅。

你能想像嗎?現在的小鎮,卻創建了許許多多台灣第一的紀錄:台灣第一城(熱蘭遮城,現為安平古堡)、台灣第一鎮(熱蘭遮城市鎮,現為安平老街)、台灣第一國際貿易港(大員港)、台灣第一洋行(德記洋行)。當然,我們沒有忘記,還有安平開台天后宮。

安平開台天后宮 台灣歷史的縮影

翻閱安平開台天后宮迄今三百多年的廟史,就像是看著一幕幕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在你眼前浮現。每一次政權更迭,安平開台天后宮都被賦予了不同的使命與生命,唯一不變的仍是端坐正殿的三尊媽祖神像,以及越薰越黑的慈善面容念念看顧著芸芸眾生。

廟方人員正在幫三尊安平媽祖梳妝打扮。

現存的三尊媽祖神像是全台灣少見的軟身媽祖(亦即手指關節等皆可活動),相傳是鄭成功在攻台前,特地向湄洲媽祖祖廟請來大媽、二媽及三媽隨船,祈求攻台順利並安定軍心。鄭成功如願驅荷後,接續政權的鄭經便將原先荷人在熱蘭遮城所建的教堂,改建為「天妃宮」奉祀三尊媽祖,一躍成為王城的信仰中心。後在清領階段,因為政治因素(天妃宮為鄭氏所崇建)而不受重視、屢遭貶抑,日治初期也曾發生反抗日軍的清兵受困宮內,慘遭日軍殺戮、血濺神聖廟堂的不幸事件,導致香客漸疏、廟宇荒廢。然而,風波並未就此止息,日人接著選在天妃宮原址設立安平公學校,迫使廟內眾多神尊必須流落各廟寄祀。直到1962年,台灣開始進入經濟快速繁榮發展的年代,安平信眾才選定前清水師協鎮署舊址規劃新建宮廟,歷時四年終於完工(其後也曾陸續擴建),風風光光將三尊媽祖再次請入供奉,重燃安平媽的鼎沸香火!

左圖:壁堵上剪黏名家阿祿師的作品「洪錦大戰西岐城」,也很需要喘口氣。右圖:安平開台天后宮廟門旁,精美細琢的白玉壁雕。

但是,你以為安平開台天后宮的波折多舛到此就已經結束了嗎?其實,這三尊媽祖的身世還有更多更傳奇的故事等著你我發掘呢!

(盛主播: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傳說當年鄭氏亡朝後,湄洲祖廟派人前來安平想要請回三尊媽祖,但安平信眾虔誠不捨,於是設下了只要能夠向三尊媽祖連續各搏一百個聖筊的超高門檻,就可以將媽祖請回。想不到,大媽、二媽都接連順允一百個聖筊,輪到最後的三媽,擲至第九十九個聖筊時,突然手中的筊往廟頂飛去卡在橫樑上,所有的信眾都目瞪口呆,而擲筊的湄洲廟方人員看見安平居民崇敬媽祖如此虔誠,也就順應三媽的神意,將三媽留在安平了!而後來的大媽、二媽神尊,則是依照原尺寸及宋代儀制承襲新製,讓每一位來參拜的香客,都還能繼續見證舊時的媽祖風華。

(戲說安平,我們下次同一時間再會啦!)

安平迓媽祖 百百旗有了了

在一個梅雨紛紛的夜晚我們抵達安平,夜雨中的安平開台天后宮,人聲淡去,廟門上的四個大字「聖母安瀾」,在淡淡光影中閃著金色的光芒,那是名書法家朱玖瑩的題字,溫潤而澄淨。夜深了,香客近乎悄息,但宮內依舊燈火通明,宮外的兩盞探照燈亮晃晃地照在廟埕紅豔豔的地毯上,幾位宮務人員仍忙碌的進進出出,全為了隔一日盛大舉辦的「安平迓媽祖百百旗——旗隊藝陣大賽」。雨中穿梭的我們顯得狼狽而格格不入,直到一位大哥向我們走來,分享起「安平迓媽祖百百旗」的緣由及復興。他熱情的說:「古早時候,安平迓媽祖百百旗的盛況讓人津津樂道,雖然每四年都會舉辦安平迓媽祖,但是這卻是第一次,我們希望能再次重現當年百百旗的熱鬧光榮!」後來才知道,這位盛情邀約隔日一起逗陣看熱鬧的大哥,其實正是安平開台天后宮文化基金會的祕書長郭聰河,同時也是負責規劃這次「安平迓媽祖百百旗——旗隊藝陣大賽」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誠如郭聰河祕書長所說的,當年「安平迓媽祖百百旗」的盛況,真可謂萬人空巷!為了慶賀光緒皇帝欽賜安平開台天后宮「與天同功」的牌匾,安平百姓居民及各行各業紛紛自發設計、製作各式旗幟,全城居民一同舉旗上街迓媽祖,熱鬧非凡的景象,更演變成流傳後世的常民俗諺,例如「安平迓媽祖,百百旗有了了」、「安平迓媽祖百百旗,無奇(旗)不有」,轟動的程度甚至讓鄰近的府城台南也感震撼,而有「安平迓媽祖,府城伏地虎」一說。

今年「安平迓媽祖百百旗——旗隊藝陣大賽」適逢媽祖1054年聖誕,共有19支隊伍報名角逐,活動比賽當天雖然陰雨綿綿,但從國小隊伍到專業的陣頭團體,皆堅持完美如期演出,精湛的表現令人驚豔。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勞心勞力,儘管天公不作美,但臉上卻始終掛著一抹微笑,我想這也許是媽祖信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如此心安靜定。

左圖:懸掛於正殿上方的光緒皇帝御賜「與天同功」九龍牌匾。右圖:勇奪首屆百百旗旗隊藝陣大賽亞軍的台南大學劍獅龍旗陣。

重探安平追想曲 走踏舊時風華

喝下一口濃濃的茶,想像你在1950年代,目光睭睭看著你的阿公揀起一片黑膠唱片,嘟在嘴旁呼氣吹落唱片上的一圈微塵,然後溫柔地放上電唱機。下一秒,你會看見他如何將唱頭針桿輕輕地拾起,再小心翼翼地放上旋轉中的黑膠唱盤,霎時,一陣嘰嘰喳喳的噪訊闖進凝滯的空氣裡,遙遠的樂音漸漸地由遠而近,從花朵造型的喇叭底端,放送出一句又一句如泣如訴的閩南語歌聲:「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抵風浪?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相思寄著海邊風,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時空拉回2013年,你想起去年在國家劇院觀賞秀琴歌劇團的年度公演《安平追想曲》,現代歌仔戲新調如此動人,當戲落幕,你腦海裡還是不斷響起玉梅深情的唸唱:「那個人遠遠的站在那,金色的頭毛光漾漾,目睭哪會對這晶晶看?我的人靜靜站在這,為什麼心思攏未定?頭擂擂,我不敢,斟酌看。看伊遠遠站在那,偷偷看伊遠遠看對這,伊啊~伊啊~敢是微微笑笑在看我?我從來未曾看過伊,為何親像早就熟識伊?敢是哪一生抑哪一世,曾經跟伊牽手同行儕?」

正當全台各地因為都市更新及開發爭議而吵得不可開交,跨越三百年的時間,美麗的誤會也好,Déjà vu也好,當你每次走進安平的古樸巷弄,只要想起(響起)這樣一首安平追想曲,便能感覺歲月靜好,認清時光與人性對待一座城市,可以溫柔,也可以殘酷。

若以安平開台天后宮為中心點順時針走覽安平,往北,你一路走過安平古堡、東興洋行、夕遊出張所、安平樹屋、德記洋行、朱玖瑩紀念館;再往東邊晃去,你會遇見蚵灰窯文物館,還有國家三級古蹟的海山館,原為清兵水師廟館,現在蛻變成安平文創大本營,融合傳統劍獅元素,成功營造寓教於樂的環境,成功擄獲許多大小朋友的心。然後,你可以鑽進不知名的巷弄裡,讓自己學著迷路,像個小孩般玩起捉迷藏,找尋躲在角落的每一隻劍獅,蒐集每一處轉彎的街景與氣味,一會兒大叫:「啊,這是蚵灰塑成的劍獅耶!終於被我找到了!」一會兒又猛然抬頭發現號稱法力最強大的「雨漸耳」劍獅嘴裡啣著兩把利劍,九塊燒瓷靜靜地在門楣上拼成一圓乾坤,看著過往人煙雜沓,竟感覺有股神祕的微笑從祂嘴角漫出。

左圖:海山館原為清兵水師廟館,現在蛻變成安平文創開發的大本營。右圖:巷弄裡的百年義行劍獅由蚵灰塑成,雖然風化嚴重,依舊威武凜然。

走著走著,假如嘴饞了,別怕。這裡是台南安平,什麼可能都沒有,但美食一定尚蓋多!你迅速登出劍獅尋寶記的遊戲,繞進台灣第一街(延平街)開始東品西嚐,把旅程當成食尚玩家在走跳,蜜餞、陳氏蚵捲、瑞珍蝦仁餛飩、茂季黑豆花大王,到最東緣的兩角銀冬瓜茶,通通進了五臟廟,無一「倖免」。
 
吃飽喝足後,先別急著打盹,你可以往南沿著台南運河散步到安平港邊的林默娘公園,在公園裡輕輕跑步放起風箏,讓天空中的風箏與林默娘雕像相映成趣;又或者,你可以跨上自行車,往更南處一路蜿蜒至億載金城,讓COSPLAY的清兵將士帶領你一睹古砲擊發的威力!

左圖:安平鬧街旁的陳家剖蚵文化場,媽媽們正埋首剖殼取出新鮮的蚵仔。右圖:冬瓜茶味濃郁清香的兩角銀店舖前,店員正忙著將冬瓜切細以便熬煮。

左圖:落日時分林默娘公園風箏滿天飛舞,右方即是媽祖雕像。右圖:假日來到億載金城,除了有全副 COSPLAY 的清兵將士帶你走進時光隧道,施放火炮的橋段更是不容錯過!

最後,你一定懂得有什麼會比壯闊的夕陽晚霞,更適合為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呢?所以,你必須趕往西邊的海濱,若你剛從四草大眾廟遊覽完綠色隧道,那麼四草大橋上不失為一處絕佳賞點(交通部提醒您橋邊臨停,請注意人車安全喔)!

舊時的王城,今時的安平,安平的故事,就是台灣的故事。
安平的脈動,也是你我曾經的脈動。

唱一首安平追想曲吧!
找回自己與土地的美麗相遇。

廟前龍柱上掛滿了民眾的祈願木卡。

 

註1|咸豐七年(1857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諴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