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歐文化的轉譯人:旅德獨立藝術經理人張欣怡
2014
07
07
文|張倚郡
圖|張欣怡
藝文網絡 國際鏈結 I
也許在「國際化」的企圖之前,我們能夠試著打破這三字魔咒的框架,仔細想想「國際化」可以是什麼?而我們又能走去哪裡?

時值五月,德國阿亨的氣溫正乍暖還寒,才剛從維也納出差返回德國的欣怡立刻馬不停蹄地接受訪問。

旅德之前,欣怡曾任職於台新銀行基金會從事藝術文化行政的工作,2010年赴德後,與先生兩人為不同領域、不同文化之間的藝術活動穿針引線,精通德、法語的她與先生兩人獨立作業,積極溝通歐洲各國不同藝術團隊的演出、交流機會,當然,更主要的還是促進台、歐藝術文化之間的合作,幫助像台灣十鼓擊樂團這樣的台灣在地表演藝術團隊成功打進歐洲市場,激起台灣─歐洲文化交流的火花。然而,這樣的工作可不輕鬆,在台、歐團隊之間,從最初的接洽、意見整合、宣傳、公關,甚至後續的推廣工作全是一手包辦,與電視上穿著幹練套裝、拿著工作進度板對他人頤指氣使的策展人形象截然不同。欣怡將自己的工作傳神的比喻為「台規─歐規轉接頭」,任何一方輸出的創意、想法,透過欣怡的轉換,在取得雙方效益最大值,同時又能將文化歧異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再輸往另一端,透過不斷的資訊往來及從中斡旋,方能將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眼前。

欣怡將自己的工作傳神的比喻為「台規─歐規轉接頭」,任何一方輸出的創意、想法,透過欣怡的轉換,在取得雙方效益最大值,同時又能將文化歧異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再輸往另一端,透過不斷的資訊往來及從中斡旋,方能將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眼前。

知己知彼,方能展望國際

數年的工作經驗,讓欣怡深刻感受到台灣藝文團隊在國際發展上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問題。由於台灣在外交上缺乏正式的國際認同,在面對如「亞歐基金會」(Asia-Europe Foundation,簡稱ASEF)的官方國際性機構或其他區域同盟時,往往因欠缺國際地位而被迫缺席,致使台灣望著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卻不得其門而入。由於先天的不足,導致台灣的藝文團隊在國際化發展上一直受到限制,如台灣舞蹈界,除了幾個知名大團在歐洲能持續有表現外,其他中小型團隊不容易有持續曝光的機會,而後天上,團隊本身發展傾向獨善其身,面對國際市場缺乏長遠規劃以及整體行銷的概念,無法建立國際人脈網絡,以致於置身全球時,團隊的自我定位和品牌策略皆不明顯,自然很難在國際舞台上吸引目光。

但欣怡認為,台灣的新生代藝術創作者深具實力及創意,要不仰賴官方力量跨出台灣並非不可能,首先,針對有意前往發展的目標國家規劃定期旅行,深入了解其藝文環境,並盡可能的掌握國際展演發展和文化資訊,作為自己步調調整的依據。再者,為自己進軍國際的目標做定位,是為了知名度?資金來源?還是國際交流機會?這個問題將會決定自己的高度和未來國際發展的走向。對個人藝術表演者來說,接著會牽涉到許多細節問題,如是不是需要專業的藝術經理人來諮詢生涯規劃,或者找不同的巡演經紀人,每年固定接洽各洲、各國多少場的巡演等等,除了自己做研究、市場分析、積極主動投案外,最重要的是找到當地聯絡人,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除了策略上的調整,正面的心態同樣不可或缺,不斷地親身投入、參與相關的國際活動,不但能增長見聞、吸取新知,更能給自己帶來嶄新的、不同的刺激,隨時保有自己的彈性之外,也別忘了保持源源不絕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作品和團隊有信心,找到意氣相投的合作夥伴,便是邁向國際舞台穩健的第一步。

相濡以沫,好過相忘江湖

歐洲與台灣的藝文工作環境大相逕庭,尤其最近幾年,各國積極地以「歐盟文化」為中心,在文化政策上大幅的整合,呈現地方特色各自發展,而政策上互通整合的趨勢。反觀台灣藝文界,目前尚處於各自經營、各自埋頭努力的局面,各藝術團隊之間將彼此定位為競爭對手的想法大於合作夥伴,於是各個團隊只能持續不斷地挖掘自己已知的資源,要開發出新的礦藏難上加難。深知台灣藝文環境現況的欣怡對這一點感到惋惜與憂心,尤其自身旅歐數年的工作經驗對照之下,歐洲各國、各團隊之間相互交流的情形讓欣怡體認到,唯有敞開心胸,放下對方是資源競爭者的心理,不吝惜資訊整合、資源共享,大家才得以在綜觀全局的前提下,作出對每個團隊都最有利的資源分配,甚而透過合作將效益相乘,達到皆贏的局面。

除了藝術團隊自身觀念需要改變外,政府部門的合作同樣重要。單單歐洲就有將近50個國家,然而目前台灣卻光靠一個「巴黎台灣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e Taiwan à Paris,簡稱CCTP)來推動台灣對整個歐洲的文化事務,人力與各種資源嚴重饋乏,運作上捉襟見肘自然難免。即便是歐盟會員國整合的區域內,各國間的語言差異、風土民情、做事態度、效率和價值認知,及溝通方式皆大異其趣。對此,欣怡認為,台灣政府應該至少爭取在東、西、南、北、中歐都設有一個台灣駐地文化中心,以便於對各區域文化的熟悉與耕耘。更重要的是,各駐地文化中心間需要保持密切聯繫,積極分享訊息,促進各地交流合作的機會,各點串成線、線漸組成面,整體的力量才得以發揮,也才能期許看到具體的成效。尤其在文化部成立後,推動歐洲─台灣文化事務的策略比過去更強調分眾分項,也更積極推動其他藝術創作領域,如文創設計、電影、文學出版等,但是如果沒有足夠且專業的文化事務人員,如何可能齊頭並進、有效推動?欣怡提到,移居歐洲四年多,眼見各個團隊、文化中心、外交使館的藝文、文化事務工作者各自努力的非常辛苦,每個單位各自在打單獨的游擊戰,雖擁有各自的武力,卻無法並肩整合。其實資源和力量是可以而且需要被整合的,唯有訂定共同的目標、長期規劃、相互合作、貢獻各自專長,才是叩門、進而站穩歐洲舞台的成功之鑰。

唯有敞開心胸,放下對方是資源競爭者的心理,不吝惜資訊整合、資源共享,大家才得以在綜觀全局的前提下,作出對每個團隊都最有利的資源分配,甚而透過合作將效益相乘,達到皆贏的局面。

建立平台、攜手合作

2014年一月,一份由台灣藝術行政工作者發起,並且針對藝術行政工作者發行的專門刊物──《IN.NOTES》正式線上出刊,這群共同發起人分別來自舞蹈、音樂、戲劇、策展等不同的藝術行政工作領域,試圖透過《IN.NOTES》的發行,提供國內藝術行政工作者一個互通經驗、資訊交流的平台,更期望能藉此拋磚引玉,在業界帶起共享的風潮。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欣怡的語氣顯得相當興奮,此類平台分享的概念在歐洲早已行之有年,如英國 IAM(The International Arts Manager)、IDMN(Independent Dance Management),和德國的Kulturmanagement Network等。欣怡強調,唯有透過長期的相互交流與資源共享,才能整合成最大的力量,期待台灣藝文界能放眼更遠處,將來更能與不同國家的不同團體交流合作,創造更多新的可能。如「亞細亞安那其連線」(Asia Anarchy Aliance,簡稱AAA)即是亞洲國家藝術工作者攜手合作下誕生的成果,由來自台灣、日本、泰國、韓國等國家的藝術創作者,透過藝術實踐,同時促使創作者與觀展人正視、深思同為亞洲國家在當代全球化社會被迫面臨的問題,這場藝術革命展現創作者高度自覺心,也向大眾展示了藝術所能激起的火花及力量。

用「心」待人才是真正的功夫

對於這份藝術與文化交流的工作,從欣怡的談話語氣中不難感受到她極大的熱忱,當被問及對於未來規畫的近程目標時,欣怡提及想組成自己的工作團隊的想望,她談到,藝術行政的工作看似包山包海,但實際操作上,聯絡、意見整合、溝通等等,都是面對「人」的技巧,藝術方面的專業往往在實作中才慢慢補強,怎麼達到「人和」是最重要的課題。正因為如此,她的工作除了熱情之外,另一個不可或缺要素是志同道合的夥伴,由一群志趣相合的人,因為相同的熱情、相同的共識,彼此相互信任而組成一個團隊,才能更進一步讓對的人在對的位置上做事,獲取最大的工作效益。並且不只一起工作的同事如此,合作的夥伴也同樣,在合作期間小心摸索、用心感受,找到目標與價值觀與自己相同的夥伴,細心經營彼此的關係,才能讓彼此間美麗的緣分細水長流。同時,欣怡也建議即將入行的新鮮人,最好能先實習一兩年試試水溫,這段期間內,或許受到挫折,或許不被重用,但一定要想著自己的初衷與熱情,把自我中心放下,敞開心胸、打開五官,不斷地觀察、感受、吸收,經驗自會帶著你累積自信,慢慢成長。如果這段時間,你能真正感受到這份工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那麼恭喜你,你正是下一個稱職的藝術行政工作人。

藝術行政的工作看似包山包海,但實際操作上,聯絡、意見整合、溝通等等,都是面對「人」的技巧,藝術方面的專業往往在實作中才慢慢補強,怎麼達到「人和」是最重要的課題。

 

〔延伸閱讀〕
欣怡推薦藝文網站:
時代劇場 Theater der Zeit
藝術聯網 Lettre International
德國ART藝術雜誌 ART ART - Das Kunstmagazin
歐洲藝文中心聯網 Trans Europe Halles
歐亞文化互聯網 Culture 360 Asia - Europe Cultur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