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卡卡?你應該知道的表演生態眉角──廣藝徐昭宇副執行長的兩岸觀察
2016
03
31
文|洪瑞薇
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起飛,向世界發聲——談國際發展策略的多種可能(二)
為協助台灣表演團隊增加其在中國及華文地區之曝光與演出機會,國藝會與廣藝基金會合作成立「表演藝術華文地區推廣平台」,以此搭建台灣表演團隊的推廣、媒合平台,本文即從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的角度切入觀察。

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國藝會提供)

廣藝基金會(以下簡稱廣藝)的辦公室裡有一張奇怪的桌子。明明擺放了一些物品,看上去像是屬於某個人,卻老是不見其影,絲毫沒有動用的痕跡。來自各方的公關信函在桌面上厚厚的積成一落,許久未拆,上頭的收件者寫的是: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

大部分的人喜歡親近的喊他一聲徐大哥,也有耍寶一點的,打著官腔稱他叫做「徐首代」──廣藝駐北京辦公室首席代表。徐大哥真正常用的辦公桌,遠在北京東三環的一棟商辦大樓裡,打從 2011 年年底,他便赴京常駐,希望可以為台灣表演團隊的登陸演出,搶下第一座穩固的灘頭堡。

廣藝在 2010 年成立之初,便已嗅到了一股無法迴避的趨勢,把兩岸的表演藝術交流設定為核心業務之一。結合文建會(現文化部)「大陸地區表演藝術交流平台推動計畫」的資源挹注,一方面建構了「 Bravo!喝彩網」,彙整大陸地區的藝文動態、場館資料和相關法規等,供有心於此的台灣表團參考,另一方面,也決定成立北京辦公室,期望能為團隊提供實質的幫助。

問題是,去了那裡究竟可以做什麼?怎麼做才能真的有幫助?千頭萬緒理不清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想問問打算服務的對象們。那麼探查的結果如何?徐大哥用了他談兩岸表演生態問題時經常使用的起始句:「這個很複雜……」

上海當代戲劇節「聚焦寶島」三部台灣作品聯演:三缺一劇團《蚵仔夜行軍》(左起)、大開劇團《再說・再見》與EX-亞洲劇團《馬頭人頭馬》。

台灣團隊登陸去,卡卡的有……

當時已有不少團隊有過大陸演出的經驗,這些勇敢的登陸先鋒們,普遍的經歷不太好,輕則敗興而歸,重則傷痕累累,甚至有團隊宣告一輩子不願再去。將這些零星散打經驗歸整起來,發現有兩方面的問題最為嚴重,「一個是簽了合約卻不管用(拿不到演出費用),另一個是劇場技術沒有辦法對接,這是幾乎每個團隊都碰到的問題。」

既然釐清了症狀,對準了下藥便是,徐大哥帶著篤實的計畫信心滿滿的赴任,不料很快的便發現原先開的藥方全都不管用。

好比說,原本打算聘用法律顧問,來幫團隊解決合約的問題。後來發現,「其實不是合約沒有用,而是你花不了這個精力去告它。」一方面是聘用律師打官司的費用,可能遠遠超乎「消失的那筆尾款」,再者是,這背後還牽涉到龐大的生態結構問題:由於幅員廣大,大陸的演出經紀公司往往會把節目層層轉賣給不同城市的經紀商,而出問題的往往是你沒有簽到約的那個對象。

劇場技術的落差也不是一朝一夕可解,那是兩岸人們在思維方法、工作方式根本上的不一樣。除此之外,演出團隊還得面臨嚴格的審批這一關,性、暴力、政治,通通不能沾,批文沒拿到,票便沒得賣,偏偏又無明文的規矩可以做底,充滿了模糊的灰色地帶。再加上,大陸場館詫人的場租價格(足足有台灣的七倍之高),也讓團隊倍覺負擔。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我和我的午茶時光》由台灣導演周東彥所帶領的創作群,結合北京的演員及製作單位嘗試兩岸合製。(攝影/大壯)

雖然卡卡,但不容忽視的「市場」

赴陸演出的難關重重,為什麼還是非去不可?

徐大哥懇切直言:「台灣表演藝術未來的市場主要是在大陸。因為離得這麼近,而且同文同種、語言也接近,加上近幾年大陸國家政策積極推動『文化大發展』,在各地蓋了許多劇院,將大量資源投入到表演藝術……有太多太多的因素使我們不能不看到、不能不去接觸。大陸是值得開發的一個市場,也是我們必須面對、必須開發的一個市場。」

演藝北京劇目交易會推出史上第一次台灣專場,十個表演團隊首次連體參與大陸演交會。

要瞭解大陸的表演藝術「市場」,必須先釐清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純然的商業市場,最鮮明的例子是幾度登上春晚的喜劇品牌「開心麻花」,精準的根據市場需要、挑選可以戳中大眾芳心的題材,再透過縝密的橋段設計,確保觀眾可以在一或半分鐘內至少噴笑一回;近幾年走得更極端的是「粉絲戲劇」,改編自超人氣小說或火紅電視劇的劇場演出,挾帶著既有粉絲取得龐大的商機;此外,音樂劇也正在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而第二種市場的概念(如果可以把它稱之為市場的話),「我認為它就是讓一個藝術作品的藝術生命再延續得久一點。」為劇場作品延續生命,最直接的就是讓它盡可能的多演幾場。在台灣,一個表演作品最好的情況或許是,今年演個十幾場、明年再重演一輪,年年一直演下去,可是即便如此也很難達到市場的規模、獲得營利的結果(更甭提殘酷的現況是,多數作品往往一個週末演出四場就得從此告別觀眾)。

而在大陸,「比較藝術性的、甚至實驗性的小劇場作品,它有可能因為運營得當的關係,獲得一個好的商業結果。這在大陸那麼大的市場裡是有可能的。」大陸的這第二種市場,便是台灣劇場作品延命的希望。也因此縱然有太多的理由讓我們不那麼喜歡它,但也絕對不能忽視它。

製作人駐地工作計劃:楊淑雯參與中國國家話劇院《戰馬》。(楊淑雯提供)

「搭台展藝」的戰略和戰術

當最初設想的藥方一一宣告無效之後,徐大哥心中逐漸明朗的是:「我們必須做一些基礎工作。」仔細推敲過台灣表團在大陸發展的唯二成功案例以後,他發現無論是長期深耕當地的表坊、或者享有富厚國際聲譽的雲門,兩種模式都難以複製,只能設法另闢新路。

首要任務就是增進了解。這幾年陸續推出的「藝遊兩岸」參訪團、「藝術家駐地」、「製作行銷人才駐地」等計劃,都是為了增進台灣劇場工作者對大陸生態的認識。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或許可以緩解情緒上的委屈(因為明白了背後的原由),甚至能夠從中找到積極的解套方式。

其次是善用平台機制。「首先要做好我們自己的平台,能夠確保技術沒問題,讓台灣團到那邊演出時感覺所有的東西都是順暢的,然後再藉由這個平台慢慢發散一些影響。」已舉辦四屆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除了為兩岸觀眾相互引介劇場作品,也成為工作者溝通、理解,進而合創共製的場域。此外,善用當地既有的成熟平台也是好辦法,如去年在上海當代戲劇節推出「聚焦台灣」單元,集中推廣台灣優質作品。同時也組織台灣團隊參加大陸地區的重要演出交易會,一方面熟習當地的市場運作邏輯,另方面也增進能見度。

在徐大哥看來,兩岸的合創共製是必須積極開拓的方向,以台灣在劇場技術和創作上的優勢,結合當地的製作和運營資源,「讓作品能扎實地在大陸市場上落地生根。」有意赴陸的團隊,可先以「演讀」的方式試水溫,用較低的成本開啟合作的機會。

以上的種種嘗試,在 2015 年獲得國藝會的支持、搭構出「搭台展藝――表演藝術華文地區推廣平台」之後,有了更完整實踐的可能。「我們希望達到的效益是找到兩邊能夠持續往來的方式,想著怎麼樣搭一座橋,讓大家可以自己走來走去……」

藝術家駐地計劃:謝東寧參與南鑼鼓巷戲劇節「新生」單元特邀評論。(謝東寧提供)

登陸前夕的教戰守策

越是深入兩岸表演生態的探討,越是可以明白,為何徐大哥總說「這個很複雜」――確實是相當不好辦。然而不管請教他多少次,他也總是堅定不移地說:必須得去。

對於有心登陸的台灣劇場工作者,他建議首先要在心態上保持開放、好奇和包容,一定要先去了解對方;然後要堅持創作和製作的品質,「因為在這個過程裡面會有很多的灰色地帶,必須要保持台灣的核心價值,這也是優勢所在」;還有千萬不要躁進,「大陸演出市場很大,但目前演出環境並不健康也不成熟,不要為了演出的量而急於進入,演出的品質及口碑很重要,這是未來能否真正地在這個市場上立足的關鍵。」

如果光談市場令人覺得有點彆扭的話,那麼我們可以把視野放得高遠一些,一如資深劇場人謝東寧從北京駐地回來時分享說:「台灣有很好的人才,可是我們缺乏市場,應該替他們找一個更好的地方繼續去運轉。」他口中的這個市場不只是指經濟上的,更是文化傳播上的,意思是,至少我們可以在語言相通的華文地區發揮表演介入、溝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