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國藝會的「藝教於樂」專案自2003年開辦起,已促進多所學校與藝文領域之間的交互合作,鼓勵並扶植具創意教學潛力之民間藝文團體,協同學校及教師共同設計具有藝術激發性與創造力之教育方案,藉以促成藝文、創意與教育的跨域整合,並對學校師生帶來長期且持續性的助益。本專案主要分為三階段逐步進行:
第一階段「藝術與人文」
透過校內教師、學者專家與藝文團體的合作,研發整合為「藝術與人文」教學計畫,並於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注入涵容多元與充滿創意的思維。
第二階段「透過藝術學習」
此階段主要鼓勵校外藝文資源與創作者進駐校園,彼此合作,以開發全體學童美的感受、欣賞、創作和應用上的能力為基本教育目標,以此激勵學童學習能力及參與藝術的興趣。
第三階段「激發創造力」
本階段以「激發創造力」為主軸,期扶植具創意教學潛力之藝文團體,針對藝術與人文相關領域,協同學校教師設計藝術激發創造力教育方案,激勵學童的創意思考能力,進而推廣本專案執行成效,並希望透過建立創意教學平台,進一步促進藝文、創意、教育跨域整合。
本專案實施十二年來,媒合了多所學校與藝文團隊之間的交流合作,在戲劇、音樂、肢體等不同藝文領域面向發展出豐富的教學成果。本專文試從應用戲劇與教學之間的經驗,提問藝術與教育之間發展的多種可能。
戲劇或劇場可以教學嗎?
藝術教育的範圍龐大,本文僅以戲劇/劇場作為討論的方向,而且鎖定應用的一般通識的戲劇 / 劇場教育。這幾年,許多和戲劇教學有關的參考書籍出版,很令人感到興奮。然而,在理性與科學思維的大環境,絕大多數的人相信知識來自於理性教育。當我們應用戲劇搭建一個學習的國度,這有特別的意義嗎?一般刻板印象:戲劇是藝術,是感性的。感性教育當然也是知識傳輸的路徑,只是一般社會大眾仍然認為感性教育僅和美學有關聯,和通識教育比較無關。因此,多數人認為戲劇就是表演,要當演員之類的事情。的確,跟表演有很大的關連性,但目標確有極大的差異,相同之處都是在開發想像力與創造力,都在進行一項藝術創作的工程,不能等閒視之。
戲劇教育:理性的藝術教育
戲劇是感性教育中能動的中介之一,作者常常在思考,戲劇融入教學之後,除了美學與鑑賞之外,它是否具有社會性?哲學性?是否可以做為自我內在認識與世界外在瞭解的途徑?戲劇融入教學之後,教學過程是否可以展現學習者的辯證思維?是否是一連串批判行為的表現?在互動學習的過程,是否表現出一種沒有絕對答案或決定論的多面向的思考模式?
英國哲學教授 David Best(1992)1曾說藝術是一種全然的理性行為,藝術教育也是理性認知的。以兒童戲劇為例,透過兒童戲劇的演出,我們究竟希望兒童在觀賞過程得到什麼?一是純粹的娛樂,二則是還有其他主張,我相信後者的比例應比較重。當兒童在戲劇的叫色扮演過程中,所有內在與外在的經驗都透過語言和身體行為來表現,就如同在一般生活裡,我們經由聽和看來了解一個人的行為與動機。戲劇的欣賞過程,雖是一個在主體之外的客觀藝術,然而,欣賞的過程可否打破純粹觀者的身分,可否是參與式的過程?可以和表演者一起和其他因素,如音樂、小道具、裝置等發生關連,傳遞一種溝通與互動的訊息。這種完全現場感的儀式效應不僅強化專注力,而且感染力極強,這種表演方是需要導演精心設計。換個場域,教室就是劇場,老師即導演,設計一場師生共演共學互動體驗的課程,是否學習的動機、投入與專注的強度會更高?國內外已有許多專家學者,以及第一線的老師們證明是肯定的,戲劇/劇場教育的藝術創發過程在情感的共鳴下,可促使人產生反省與教化的機會。
作者從是應用戲劇研究與教學實務多年,有些結論簡述如下:1、運用戲劇教學,營造一個開放式、互動式與引導式的發展性與統合性的學習環境,真正做到照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性;2、學習不僅只是發展學生的智力教育,還擴及至自我發展、情感教育、社會教育等;3、戲劇教學營造出互動式學習社群環境,讓學習情境指向多元文化交流的面向,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培養同理心、自我判斷、批判態度及決定負責的行為;4、透過戲劇融入教學,讓知識產生於經驗過程中的自發性與自主性學習,而專業知識是可以依感性教育的途徑來傳輸。這種批判的、自覺的、合作的、多元的、自主的、負責的等等學習態度都可以說是公民文化的基本素養,就是一種處事態度和道德價值的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被養成。
教育心理學家 Jerome Bruner 提出「發現學習」的概念,他認為在教育上僅傳授知識不算是完整的教育,應該讓學生自己探索,推理思考,解決問題,發現事實與法則,享受學習結果之快樂,促進好奇心,鼓勵創造與探索未知世界,這樣才是學習的重要課題。假設我們藉由戲劇教育中的扮演來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主要是讓人對所存在的社會與世界有一共通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經過個人的思考、反省、內化成某些知識,這種經驗知識無法靠強記死背來學習,而是透過自身體驗與分享的歷程所獲得的,就是一種發現學習的態度與能力。當學習者從故事中的角色,經由角色扮演學習認知,並發展與轉化成其個人經驗時,這個過程正在形成一種理性思維的模式,不要小看,他會從經驗虛擬故事的過程去檢驗現實世界並認識世界。
藝教於樂:藝寓 / 育深遠
透過戲劇藝術的元素,例如事件、人物角色、對話語言、時空、地點、音樂節奏等,啟動學生想像與思考能力,進而傳遞知識,也讓他們在學習態度上能習慣用想像、推理方式進行吸收知識,發現知識。就如同英國哲學家洛克( J. Locke, 1632-1704 )說:「教育的任務──不在於使青年精通任何科學,卻在啟發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對於任何科學,當必須學習時,均能學習得很好。」
就如同 Piaget 研究認為兒童在七歲以上已可掌握了時空上事物的關係,能作出邏輯思考,會減少以自我為中心, 而產生更客觀的看法,不再片面地看事物,形成溝通的觀念,以集體代替個體,注意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在即興創作中,學生在過程可以自行建構相關知識,這個知識包括情緒、人際互動、價值以及如何認識自己,透過他人的故事檢驗自己生活的經驗。
應用戲劇的確開啟了不一樣的學習模式,我們應如何把握給學生一個適切的機會去體驗美感經驗,藉由美感的感性獲取認知的理解。,我相信當老師將教學當作是藝術創作時,老師是教學藝術家,他的創意教學啟動學生們的創造力,引導兒童從真實的人生經驗片段( real context )轉換到他們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想像世界( fiction world ),所有的參與者,包含師生,都是當下的藝術家,共同發展出課室中的美感經驗。
延伸閱讀
*「藝教於樂」專案計畫
註1|David Best 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曾擔任英格蘭和威爾斯知郭家教育科學部顧問,負責表演團體評鑑和藝術教育之重新規畫。出版書籍甚多,1992年出版The rationality of feeling: learning from the arts. 此書瑜1993年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獲得英國教育研究會議大獎「年度最傑出及原創書籍」。(取自廣梅芳翻譯,《理性的藝術》,2003,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