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策劃與布展經驗分享
2014
03
03
文|林吉裕
燈、光與當代藝術
運用「燈」創造感動,運用「主題」促進民眾參與,運用「光」建立共同記憶,成為國人春節共同的期待與回憶。

把傳統常用的祈福方式,透過燈會活動,結合燈飾表現出來,台灣燈會自1990年起,已成為農曆年後第一個全國性活動,也透過活動與土地、民眾融合,邀請國際友人參與,象徵著美好新年的開端,無論是以薄金屬打造的現代科技主燈、彰顯傳統紮燈技藝的各式吉祥副燈、串連全場五顏六色璀璨的光環境、巧富創意的競賽燈飾、溫馨洋溢代表企業形象的歡樂燈、各式現代與傳統交織的主題燈……等;運用「燈」創造感動,運用「主題」促進民眾參與,運用「光」建立共同記憶,成為國人春節共同的期待與回憶。

尋找平凡的驚奇:結合傳統與當代的光環境策展思維

誕生於民俗節慶,在燈會中燈光是靈魂,不同的燈透過不同的形式展現,強調環境的諧和、符合民眾的視覺、以及節慶的氛圍需求。在燈藝展出方面,著重在花燈上,傳統以竹片為骨幹,現代以金屬為骨架,外部包覆各式布料及飾材,內部裝置各種燈具,常以燈座形式作品展現,採獨立單一或結合典故傳說群組式造型,著重具象形體的構成,引導觀眾到造型美感上,屬於傳統藝術型態表現;「光環境」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指有關主動或被動受「光」影響的環境、人、事、時、地、物而言,這裡針對「台灣燈會光環境」表達,其組織型態與傳統花燈大異其趣,2005年正式定名,初期為了填補燈區間的燈光空隙,避免陰暗畸零空間,延續主展場的年節喜慶,以大量傳統燈籠組成的祈福燈為主體延伸,將數以萬計的小燈點聯結副燈,依循基地周圍環境起伏變化設計,搭配主燈開燈音樂,作燈光律動展演。自2000年起台灣燈會由不同縣市舉辦,子題規畫與展演更趨豐富,結合東方傳統燈籠與西方耶誕燈飾的碎燈素材,以新的思維策展,帶出了台灣燈會特有風貌。

光環境,並不只是一堆點亮暗區的燈,著重作品的觀念表達,如同「觀念藝術」,主張藝術作品所表達的「觀念」是什麼,遠比「作品本身」重要,並經常截取物質、動物、典故、風俗、習慣……等元素,以引申觀念的方式傳達愛土地,愛自然,珍惜美好的生活,並以碩大、延伸、複製、包圍、覆蓋……等手法布展,增加妝點豐富性,強調在地獨特性;燈區的命名也常常以吉祥話、或成語為之,在年節期間倍感貼心。

2005年安平港拋石灘。

2006年安平港的拋石灘,礁岩裸露,以三度空間規劃,上層「紫霞祥和」、中層「銀鰭接福」、下層「清波淨心」,達成活動、燈光、人心三者協調,將環境的氣氛收回到寧靜的時間,漫步港灣,用心和環境對話。

貼近土地、觀眾的燈區主題

生命元素「光」的不可或缺,節慶元素「燈」的心靈寄託,「人」的聚離移合,期待的心隨燈光隱隱浮現,閃爍明滅彷彿數不盡的記憶,短暫亦永恆。

「燈」在民間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意味照亮前程,現今各大寺廟仍然開放民眾點各俱意涵的祈福燈;又「燈」字在閩南語中與象徵男嗣的「丁」字諧音,「求燈」即「求丁」,從前元宵節已婚女子刻意在燈下遊走,意謂「穿燈求子」;古時候嫁娶多聽從父母之命或媒妁之言,婚前男女少有見面機會,因此利用元宵夜,女孩跟隨著母親到寺廟燒香,男子由父母或媒人安排前往寺廟禮佛,男女在燈下互相偷看對方,形成古代一種相親方式。

台灣燈會從2000年起規劃「許願燈」,首年以兩萬盞傳統燈,吊掛成高高低低燈廊,民眾遊走其下賞燈,並許下自己對新的一年的期盼,次年起每年使用4000至5000個本土老師傅手工紮的傳統燈籠,依照不同環境條件布展,歷年「許願燈」(現名祈福燈)常以地方特產為題材,圓潤飽實之形體意象為主要元素,如鳳梨、甜桃、西瓜、天燈、金桔、紅棗、柿子、瓠瓜、荔枝等,象徵堅實圓滿,以燈光聯結人們的期待。2005年起,串連燈區的「光環境」加入更多在地元素,並將它立體化、空間化,除了寫景,也融入典故傳說,採取影像投光、燈光造景、抽象、寫實等手法策展,除了延伸主燈的氣勢,增加主展場豐富性及聚合力,對於凸顯在地文化也展現助力,慢慢地建構起台灣燈會的底蘊。

多年來燈會於不同場域舉辦,布展方法因應不同環境改變,延續共通的理念,「觀眾」是優先考慮的因素,以社會大眾為主體,範圍擴及全年齡層,燈會現場常可看到扶老攜幼溫馨賞燈場景,因此展出內容必須顧及老少咸宜,給民眾看甚麼?感受甚麼?由不同層面發想議題,在心理層面盡量多元、多樣以符合「期待感」,視覺層面以多彩、大量達到「滿足感」、身體層面盡量以便利、順暢達到「舒適感」。 關於主題、命名選擇,年節在風俗習慣上以喜慶視之,故大多採正向又淺顯易懂的主題思考,帶有吉祥祝賀的語彙較為討喜,不如一般的藝術作品可較無拘束地命名,常保留給觀者無盡的想像空間,以簡要、甚至(無題)、或以反諷型態命名,因此好記、好念是經常呈現的方式。

2010年將嘉義發展源流、北回歸線通過轄內地理位置,射日塔地標典故傳說、常民福祿壽祝詞、以及福虎圖騰整合燈光裝置,規劃「諸羅萬人迎新春,天賜平安福祿壽」主軸,以太陽型像規劃「壯日騰耀」、帶出諸羅群山環抱「碧巒諸羅」,展述源遠流長。

開放環境的展示考驗

進入展場,主要策略是將觀眾「視角」包覆,一般人注視角度約60度以內,平視角度約90~120度,當「量體」超過120度視角會令人感覺包覆感、壓迫感,達到轉頭視角270度以上,在良善的空間易達到滿足感,如同躺在山頂草坪上,仰望滿天星斗般的感受,以精緻又巧富創意的花燈作品為(點),多元、複製、連續的光雕為(線),串連起來形成燈區的(面),不同區域的(小面)再組成總體的(面),將視野填滿將把人群包覆起來,另一個角度而言,這股(氣)方能凝聚。

燈會的展示形態,屬於開放式展體,與展示館內的封閉式展體布展明顯不同,於特定區域開放空間全面展開,存在於廣場、公園、道路、空地、水濱……等等區位,與地景、地物環境元素重疊,加上民眾自四面八方而來,穿梭其間,可視面必須面面俱到,類似裝置藝術或公共藝術的裝置形態,促使短時間聚集的人們,立即感受其氛圍。技術層面著重精采度的表現,包括造型上的樣式、美感;外觀上明度、彩度的色彩分配;燈光呈現、照度、流明、色溫、色係安排的組織運用;布展「高程」,主、副、陪襯的高低層次規劃,視覺景深建構;運用現代科技的燈光明、滅、律動掌控等。走一趟燈會現場將會發覺許多地方的確值得細細品味。

在策展的過程中,面對環境干擾、破壞與復原,是不斷考驗的問題,無論在都會區、郊區辦展,對於住戶、商家、樹木、草坪、甚至基礎設施,多少都會帶來影響,如音響、垃圾、交通等對生活品質的直接影響,須仰賴民眾體諒與包容,多年觀察,民眾是可愛的,絕大部分從忍受到接受,從參與到歡迎,等待燈會來臨,主辦單位也會以各種敦親睦鄰的方式通知、說明、溝通,促成活動遂行;早期布展對於環境保護偶有疏漏,在樹幹上打釘、束縛,流下汁液,彷彿泣訴的眼淚,為了營造友善空間,近年已鮮少看見直接打釘現象,多以襯布加墊綁紮,束縛的鐵絲、鋼索加膠質套件隔離,減緩直接衝擊;草坪不耐百萬人潮踩踏,鋪上木棧板,方便民眾「行」的友善,卻阻斷了草坪受光,影響正常生長,經常引起負面批評,幸好燈會屬於短期展覽,經過適當養護,很快就能回復原有繁茂景像;為了達到結構安全,許多大型設施工程,必須以打樁或小型開挖局部灌漿方式執行,展期結束,可看到施工團隊拔樁、敲除、填土、植栽補植等工序。活動增加情感交流,與環境共榮有助於文明藝術涵養提升。

2012年彰化以「唐山過台」為主題,規劃「海耀鯤島、原民開拓、唐山過台、天后佑航、全民歡慶、龍磐福宮」光環境,不但以寫景及圖像描寫地方風情典故,並且首度與傳統花燈結合,海洋意象舖底,主題元素奔浪、千帆、碧巒,子題元素彩豚、躍鹿、飛魚妝點,述說臺灣墾拓歷程。

小結

筆者參與台灣燈會相關規劃製作23屆,臺北燈節燈海隧道6屆,臺灣、中國江蘇兩岸燈會交流4屆;二十多年來台灣燈會以特有的方式,以燈、光為現代藝術注入一股暖流,期盼未來仍能結合更多元的文化藝術元素,打造兼具藝術、娛樂、節慶的群眾空間,將傳統藝術文化轉化為新的人文經驗,為生命注入新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