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基金會,我們能做什麼?」
不在亮幌幌的會議室,落地窗映著植物在冬日依然瀟灑的綠,姚老師似乎刻意要讓我們從這張簡單照明卻足敷開會討論使用的會議桌了解他對光的想法。邁入第四個年頭的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創設以來,便常面對來自企業界和藝術界好奇的眼光,董事長姚政仲以室內設計的專長,除了主持太一國際設計、擔任德國紅點設計獎的評審,也投注相當心力於基金會。他相當讚賞基金會所屬的母企業──中強光電管理階層對藝術人文的投入,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長均是基金會的董事成員,雖然推廣的是如此抽象的「光的藝術」,但在這些年與藝術家和各界要角的合作努力下,總是有些看得見也摸得著的成果。
有感於科技的極限,儘管日新月異的進展,但科技發展最終無法解決人的問題,隨著科技愈趨進步,人的情感、人和時代、人與文化的關係逐漸式微,中強光電作為光學技術的領導企業,董事長張威儀試圖在藝術和人文互動中找尋更多的可能,因此對基金會的支持不遺餘力,美學家蔣勳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義不容辭地扮演推手,參與講座和活動。
冰冷的科技業與人文藝術交織的溫暖
然而,推廣「光的藝術」的基金會該做些什麼,也是整個基金會團隊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學習並探索的方向。「『光』要拿什麼跟人交流?」、「你做了,對其他人來說,跟沒做的差別在哪?」姚老師打趣地說,很容易做了跟沒做一樣,如何在眾人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現它的不同,是很大的挑戰。在不同梯次的活動中,基金會透過U劇場、光偵探、光之廟宇等活動,推廣優質光環境,也逐漸摸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在U劇場與優人神鼓的合作中,與燈光師林克華聯手在木柵老泉里山上應用光的美學,設計了新的光的場景,讓劇場表現出更人文、更寬廣的面向,觀眾來到劇場不只是看表演,更能從環境的光感受山林的美。這次的經驗至關重要,透過基金會與劇場的合作,母企業中強光電的員工能夠在工作以外,透過企業牽線,接觸藝術表演並培養更多的人文關懷,甚至能了解自己雖然在既規律又可能略顯單調的科技公司工作,但付出的努力,公司能轉而支持基金會運作,對社會直接產生影響和貢獻。除此之外,員工透過親近藝術,學習用不同角度看待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光,哪怕是每天下班回家路上都能見到的一盞小小光源,都能因為重新習得觀看光的角度,而使原先的不以為意充滿變化。
姚老師告訴我們,企業應當從自己的員工出發,若能影響員工,才有可能走出企業,進而影響社會。電子科技業的員工,日常生活接觸藝術的機會較少,若非個人興趣,生活中多半與藝術人文的關聯不高,但若能因基金會的活動,培養出員工對美的重新審視,冰冷的科技業也能予人溫暖的感性溫度。在獲得與母企業員工的交流經驗後,於此收穫之上,基金會便嘗試擴大交流的範圍和層次,讓更多的社會大眾和學生了解光的美學,例如與國際燈光師周鍊和新生代燈光設計師賴雨農合作,透過日常生活和現代藝術呈現光的手法,提供不同角度的感官刺激,「感光城市計畫」的誕生,便是植基此理念。
不友善的光環境霸道地入侵眼睛,都市人光的躁鬱
光無處不在,也無孔不入,在日常生活中彷彿隱匿在叢林裡的精靈,可能點綴著微弱細緻的點點熒火,粗心莽撞的人們卻從未留心觀察它們的蹤跡。隨著科技進步,節能的主張讓LED燈大行其道,從路燈、紅綠燈、告示牌、廣告看板蔓延至學校、商店甚至廟宇,明目張膽地表現五顏六色可以何等雜亂,霸道地入侵人們的眼睛。「現代人其實都有光的躁鬱。」姚老師這樣形容,當神經被顏色和亮度挑動,形成鬧哄哄的視野,層層相疊的光已分不清是發自何處。「光不一定愈亮愈好」,賴雨農帶著來自各專業領域的光偵探在台北重新認識光,漫步信義區的過程,深受霓虹刺激之苦,得不到片刻安寧的感官,使人心情浮躁,光在無層次的張牙舞爪中著實是種「光害」。相反地,城西已沒落的一側,中山堂周邊微弱而不安定的照明,不但無法凸顯老城區之美,也讓人微感不安。光偵探們透過親身觀察、走訪東西台北,發現我們身邊的光環境如此不友善。
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不好的光環境中,城市絢爛的霓虹與廟宇黯淡的燭火並無不同,若想在生活中認識光的藝術,只要靜心觀察,便能跟著光的引領,找到重新認識光和所處環境的機會。
光之廟宇改造重現古蹟的光暈
或許是風神爺的呼喚,基金會在台南風神廟找到了成立示範基地的機會,那是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建於乾隆年間,當台灣海峽還是人們口中的黑水溝,安抵「臺灣府」的上岸之處,便設有接官亭和風神廟。曾經的香火鼎盛,隨著海岸線逐漸外移,人們上岸不再直接感謝風神庇佑,船舶不再是主流的年代,風神的重要性也逐漸為人們所淡忘,2013年9月前的風神廟,靜靜地在台南市中西區,好似被打入冷宮的神祇,乏人問津。基金會看見了風神廟的可能,透過總幹事的協調和風神爺的同意,照明設計師周鍊以其專業,改造了廟宇的光,重現了風神廟本身的力量,賦予風神爺新面貌,也嘗試為風神廟帶來當代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這番改頭換面感動了地方文史工作者和附近的居民,乃至地方的文化首長,眾人佇足領會風華重現之美。在官方合作下,最後簽訂認養契約,將示範基地的改造做為永久固定型態的呈現。被遺忘的風神廟自此重新成為台南市觀光的重點古蹟,風神廟附近的居民彷若以光之城的住民自居,文史工作者驚嘆於光的改造能使廟宇的氛圍徹底改變,歷史乘載的能量如今換了姿態重現不同的光暈在世人眼前。
拋光引玉,改變觀念才能改變光環境
基金會在風神廟成功的展演自然引來其他縣市和各地廟宇幹事紛至沓來,希望能與基金會合作,複製風神廟的改造經驗於其他觀光景點和廟宇。「基金會不是接案子的單位,純粹技術性的工作不是我們基金會來做全程的計畫。」姚老師如此回應,面對各地蜂擁而至的邀約,基金會透過與不同藝術家、設計師的聯繫,與各方邀約做了媒合,「我們希望能做『拋光引玉』的工作」,姚老師眼中透著光芒。這是觀念的問題,當基金會目標放得更遠,風神廟的成功只是給了基金會團隊一劑強心針,其他地點的光之藝術並非斷然不參與,但各地不同方式、不同內容、不同可能性,若有更多專家的投入、更多企業看到人文與土地的緊密關聯,有志一同地投入改善光環境,這才是真正產生了影響。
「要學習如何看到自己的好」,當文化藝術的各種口號震天價響,姚老師認為內涵本質的呈現更為重要,風神廟便是一例。透過巧妙的安排,重新規劃和設計,僅僅讓「已經有的更鮮明」,便足以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原因不在於「照亮」這件事,而是透過光,觀賞者能感受到溫度,那是帶著人文氣息的,遙遠的親近,是科技無法做到的溫暖感知。作為科技產業所支持的基金會,團隊努力以人文的角度重現科技業的不同面貌,在前述的活動中,讓相當抽象的光之藝術漸漸形構出帶著文化藝術氣質的美,但這只是基金會的出發,更甚者,若能讓不同地區在地的決策者產生觀念性的改變,才是在根本上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要改變觀念其實不難,只要一個對的事情、對的時間點、對的空間、對的方式,它就改變了。」姚老師的語氣堅定而誠懇。
然而,回歸現實面,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光,許多光的強度和密度已超過照明和安全的需求,不但破壞了美感,將原有的氤氳氣質打散,也使人的感官不自在。在都市中已能感覺愈離開市中心,感官愈發自在舒適,愈接近人所嚮往的悠閒和寧靜的視野。因此若以「減燈」作為推廣光環境的觀念,如何創造對眼睛舒適且適合的光氛圍,甚至符合光的美學和國際觀,是當代城市照明的新議題。
眼睛和心靈與光的對話,向光學習
談到光,忍不住問姚老師眼中光的本質是什麼,「那是在時間空間中的元素,人是在時間和空間中移動的參與者,其實都是波。」老師不假思索地回應,像是這個問題已經回答了無數次。確實,人也好光也罷,都是波和粒的組成,或許差別在速度,才讓人總對光產生某種追尋,迎旭日、賞嬋娟、伴彩霞也望星斗,我們總在微光中小心翼翼,在烈日下昂然前行,光參與了我們的每個時刻,而我們也參與了光的存在。但參與其中,人總忽略了光,光的藝術該怎麼欣賞?姚老師說那是人的眼睛和心靈與光對話,每吋光都極其珍貴,因為它旅行了很遠,穿過了宇宙時空,才被我們的眼睛看見,這些光與我們如此親密而難得,如果能夠看光、感覺光,從自然光到人造光,體會光能賦育所有,便能體悟人對光的應用和了解實在太過渺小。除了對光的態度,重點還是回歸到人,人是否平和、自在、愉悅地感受自己與環境和文化、藝術間的關係。人對美都懷有期待與憧憬,若能「用美麗打造一座城市」,徜徉在真正的城市光廊,人和光的藝術之美,昭然若揭。
或許,我們無法真正透徹瞭解光,但是,我們永遠都能向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