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位置而言,紐約確實座落在美國東岸,但你若問紐約客或美國人他們對紐約的感想,他們會回答:「紐約不代表美國,紐約就是紐約」。這樣的形容有點繞口、也有些高傲,但為何連美國人都認同紐約是個獨立國度,並非沒有原因。1890-1940年間超過1200萬移民踏上艾利斯島(Ellis Island)進入北美新大陸開始編織自由國度下的美國夢,移民者的追夢雄心將紐約推上20世紀的「世界首都」,族群的分裂、排擠與融合下所產生的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等文化貢獻造就紐約成為全球最有活力的「文化首都」。美國內地有所多州別,多數為白種人,不似紐約有著豐富混雜人種。紐約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各色人種自然的混搭,我最愛的一幕就是地鐵車廂裡,每當濃得化不開、不知是南方還是牙買加裔的地鐵車長擴音報告緊急交通狀況時,無論車廂裡白的、黑的、黃的、當地的或外來的全都左右互看:「What? What did he said?」整車廂一連串的「What?」(晃頭)、「What?」(再晃頭)歡迎來到沒有正統英語的國度──紐約。
以視覺藝術類而言,紐約有超過40家國際級美術館、約250家藝術相關非營利組織,曼哈頓島上就有超過500家畫廊,以上看似僅是數字,若從中遴選出「必訪精選」在單次造訪紐約的經歷下,也僅能走馬看花、難以看出精隨(畢竟紐約美術館與頂級畫廊每每推出年度大展、每檔精彩)。紐約沒有歐洲悠久的歷史與老城,無法藉著老祖先留下的古蹟當掙錢飯碗,但紐約有的是什麼? 是「機會」。標榜著「隨處是機會」的藝術競技場,除了要努力、有才華,最重要的還要有「機運」。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在Club 57俱樂部將自繪的明信片以一張10元美金賣給安迪.沃荷後,雲飛似的踏上成名之路,80年代的紐約風華吸引了無數的亞洲藝術家進駐。自80年代居住紐約至今的藝術家陳張莉提到:「早期來的莊喆、姚慶章,之後的楊識宏、司徒強還有我... 當時我們許多人的工作室都在蘇活區,都是滿身漆畫的從工作室走出來,再直接走進畫廊看展,大家都很隨性,哪像現在去Chelsea看展還要換裝一下。」
憶起和司徒強走在蘇活區的路上,他會指著:「看!我家轉角的雜貨店,巴斯奇亞常在那買花;那棟細細長長的獨棟建築,是克里斯多和珍克勞德(Christo & Jeanne-Claude)的家和工作室。我有一次在路上看到Robert Rauschenberg,就馬上在路邊找了個紙箱,撕下一角,追著他簽名!」他笑咪咪的說著。「拿路邊紙板給他簽?好機車喔!簽到沒?」我問。他笑得更開心:「嘿嘿!是阿,就是要拿路邊的!他才沒那麼傻!要真簽了,我就發財囉!」也唯有司徒強會如此調侃Robert Rauschenberg阿!
「阿記!我住的地方房間是用隔板隔的,放個屁隔壁都聽得到,床墊要自己買、一個月一千元,這價錢對嗎? 會不會太貴阿?」某藝術家來駐村時問我。問了地點後,一聽就知道他被二房東坑了,對於行前僅能網路看資料、對紐約地理位置不熟悉、沒有時間再多找、無法用英語替自己討價還價,只能摸摸鼻子吞暗虧,是許多駐村藝術家的經驗。由舊工廠與倉庫而改造的Loft空間是很典型的挑高、開放式住宅,紐約最大藝術家聚落Bushwick區就有許多這種典型公寓,幾個藝術家租了整層Loft後再來自行隔間改造,有些很扎實、有韻味,有些則很簡陋,上述的藝術家好友就是運氣不太好,租到簡易搭建的(隔板沒隔上天花板的那種,不只屁聲、連味道都可以傳到隔壁)。
與其他國際大城相較,紐約「住」大不易。在美國,租房通常以「年」租計算,如駐村2-4個月的藝術家們常因條件不符(不是當地合法居民或不具財力證明),通常只能找到「分租」(Sublet)的雅房,Craigslist網站充滿許多詐騙廣告,所以十分不推薦(我自己就曾經因為幫朋友找房而被騙過,幸好繳出的訂金有追討回來,但報警作筆錄可不是人人想經歷的);Airbnb提供較多短期居住的選擇,亦較有保障,非常適合駐村藝術家參考;Facebook上「紐約房子填空選擇題之大家來解答」社群有許多「即時性」的分租消息,多是居住在紐約的台灣、中國人公佈的訊息,多用中文溝通,閱讀方便;由黃再添大哥所經營的「布魯克林藝站」(Brooklyn Artists Studio)已造福許多台灣藝術圈人士,每日五元的住宿費僅是清潔費所需,如同非營利般支持著台灣藝術界;Listings Project提供工作室與租房多種選擇,廣受紐約當地藝文創作者使用,適用於長期居住的人。此外,非營利公寓單位「韋伯斯特公寓」(The Webster Apartments)提供職業女性非常舒適的住宿環境(限定女性),只要提供實習或工作證明即可申請,位於曼哈頓島34街,周一至周五每日供兩餐,頗像女生宿舍,但位置佳、價格合理。
看展覽 當吃補
紐約的自由大門雖為人人而開,但僅有少數人長駐,在富裕的國家創造機會,成本是較高的。儘管門檻高,而且全美藝術家最大聚落已轉移至洛杉磯,但歌劇院、百老匯、美術館與畫廊依舊擠身在地狹人稠的大蘋果。既然來了紐約,當然就要趁機多聽、多看,不然就有些浪費了。目前任職於皇后美術館、裝置與行為藝術家胡農欣建議:「紐約的美術館門票費索價很高,MoMA要價25元、Guggenheim要價22元、新美術館16元,雖然許多美術館有免費的Free Evening優惠,但每每大排長龍、又有時間限制,AAM美術館卡(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就非常值得申辦,一卡可攜伴,Whitney、MoMA、Guggenheim、The Frick Collection、The Metropolitan、Drawing Center……等都可用,AAM卡適用於紐約超過58間美術館,年費60元、沒有進出次數限制,非常物超所值!可以出發前或一抵達紐約就申辦。」
創作需要材料,但如何找到便宜(或者免費)的材料,在物價高昂的紐約更是重要。「非營利組織Materials for the Arts(簡稱MFTA)僅提供同是非營利組織單位入會,藝術家可透過已入會的組織提出參觀需求,碩大的廠房中所有的書籍、材料、零件都可以免費取走。例如,駐村藝術家可透過ISCP、ACC向MFTA提出申請,就可以去免費挑材料。」胡農欣如是說。
練筆功、練英文、練不同的生活態度
縱使紐約有許多的展演機會,但競爭也比其他大城激烈,要即刻與當地組織或畫廊產生關係是有些難度,多數藝術家感受大同小異:創作的時間不夠、要常去看展、要體驗紐約生活、要構思新作品、英文不流利、不擅交際…種種因素,想增加展演機會卻苦無方式。幸好紐約有許多非營利組織旨在培育策展人與藝術家、更有許多新興畫廊不斷在發掘年輕藝術家,若藝術家不擅交際,那「Open Call」就是練筆功、爭取機會的最佳管道,apexart、CUE、HEREarts、ISE Cultural Foundation、NARS Foundation有許多徵件項目開放予藝術家和策展人,Chashama提供藝術家工作室以及數個展演空間,可用租金支付申請,或是將展覽企畫書送入,待總監同意即可免費展出。
不想汲汲營營追著機會跑的,也大有人在,不趁此時體驗美國生活、更待何時?鄭宗龍的紐約駐村目標,就是「練好英文」,他勤奮的上完為期6個月的英文課,駐村結束後的一場表演中,他開場以流利的英文介紹自己與劇目,短短3分鐘的介紹、滿滿的感動;最令我佩服與羨慕的就屬廖祈羽一個人自西岸到東岸的公路旅行。不同的生活態度,就有不同的創作態度,大蘋果或許只是大多人生命中短暫停留的一站,那何不大大狠咬一口只有這裡才有的活力?!
【延伸閱讀】
關於「運輸」,以下分享:
巨力搬家倉儲公司(CHARLENE ENTERPRISE INC.) (台灣藝術家張力山所開設)
WIN CHECKER (USA) (負責人Adam是台灣人,曾經手多位台灣藝術家紐約展覽)
全球專遞(AAE Global Express)(較UPS、DHL為便宜,亦有海運服務)
長期居住在紐約的藝術家分享:
材料行:Jerry's Artarama、BLICK、Utrecht Art Supplies
藝術資訊:Contemporary Art Daily、art21(介紹藝術家video)
作者簡介
陳韋晴(CHEN Wei-ching, Joanne)
前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總監,曾統籌2007至2010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為紐約 inCube Arts非營利藝術組織創辦人、創辦北美洲首要專注亞洲新媒體藝術大展 -「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文章發表於《典藏投資》、《典藏今藝術》、《典藏讀天下》、《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電子報》等媒體;於2013年合著《全球藝術博覽會指南》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