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是最具台灣藝術特色的傳統戲劇,布袋戲表演融合民間戲劇、說書(唸白)、操偶技術、音樂(伴奏配樂)、工藝(戲台、戲偶)、美術(布景、彩繪臉譜)等各種藝術。布袋戲劇團是台灣數量最多的傳統劇團,看布袋戲則是台灣人共同的成長經驗。
布袋戲的表演包括外台、內台、廣播、電影、電視等各種型態,其中以廟埕外台酬神戲最普遍。如按戲偶、戲台,劇場區分,又可區分為傳統古典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兩大類型,古典布袋戲使用傳統戲偶、搭設彩樓(柴棚)或小型彩繪戲台,演出著重操偶技巧,劇情多為古冊戲(歷史演義)或傳統戲碼;金光布袋戲則使用大型改良戲偶,彩繪螢光戲台、布景,劇情多為劍俠戲或神怪戲,演出著重聲光特效,因演出時「金光閃閃、瑞氣千條」故稱金光戲。
布袋戲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偶戲; 1970 年代電視布袋戲更成為當時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更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與媒體的發展,電子媒體、電腦網站發達,休閒娛樂多元化,台灣廟會酬神方式也產生巨大轉變,傳統社會演戲酬神的演劇活動正日漸式微。由於環保意識的抬頭,廟會外台戲演出,經常會有民眾向警方檢舉噪音汙染,廟方為息事寧人,不再聘請戲班表演。目前最普遍的酬神方式是聘請舞台車播放卡拉 OK,由社區民眾唱歌酬神,或舉辦康樂晚會聘請辣妹勁歌熱舞慶祝神明聖誕。台灣傳統戲曲原本都以廟會表演為主,如今都因演出場次稀少,面臨倒團的危機。
傳統戲曲除了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失去表演機會外,傳統戲曲本身藝術性不足、劇團加料、削價惡性競爭,也是造成傳統戲曲沒落的原因。此外都會地區寸土寸金,許多宮廟都沒有廟埕廣場,廟埕的消失傳統戲劇也失去表演的空間。
布袋戲曾經在台灣「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但在外在環境惡劣,內在涵養不足的情況下,都面臨無戲可演、無人看戲的窘境。縱使演出也常因內容枯燥單調無趣而無人觀看,為招徠觀眾,常以摸彩抽獎方式吸引觀眾。
台灣布袋戲目前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欠缺優良製作,不能吸引現代觀眾培養戲迷。傳統農業社會缺乏娛樂,到廟口看戲就是普遍的休閒活動,但在電子媒體、娛樂項目眾多的今日,布袋戲已無法滿足現代觀眾的視覺需求。許多傳統布袋戲劇情充斥封建思想或劇情荒誕,不能符合現代社會潮流,觀眾難以接受認同。
其次,傳統布袋戲表演都是由主演獨撐大局,一人兼口白、操偶、舞監主導所有演出事務,助演和後場樂隊只是配合主演而已。直言之,傳統戲班欠缺專業分工概念,沒有編劇、導演、宣傳等人員。而且為了降低演出成本,劇團並沒有「排練」的過程,加上傳統戲劇大多沒有文字劇本,而是以「講戲」方式即興演出,由主演講授劇情大綱,助演、樂師、技術人員則根據主演口述表演「活戲」,因此,外台布袋戲的演出大都是以「台上見」方式即席表演,在劇情陳舊、荒謬不合理,演出不好看,加上沒有排演,團隊默契不佳的情況下,觀眾逐漸流失,進而缺乏演出機會是必然的結果。
國藝會為提升布袋戲創作與表演品質,自 2013 年起辦理「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鼓勵布袋戲劇團製作新戲。劇本不限定新創或改編,形式未規定古典或金光,音樂也不限定現場伴奏或錄音配樂。為提升製作水準,專案鼓勵劇團聘請專業編劇、導演、音樂設計、舞台美術等設計人才,結合製作計畫,並由國藝會推薦專家學者擔任藝術顧問,以提昇製作品質。
布袋戲製作專案規劃的演出地點是戶外劇場,因為外台戲就是布袋戲劇團最主要的表演場域。專案計畫是以回歸原生態的考量,為使製作新戲能持續在廟埕演出,製作形態是以一般外台戲為基準,不要規模浩大的豪華版、大製作,而以一般廟會表演形式為範疇。且設定演出成本在十萬元左右,如此才能符合民間宮廟請戲的預算,日後才有應聘在廟埕表演的機會。
布袋戲製作發表專案執行迄今,入選的團隊不僅完成一齣優質的戲碼,更大的收穫是在製作過程中,傳統戲班學習結合各項藝術專業領域,提昇表演的藝術性,其次,執行過程也訓練劇團執行戲劇製作流程,並培養文宣、行銷、管理能力,此外更要求劇團建置網站、組織志工,協助友團演出,這個過程使得入選劇團脫胎換骨,賦予傳統劇團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的能力。
國藝會布袋戲製作專案完成戲劇製作,從企劃書的撰寫、劇本的編撰、音樂設計、舞台布景、燈光、音響的設計、戲劇排練到強化劇團的體質,希望能重新找回布袋戲的忠實觀眾。
延伸閱讀
*「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補助計畫
*「好戲開鑼」專屬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