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榮:在兒子眼中看見燦星閃爍的時刻
2020
02
26
文|陳建榮(藝術家、教師)
圖|陳建榮提供
藝術家與他的小孩,然後還有藝術
最初是遷就我們的興趣和工作需求,加上兒子配合度高,久而久之藝術展場成了我們家小孩放風時第一個想到的遊樂場。……似乎唯有在兒子眼中看見燦星閃爍的時刻,身為父母的我們才會覺得不枉如此行程的安排,體認到確實有善盡自己的教養職責。

「藝術源自生活」,是許多人聽過的一句話,也是不少藝術教育者為文探討幼兒初學藝術時常會觸及的論點。無論是小朋友用塗鴉表現喜愛的卡通造型、彩繪還原生活環境中目擊過的鮮明色彩;模仿網路或電視上所見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聲音曲調;甚至角色扮演以達到娛樂效果戲劇表現等……,毫無疑問的,幼兒時期的無所畏懼與不自我設限,大概是常人一生中最頻繁接近藝術,並受藝術深深影響的時期。

由於我們夫妻兩人均出身藝術大學的專業養成,並且目前身兼視覺藝術創作者與教師的身分,常有朋友好奇的問,「以後是否也會將小孩引領走向藝術領域?」「將來是否也將兒子培養成藝術家呢?」

這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急著與大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HK),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2017。(陳建榮提供)

雖說一直以來每到假日閒時的家庭活動安排,總是有別於許多朋友的休閒路線:郊外踏青與景點走訪為主的馳放模式。取而代之的,更多時間總是遊走於各式藝廊、美術館、博物館等展覽場所的參觀以及藝術活動的參與;無論逢周末或是平日,國內亦或國外,短程長途的旅行皆然,不例外的總有或多或少相關藝術的行程安排。

如此的選擇可想而知,最初並非以小孩的自由意願出發,而是遷就我們的興趣和工作需求。只能說既然常聽聞教育專業的學者們提到藝術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加上尚稱乖順的兒子配合度高,除了常見的美術展覽,也能在一干嚴肅議題、生硬不易咀嚼的學術性展出中,自行尋覓到有趣互動的實踐可能,再藉由這些專業艱澀高深難懂的藝術作品裡慢慢一窺現實世界的部分面貌。久而久之藝術展場成了我們家小孩放風時第一個想到的遊樂場。

「徐冰:回顧展」中的新英文書法教室,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4。(陳建榮提供)

慢慢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親子共同觀賞的經驗之後,目前仍是小學中年級生的兒子也在各式樣的視覺饗宴與親身走踏中累積了不少印象深刻、足以與人說嘴的經驗:知名如梵谷、畢卡索等藝術家畫作真跡原來並非如外星人般遙不可及;書本上的木乃伊插畫與大都會博物館櫥窗石棺中的真實木乃伊也順勢銜接了起來;過往僅現身於圖鑑與電影中的雷龍、三角龍、翼手龍轉換成自然科學博物館裡近在眼前的巨大恐龍骨骸,那種真實感受的震撼是無以復加的。除此之外,拜專業技藝的經營和博物館裡與時俱進的科技運用,加上各式專才人士專精到位、爸媽們總是難以清楚解釋的機關及精巧設定,無論是還原至1:1的巨大藍鯨模型、各式飛鳥走獸生物標本、環繞於虛擬動畫情境的史前場景等,似乎唯有在兒子眼中看見燦星閃爍的時刻,身為父母的我們才會覺得不枉如此行程的安排,體認到確實有善盡自己的教養職責。

埃及文物展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市,2019。(陳建榮提供)

「以後是否也將小孩引領走向藝術領域呢?」

當學校裡交集不多的學生與同事在得知老師我在校外不時舉辦著個展聯展時,總會因為我是「藝術家」而另眼相待。當朋友在展覽現場跟我兒提到「你把拔是藝術家耶,這些都是他的作品!」時,兒子則會語帶平常的回答:「我知道阿,(畫作)我們家還有很多張……」絲毫不顯興奮反應的讓藝術家本人我覺得哭笑不得。

有趣的是普羅大眾通常對於「藝術家」的想像偏向感性浪漫,不諳世事,或是偏執自我、理想主義者等傾向負面的形象居多。另有一派則誤解美術系出身的我們似乎理所當然在「美」上有一定的浸淫和各自的領略,適合幫忙環境美化或是協助插圖美工設計的執行……,這類流於表面的錯誤解讀。加上近年來國內產業經濟上的風向使然,重理工輕人文成為不爭的趨勢,使得藝術領域的培養與學習似乎只是步入難見未來的象牙塔中。

事實上完整健全的藝術教育除了美感能力的培養,主要還訓練了對視覺文化的理解、視覺邏輯的思考與表達,人文素養、反思批判能力的兼具、以及對社會的關心,如此才能透過藝術創作影響社會。以母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為例,除了創作技能的磨練,養成著重對各種創作媒材的掌握外,也必須學習藝術理論與美術史,注重美學、創作論述、文化詮譯方面的基礎研修,另外也培養未來的藝術人在思考上更著重於當代性與國際觀。

若是回到先前的提問,是否也考慮將小孩引領走向藝術領域呢?我個人的意向是肯定的。畢竟在經驗認知中,進入藝術領域的探索意味著可從中容許更多的嘗試與犯錯;好奇心的驅使和觀察探索能力,也將會指引孩子到另一種境地。另一方面,很多事情在現階段不一定有著標準答案,這些條件恰好可以鼓勵激發更多創造性思考,讓小朋友自由自在地發揮想像力,天馬行空、突破世俗的框架,讓孩子藉由接觸藝術的感知開拓眼界應該都是好事。

兒子自豪的指出,空白畫布上自己的隨意塗鴉最終構成了藝術家老爸的作品畫面符號之一。藝術家工作室,台北,2016。(陳建榮提供)

現階段的兒子進入了小學,經歷了幾年正常學校體制教育的洗禮後,語言、歷史、科普知識、生活禮俗常識等諸多領域的學習一應俱全,藝術課程的實作也慢慢走出幼時任意的揮灑和憑藉直覺的塗抹方式。相對成長後的社會化規範愈可顯見,但說起來也屬正常的經驗轉換。現時的他若被帶到展場當中,除了靜態的繪畫、雕塑、現地裝置等藝術品外,更吸引其目光的自然還是可觸摸可玩耍,有感應、最好需要互動,甚至集點蓋章闖關換禮物等具備遊戲規則的活動;或是一些類似藝術工作坊裡的設定,沒有對錯,僅針對孩子心理層面設計出的體驗活動,以及運用簡單理念及多元素材,讓接觸的人自然而然的參與了藝術過程,這些無疑都是目前一些可見的良好選擇。

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逛美術館、博物館都可以成為有趣吸引人的活動。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阪,2020。(陳建榮提供)

「我們都是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學著當爸媽的。」這句簡單的話始終讓我很有感觸。當家裡有了新生命的降臨,無疑的會改變每個家庭的狀況。有可能改變的是家人彼此的相處模式,或是生活樣態,也同步改變了看待世界的方式。甚或進一步回溯重遊自己的成長經歷與受教過程,思索除了滿足溫飽與健康成長,還能提供自己的下一代怎麼樣的可能?形塑其未來如何的走向?這些雖是老生常談,卻始終是很難完美應對的大課題。

當這陣子剛過生日的兒子又被我問到,以後長大想做什麼工作時,小男生提到了當老師,或者是運動選手……「打籃球似乎很不錯耶!」兒子興奮的說;「那會想當藝術家嗎?」老爸總是要試探的詢問看看。「也不錯喔~」他世故的笑著回答。言盡於此,目前就不用往下進一步討論了,保有一種開放性的想像,說起來也是挺接近藝術教養下的好習慣吧。

 

發現陳建榮→
《陳建榮 CHEN CHIEN-JUNG selection 2015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