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回到台北來了!不只是回到台北來舉辦,也展開了全新的面貌。
話說1998年……
原名為「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於1998年在立法委員王拓的協助推動下,由當時的文建會成立,是亞洲地區歷史悠久的國際紀錄片影展,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舉辦年度與1989年創立的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兩年舉辦一次)交錯,對亞洲紀錄片來說,都是每年一度的重要盛事。
創立「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雖然說明政策對於紀錄片的重視,然而,多年來業務執行上都以招標方式進行,每年不同的單位執行,不同的策展人與執行單位,讓影展的執行工作難以傳承,無法進行較長期的規劃;2006年文建會在考量影展活動多半集中於北部的情況,政策規劃「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業務落腳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讓雙年展有一個常設的放映空間,2006年到2012年期間影展觀眾每兩年就有機會在動線舒適的美術館室內空間與風光氣候俱佳的戶外空間參與紀錄片影展活動,也讓雙年展影展活動氛圍與台北影展活動氣氛截然不同;雖然有常設的放映地點,礙於人力編制上的困難,移師台中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依然以招標方式進行;這個政策帶動了台中的紀錄片發展,文化資源的平衡,紀錄片影展的觀眾的培養,台中民眾因此有機會參與影展志工、工讀生等相關工作,對紀錄片在台中的扎根,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台北的觀眾並沒有遺忘這個影展,部分忠實影迷在影展期間也會到台中參與活動。
2013年,文化部進行臺灣影視政策規劃時,因考量台北地區為影視業者工作與市場的中心,便利與國際市場接軌,於是「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更名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從過去的隔年舉辦,改為每年辦理,執行方式也由招標形式,更改為於隸屬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原: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常設單位。因此,201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於台北舉辦。
梳理過去——「再見.真實」
2013年底最先進入「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辦公室的成員是節目統籌林木材與活動統籌吳凡,原本都在民間推動、關注紀錄片發展的兩人開始著手籌備201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規劃未來影展在台灣、亞洲、國際的定位;希望利用這個轉淚點,在歐洲、北美、亞洲各國許多紀錄片影展中,讓「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轉型為一個具有特色的影展,能夠發揮影響力的單位。
節目統籌林木材表示,成立常設的影展單位後,第一項工作就是要把過去八屆的影片資料找回來,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梳理出自己的風格與定位。然而將多年來散落各地的影片及資料重新找回並非易事,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1998到2012年的紀錄片影展都有訂定主題,但是對於主題從何而來,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再觀察坎城影展等大型影展等並沒有訂定主題的習慣,影片的挑選自然也無須符合特定主題;反觀非主流行的影展活動提出特別的哲學議題或是某種精神,將影展框再特定主題之下。於是,林木材拋出一個「再見.真實」的概念,去質疑、挑戰大家對紀錄片的定義,期望影展不再只專注於紀錄片的議題上,而可以讓觀眾看到更多元、好看的紀錄片。
規劃未來——紀錄片工作者的影展與國際連結
木材和吳凡都表示成立常設單位後,有了一個長期的辦公室、一群固定的工作人員,影展又具備相當的資源,未來將釋出優惠吸引年輕新觀眾,相關影展的推廣宣傳已是最基礎的工作。因此,成為常設單位後,極力推動的事,就是先把台灣的紀錄片工作者的向心力凝聚起來;即使位在影視重鎮的台北地區,台灣的紀錄片工作者還是為了生計忙碌不已,影展辦公室花費許多的心思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打造為創作交流的平台,邀請台灣的紀錄片工作者回來參加自己的活動,讓影片工作者在這裡發表創作、進行專業的國際的交流、串聯起相關的產業、提供導演尋找靈感,刺激創作,製造更多橫向的連結,與未來無限想像可能性的機會。當影展自身的基礎紮實後,也可以與國際上的紀錄片影展、產業或是市場逐步地建立起互動合作的關係。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以「再見.真實」的概念重新定位影展在亞洲的定位,未來影展將以亞洲為發展的重點,與亞洲的獨立創作聯盟合作,進行產業界相關的連結,而華人則是在亞洲版塊中屬於台灣的特色,也會成為影展對外宣傳的主軸。
觀察國內及亞洲與紀錄片相關的影展活動,國內的金馬獎有關紀錄片的獎項鼓勵上過院線的長片、台北電影獎鼓勵台灣紀錄片創作者,亞洲最老字號的山形影展,競賽鼓勵新創作,釜山影展的紀錄片競賽每年大約15部左右,要求世界首映的作品,但亞洲作品的數量往往偏低;從中「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是鼓勵紀錄片工作者提出創新與創意的作品,鼓勵作者玩出紀錄片的新意,挑戰突破「真實」的定義。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是台灣首個設有國際競賽、亞洲視野競賽與台灣競賽,又以紀錄片為內容的影展,可以看到大量有趣的、創新的紀錄片作品,在活動設計上,每年規畫固定的單元,且持續創造專業交流的活動,例如各類專業論壇,讓影人可以找到創作上的歸屬;導演專題,每年將有一位亞洲導演搭配一位歐美的導演,一方面凸顯影展強調亞洲主題,也建立亞洲與歐美世界觀的連結。競賽部分共有「國際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台灣競賽」三項,評審三組,每組三人,共九位,每組的評審除了考量背景的平衡性外,組合上包含台灣評審、亞洲評審及歐美評審各一位,並且儘量邀請國際影展選片人、策展人參與評審工作,逐步與國際影展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同時增加台灣影片參與國際影展的機會。未來也將推動與國際影展交換節目,邀請國際影片來台進行世界首映,不僅僅只是拉抬「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知名度,也透過影展進行文化外交的工作。
影展常設單位的後盾
吳凡提到,影展成立以來歷經了不同的主管單位與文化政策的過程,文建會、文化部,乃至於現在隸屬在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過去八屆以招標的型態辦理紀錄片影展,看似每年接手的人力不同,影展的方向也不停地變更,人力與經驗的傳承上更無法做到實務上的累積,但事實並非完全的悲觀,因為做過的事情總是會有東西留下來,不論是散落在各方的影片及資料,或是與導演聯繫的過程中,許多導演主動分享過去參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美好記憶與經驗,這些都是紀錄片影展在過去八屆累積的重要珍藏,也是現在這個團隊必須更有策略性、積極有效率的去整合起來的目標。
隸屬於國家電影中心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整體團隊在適應公部門的體制、行政系統與核銷作業上花費很的力氣,但是辦公室同仁互相協助下,逐步克服許多問題;在意料之外的是,成為常設單位也獲得更多國家電影中心的資源,例如國家電影中心原本就有的影片修復技術、影片典藏、影片推廣、影片再運用、台灣影片的海外宣傳等等,甚至中心的放映師傅還保有放映35mm、16mm影片的技術與處理相關工作的經驗,而未來影展每年累積的影片資料也都可以納入電影中心的典藏,這些都是推動影展活動最有利的後盾與無形資源。
教育——無限的未來
影像教育是「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一項重要工作,2014年將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設立「新世代觀點獎」由影展辦公室挑選出競賽片中部分作品,邀請二十一位十五歲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擔任評審,未來得獎作品將可能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購入,成為基金會教育推廣的內容;影展與民間的各種合作持續在進行中,也期望藉由影展逐年成長的表現,與更多民間單位、駐外單位進行長期的合作計畫。
2014年9月15日-18日推出的DOC DOC紀錄片健檢工作坊,是10月份影展上映前的暖身活動之一,「DOC DOC紀錄片健檢工作坊」取DOCumentary DOCtor(紀錄片醫生)之意,從201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始的計畫,由電影創作聯盟王耿瑜發起(也是當年度紀錄片雙年展的策展人),邀請資深華語紀錄片工作者組成「醫師團隊」,以「健診」方式,為後輩新秀創造學習與曝光的平台,提供如何募得資金、行銷管道、精進拍攝方法等課程與討論,透過四天的緊密交流,讓團隊們能更深一層去理解紀錄片與自己創作上的優勢與不足之外,也能與同期的入選團隊們培養相惜相助的情誼,讓新生代紀錄片工作者們可以有合作互助的起端。工作坊將有十二組名額,可以獲得四位資深導演提供建議並且進行深度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