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這一代的語言學習者而言,第一個接觸的外文往往是英文。當然今日依舊如此,但不同於從This is a book、KK音標開始的我們,今日的英文學習有了更多的情境、遊戲與文化背景的成份。可能是在還沒養成興趣就被KK音標、文法規則壞了口味,記憶以來可說是從來沒喜歡過英文。大概是抱著乾脆從新練起的想法,跌破家人眼鏡地,我在填寫大學志願時選擇了西班牙文系。此時語文教學的概念自然已經不同於過往,為了更確切掌握一個語言,除了發音、文法等基礎,歷史、地理、文學、音樂、戲劇、建築、美術……,幾乎是外語學院各科系必定安排的必選修科目。有時不禁令人懷疑(或者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對所學外語的整體文化認識,可能更深刻於台灣文化的認識。
相應於外文系所的,則是各國在世界各地成立的種種學院,諸如全球有70多家分院的西班牙塞凡提斯學院(Instituto Cervantes)、160家德國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1040個法國文化協會(Alliance Française),以及229家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等。這些機構除了在語言教學、檢定、留學等方面提供課程、資訊與協助,更重要的一環則是在半官方或非營利機構的角色下,進行文化輸出、交流與媒合的工作。於是我們不難聽到,某某學長申請到了歌德學院的獎學金,XX學姊將參加日本交流協會的交換學生計劃,法國藝術節活動則由當地文化部門與法國文化協會合辦,某英國藝術家展覽由英國文化協會贊助等訊息。
歌德學院 具體的合作計劃
若以歌德學院來看,於1988年在北京設立的歌德學院已經邁入第26年。就近期雙方的合作而言,從2009年開始的「文化管理在中國」今年邁入第六屆。前三屆由歌德學院、柏林自由大學、墨卡托基金會(Stiftung Mercator)、全國美術館和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中國文化部支持的文化管理交流旨在培養新一代的文化領域、機構領導人,2014年的交流計劃則由歌德學院與墨卡托基金會主辦,補助培訓重點則在能具體於兩地執行的文化交流計劃。2012年,北京歌德學院邀請了10位中國年輕策展人前往德國參觀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之後則邀請文獻展策展人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至中國演講。2013年北京歌德學院將卡斯魯爾藝術與媒體中心(ZKM)的藝術展引進至北京後山當代藝術空間展出,並於同年與多家公、私立單位推出合作計劃:如與北京紅門畫廊合作推出「表演藝術與文學和新聞」的北京駐村活動,創作者可在此從事與中國相關的創作;與重慶.Haus空間合作資助邀請各國策展人進行為期四週論壇的「策展人獎學金」;與南京尚東當代藝術中心合作的「南京AKTIV當代藝術家駐留計劃」則遴選繪畫、攝影、雕塑類的德國創作者至南京駐村生活兩個月;德國哥廷根大學與南京大學合作的作家互駐計劃;或是與慕尼黑藝術之家共同提供為期一年的獎學金,向全球徵件,供獲獎研究者至慕尼黑進行當代藝術研究,特別是戰後、後殖民時代和後共產主義時代的藝術。
東京宮 尋覓外來資源挹注
從歌德學院近年合作的對象可以發現,在金融危機各國財務逐步緊縮之後,除了可供機構營運的語言教學、考試檢測外,與所在地企業進行合作成為各國推展文化事務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同於以基金會形式成立的歌德學院,自1977年將現代藝術藏品遷移至新啟用的龐畢度現代藝術中心後,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在2002年成為沒有永久館藏,但卻以獨特的展覽理念成為法國當代藝術的指標與創新基地。2014年年初,東京宮與立基於香港,近年積極在中國各大城市拓點,K11旗下的K11藝術基金會(K11 Art Foundation, KAF)簽訂了三年合作計劃。K11是由新世界集團、周大福企業第三代鄭志剛於2008年在香港創立,意圖結合藝術、人文與自然的K11購物藝術館在2009年正式開幕,隔年即相繼在武漢、上海、瀋陽、北京、青島等地開拓據點。成立於2010年的KAF則旨在培植大中華區年輕藝術家與設計師,希冀將藝術與商業融合,創造「藝術×商業」的營運模式。兩方的合作計劃除了東京宮至K11藝術村的參訪行程,KAF與東京宮也將共同遴選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至法國參展,進行中法年輕藝術家的聯展與交流,並在之後進行中國巡展。
台灣書院、文化中心與中華學校
觀察塞凡提斯學院、歌德學院、法國文化協會與英國文化協會的工作內容,在台灣我們似乎都不難找到一個看似相應的機構,1990年設立的紐文中心與巴文中心其任務是「將台灣多元豐富的文化、藝術引介至北美、歐洲」;由僑委會輔導,在中南美、橫濱等地均有設立的中華學校則在語言教學上耕耘多年;2011年已在美國紐約、洛杉磯、休士頓正式啟動的「臺灣書院」則訴求中華文化推廣、華語文教學及漢學研究,增設的「文化光點計劃」則著重在大學之間的藝文領域合作關係;外交部、經濟部、國科會、教育部的「台灣獎學金」雖然依舊以學習語文為首,但每年均提供獎學金供各國學生來台留學。然而,除了在駐外單位的空間進行展覽外,我們似乎很難看見臺灣駐外或美術館機構形成一股如同歌德學院、塞凡提斯等機構形成的文化宣傳效力。
就此,曾與多所文化機構互動,擔任過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現職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的蕭淑文於受訪時表示,人力與經費的匱乏是駐外或國內美術機構最大的困境之一。不同於歌德學院的全球佈局,在一個國家可能就有三、四個會所進行文化推動,一個單位可能數十人,紐文、巴文則是以個位數的人力進行北美、全歐的業務推動。此外,在全球經濟情況不佳的情況下,原本就與當代視覺藝術連結不甚緊密的台灣企業,相較於90年代就顯得更不活絡。預算減少、募款困難,就算有好的展覽足以外銷,美術館在自辦展覽之外往往已無餘力挹注同樣面臨經費困境的海外美術館,更遑論進行行銷。另一方面,文化行銷、媒合除了需要良好的文化政策、設點佈局的構思,還需要良好的文官素養以及在位者有意識地建立廣大的人脈網絡。然而人脈無法繼承、資源分配不均卻始終是我們在推動文化交流與媒合上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