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作為一種暫時性的移民——以料理最前線「純小吃店」為例
2014
09
01
文|葉佳蓉
圖|料理最前線提供
藝文網絡 國際鏈結 III
從橫濱車站不過幾站之隔的黃金町,不僅有著和港邊華麗先進的樣貌大不相同的地景樣貌,也有一段交錯複雜的歷史……

在2009年伴隨著橫濱開港150週年同時誕生的「黃金町藝術市集」,已經堂堂邁入第五年,今年邀請到常駐加拿大溫哥華的原萬里子(Hara Makiko)擔任策展人,以「想像的社群亞洲」(Fictive Communities Asia)為主題,將來自各地的藝術家串連起來。台灣曾經到黃金町進行駐村的藝術家並不算少,面對黃金町特殊的歷史背景,藝術家們從空間、地景等不同面向摸索,各自在創作脈絡上企圖和這裡對話,今年前往駐村的藝術家團隊「料理最前線」,也從移民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討居住在這座海港城市,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們。從橫濱車站不過幾站之隔的黃金町,不僅有著和港邊華麗先進的樣貌大不相同的地景樣貌,也有一段交錯複雜的歷史……

黃金町藝術市集街景樣貌。

黃金町:一段鐵軌車道下的故事

橫濱在二戰後曾經是美軍基地,黃金町距離被徵收的地點僅隔一條河川,因此產生許多以美軍為顧客為主的飲食商店,同時離港口也近,勞力密集的工作聚集了許多流動人口,衍生出黃金町一代的黑市和風俗店。在日本經濟起飛的年代,這裡也成為東南亞各國非法移民聚集之處,黑道、風化業、麻藥走私等各種勢力在此互相角力,讓橫濱市政府大為頭痛,一般市民也鮮少踏入這個地區。這一塊被貼上標籤的土地,官方曾希望透過大型商業設施的進駐,將暴力集團和風化商店一舉掃除,不過九零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之後,企業對於這樣的提案也顯得興趣缺缺。同時兩千年以後橫濱市政府開始推出創意城市政策,除了大型展覽橫濱三年展的開辦,將舊建築便宜租給藝術家當成工作室的案例也增加(如富士銀行橫濱支店的舊建築改建成替代空間Bank Art 1929等),黃金町在這樣的潮流之下,也被列為創意城市構想的一部分,官方陸續將非法飲食店拆除,這些位於鐵道高架橋下的空間,由私鐵公司(京濱急行電鐵)出資重新整頓,橫濱市政府一口氣租下十年,規劃為藝術活動空間。至於「黃金町藝術市集」的構想,則是來自策展人山野真悟(Yamano Shingo),過往曾以藝術計畫的形式,積極將日常生活和當代藝術結合的山野真悟,強調「市集」的概念是一種人口聚集的場域,一方面可以有商業交易的行為,但同時也是想法和思考的交流場,經過幾年的溝通和努力,逐漸轉變成現在藝術街區的模樣。

海港城市的地理性格

作為港口的橫濱,本來就是一個吸納外來文化的節點,最為人知應該就是的全日本最大的唐人街「橫濱中華街」,除了中華料理店林立,這裡還有關帝廟、媽祖廟和華人移民的學校等等,當日本人想要感受一下異國文化時,橫濱中華街是第一個會被想到的觀光景點之一。緊鄰中華街南端的元町地區,則自橫濱開港以來即有許多西方文化進入,因為有許多日本當時仍少見的咖啡館、麵包店和洋裁店而知名,現在也仍然有許多歐風建築被保留下來。同樣離中華街不遠,位於西邊的壽町則有完全不同的地景樣貌,原本是美軍基地的一部分,在1955年美軍撤離之後,港口上下貨物需要大量勞動力順勢移入,橫濱壽町遂成為和東京山谷區、大阪愛鄰區並列為日本三大「日雇用勞動者」最密集的地方,服務這些低收入勞力工作者的收容所(日文:簡易宿泊所)也大量增加。在不到幾百公尺的距離當中,居住環境和生活樣貌因為不同人群的聚集有著劇烈的變化,或許這也是橫濱都會的移民性格的一種反映吧。

食物作為一種開啟交流的方法

首次出國駐村的料理最前線,是由藝術家葉振宇、林欣琦、蟻又丹和顏妤庭於2012年組成,這群創作方式各不相同的年輕藝術家,原先因為關注都市更新和迫遷等相關議題、聚集在被官方強制拆除之後的士林王家,透過自力蓋窯的方式開始在爭議之地埋鍋造飯,並希望透過料理開啟不同族群的對話,此舉也同時連結了許多同樣面臨土地被不當徵收,而失去歸屬的農民。對空間分配與使用相當關切的他們,也很關心移民的問題。輸入勞力多半來自東南亞的台灣,有許多來自印尼的外勞,這些勞工支撐著台灣的經濟運作,卻長期被忽略,或者被社會貼上一些刻板印象的標籤。料理最前線為了更理解這些來自南國的朋友們,也曾到台北車站旁北平西路的「小印尼」街進行訪調,透過食譜交換這種「民以食為天」的方式,和印尼勞工族群有了許多交流。對料理最前線來說,一般社會上雖然很容易對不同的種族或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的族群有所偏見,但是人對於料理的接受度卻很高,就好像咖哩飲食遠比印度移民要傳播得要更遠更廣,或者是一般人雖然不能接受妓女戶或風俗業,但是到了全球各地的義式料理店,卻能夠輕易的點到「香蒜鯷魚義大利麵(煙花女義大利麵)」。這道起源於妓女生活型態的料理,料理最前線相信食物能夠超過對不同族群的偏見,成功搭起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橋樑,於是藝術計劃「純小吃店」就誕生了。這次前往橫濱,他們帶著和印尼朋友交換的食譜,希望透過這些食譜,和橫濱當地來自各地的移民交流。同時也希望能從不同族群的角度,重新回顧黃金町藝術市集五年以來的經驗,對在此生活的人們來說,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

料理最前線四名成員於黃金町工作坊場地。

從「人」開始認識一座都市

在為期一個多月的駐村期間,料理最前線總共完成了12份屬於純小吃店的「食譜菜單」,訪問了11位來自各地、目前居住在橫濱的移民,而每一位受訪者所分享的食譜,都包含了一段如電影情節般的人生經歷。他們訪問了目前在橫濱中華街開中餐館的大廚,這位大廚年輕時為了討生活在夜晚的海裡摸黑從廣東游泳到香港,到餐館裡面學習製作點心,高超的手藝讓他被挖角到日本,原先受僱於人的他,不料因為飯店倒閉,於是一路輾轉來到了橫濱中華街開啟自己的小餐館,這位大廚和料理最前線分享了他自己獨創的改良版「杏仁豆腐」,並說明他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中華街找到一席之地。另一位受訪者是韓國移民第二代的金太太,早期日本對韓國移民的歧視相當嚴重,金太太的父母為了避免被發現自己是韓國人,於是給金太太取了日文名字、念日本學校,過著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的童年,直到她滿十八歲成年時,才被父親告知自己其實是韓國人,以及自己的韓文名字,面臨自身認同大地震的金太太,於是決定到韓國留學,學習韓國語言和文化,而她所分享的「海鮮煎餅」,就是她在海外留學想家時經常自己做的料理,同時也是小時候媽媽為了避免被街坊鄰居發現,不放泡菜也不放大蒜的改良版韓式料理。其他還有「越南生春捲」、「納豆泡菜」、「可樂餅」、「巴西小酒吧」和「流淚的西瓜」等,各自包含了許多故事的食譜,每一道菜後面都是一段旅程,而這些人物,為何選擇橫濱作為落腳之地,也讓初次到來的藝術家,用不同於歷史教材或旅遊書的觀點,來建構對於一個城市的想像和理解。

料理最前線「純小吃店」工作坊活動現場。

官方的推手?藝術家的角色與定位

在訪談過程當中,料理最前線也遇到一些對黃金町的變遷看在眼底的人,過往曾被官方認為是犯罪溫床的黃金町,對站在各自不同立場的居民來說,卻帶有不同的意義,對某些居民來說或許是難以踏入的危險風化區,對某些移民來說,可能是離鄉背井追求新生活的機會之地,犯罪層出不窮的所在,多半也是弱勢聚集相對貧困的地點。在黃金町藝術市集進駐之後,這裡變成了創意都市的一環,來來去去的駐村藝術家和藝文商店,帶來了新的風景,同時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過往那些被認為是黑暗不堪的部份,於是隱沒在地景樣貌的皺摺之中。此時令人不得不思考,當「藝術」作為一種手段,被運用在都市規劃或都市治理中時,藝術家所扮演的角色,該如何被定位。對於這些因此被迫驅離或遷移的族群,藝術方法論,雖然不見得能夠根本解決橫濱市人口組成的問題,但或許提供了一種思考的想像,讓這些記憶和故事,透過不同形式被保留下來。正如同在料理最前線的食譜裡,被時代巨大的潮流所推動,那些身不由己的旅程們,透過食譜轉變成不同能量,繼續存在這個時空之中。

在本次展覽「想像的社群亞洲」當中也有許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創作者,不論創作是否關乎移民議題,呼應黃金町特殊的歷史背景,過往出現在黃金町一代的東南亞面孔多半是性工作者和非法移民,現在看到的外國面孔則可能是文化工作者和藝術家,再過幾十年,這些過去因為經濟或政策驅力推動來到此地的人,又會因為哪些變動讓這個海港城市的人口樣貌有所改變呢?藝術創作所見證的歷史,反映了大環境的變遷。駐村創作,原先是希望藝術家來到新的文化和地理環境中,能對創作思考有新的啟發和激盪;但在駐村的過程當中,創作者如何理解自己的到來對原生社群帶來的變化,以及自己身上所背負、被期待的功能和效果,或許也是創作歷程當中不能避免的重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