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達卡市,從白天到黑夜、此起彼落的喇叭聲,以及馬路上不分車道地塞滿行人、人力車、轎車、公車等景象,相信是令多數人外國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衝擊之一。在得知須至孟加拉出差的消息後,焦慮感開始盤踞著我。為此,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著各種關於「孟加拉」的資訊,然而「人滿為患」、「混亂交通」、「回教國家」、「貧窮」、「非必要旅行地區」……等搜尋結果,卻無法紓解我的焦慮。最後,索性放棄搜尋、放下偏執,也放下自己預架的文化偏見,帶著從容的心去認識一個陌生的國家。
2017年2月8日,一行人出發前往孟加拉,參與由國藝會—「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與孟加拉Britto Arts Trust1和Bengal Foundation2所共同主辦的「2017 Asian Curatorial Forum」。相信多數人聽聞「孟加拉」大多會問︰孟加拉的藝文環境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 為什麼要在此辦理國際論壇? 然而,提出上述問題前,或許我們應該先自問,這些基於「陌生」而形成的疑問與預設立場是否成了我們理解其他文化的絆腳石? 又或者,我們以渴望「彼此理解」的角度來看待國際交流這件事,是否能讓交流回歸單純? 如同本次論壇之促成便是基於一個單純的想法。
積極協調各單位並促成本次論壇的孟加拉策展人Mahbubur Rahman,曾於2015年受邀來台參與「國際策展工作坊暨論壇」,與同時受邀來台的越南及馬來西亞策展人—阮如輝和楊兩興,皆意識到東亞與東南亞藝術圈雖有交流,但兩個區域與南亞藝術圈之間的交流卻是相對匱乏,因此,基於這樣的初衷而催生了本次論壇。
關於策展的想像與實際
2月9~11日,Asian Curatorial Forum於孟加拉達卡市的國家畫廊3展開,集結了十個國家、以及來自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策展人和藝文工作者,一同交流各國的藝文環境與策展經驗,並探討各區域在策展執行實務面所面臨之問題與限制。本次論壇以“Asian”為題,也意味著大家開始意識到亞洲自身的獨特性,而參會的各國藝文工作者也紛紛就「策展」在亞洲各區的政治、歷史與文化脈絡下所發展出的面貌,提出自己的觀察。
就藝文環境層面,孟加拉藝術家Tayeba Begum Lipi提及「策展」於當地仍屬於新的領域,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多數藝術家得同時身兼策展人。而尼泊爾所面臨之困境,則是封閉的藝文環境與匱乏的資源,如Siddhartha Art Gallery創辦人Sangeeta Thapa所言︰尼泊爾直到1952年前,藝術多為宗教服務,藝文環境長期缺乏政府的支持。獨立策展人Umair Badeeu則談到馬爾地夫最大的問題則是沒有專門的藝術學校以培養藝術家,唯一的商業畫廊位於度假聖地,許多藝術家必須同時服務於觀光產業,以求溫飽,當地藝文活動雖可獲非政府機構贊助,然而缺乏展示空間以及作品需被「審查」(多數展覽空間擔心涉入政治議題)等狀況都是潛藏於檯面下的問題。而在泰國,大約只有百分之二的美術系學生於畢業後成為專業藝術家,面對這般「浪費人才」之現象,曼谷文化藝術中心展覽組總監Pichaya Aime Suphavanij 也感到憂心。
另外,針對展覽策畫過程中所引發的「歷史反思」與「議題討論」效應,馬來西亞替代空間—Lostgens創辦人—楊兩興也分享了策展團隊如何透過舊物件和日記等記錄素材,以及展覽的呈現形式,讓社區長者及年輕人一同回顧並參與社區歷史。台灣策展人—柯念璞則透過展覽—“Flags, Transnational - Migrants and Outlaw Territories”來探討發生於東京的澀谷事件,4邀請台灣與日本藝術家從自己國家的資料庫中來挖掘史料,從創作中回應東亞的緊張關係。策展人阮如輝則介紹了越南藝術家Phan Quang於2011年所發表的作品—“Re/cover”,一系列作品透過拍攝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群被日本士兵/或政府遺棄於越南的戰後遺孤(越南婦女/日越混血兒),來呈現戰爭在這些遺族心中所留下的歷史傷痕。馮峰/廣州藝術學院實驗藝術系主任,則就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論證創作、展覽策畫以及日常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並強調家庭事務不僅是藝術家的創作養分,也是社會議題的一環。 最後,就亞洲策展的藝術史脈絡,高森信男則追溯了南洋風(Nanyang Style)的歷史起源,一路擴及菲律賓、東京、台灣及新加坡等國,同時暗示了亞洲的策展概念不只涉及單一國家的討論,而是涵括複雜的歷史層次,因為追溯各國藝術史,亞洲之間的文化及族群遷徙等歷史脈絡皆息息相關。
累積藝文能量 積極邁步向前
相較於台灣,多數南亞國家較缺乏來自政府的贊助資源,但仍不減民間欲推動藝文發展之能量。例如,孟加拉藝術家懂得運用海外資金與網絡5關係來帶入國際資源,為當地創造國際藝文交流之機會。此外,民間機構如Bengal Foundation也透過組織的軟硬體運作,以及各項藝文活動的辦理來推動當地的藝文發展。而論壇期間,從在地藝術家及藝文工作者的踴躍發言,以及和國際講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可看出他們關注藝文環境發展的積極態度。雖然,就物質條件而言,當地較缺乏藝文硬體基礎建設,但卻有一股積極推動藝文發展與國際藝文交流的民間力量。也或許是因為同樣面臨資源匱乏之困境,讓南亞各國藝文組織與藝術工作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密切。
最後,從本次論壇受邀的主持人與講者6之背景可歸納出以下幾個相似特點: a. 藝文空間或非營利組織創辦人、b.跨國際工作(歐美與亞洲)、c. 關注所屬國家之歷史與文化、d. 致力於推動在地藝術家與國際交流、e. 身兼多種角色(策展人、空間營運者或藝術家)。試想,若是國際交流網絡建構在一群有相似目標並致力於促進「彼此理解」的社群網絡上,相信後續所衍生的藝文交流與跨國策展合作等國際網絡效應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註1|非營利組織,2002年於孟加拉達卡市創立,由資深藝術家Tayeba Begum Lipi與藝術家Mahbubur Rahman共同創辦,兩人為推動Britto各項展覽、國際交流與專案的重要推手,旨在為當地營造寬廣與永續性發展的當代藝術環境,並支持多元與跨領域的藝文創作家、團體及網絡。
註2|Bengal Foundation(以下簡稱基金會),基於創辦人Abul Khair對藝術的熱誠,於26年前成立。基金會旨在保存傳統、發展藝文生態的多樣性以及保存孟加拉的文化獨特性。基金會之運作以公共利益為導向,自成立開始,便秉持「所有活動皆免費開放公眾參與」之政策。基金會底下附屬設施包含Bengal Art Lounge、Bidyappeth(含圖書館、Bengal Practice Studio及Bengal Open Studio)等。此外,基金會典藏收藏超過9000件,近期也開始積極籌畫興建美術館。
註3|1974年創立,為文化事務部底下的法定機構,為國家所支持營運的國家文化中心。其使命包含推廣國家藝文事務,提供藝文發展所需之硬體設施,包含組織工坊、研討會、短期教育訓練,提供學術與補助給藝術家與藝術團體,以及規劃各項表演藝術競賽如Asian Art Biennale, Theatre Festival, Folk Music Festival, National Art Exhibition等。
註4|1946年戰後,日本人與旅日台灣人之間的衝突事件。
註5|如Britto Arts Trust為國際網絡組織Triangle Network,以及南亞藝術家網絡成員。Triangle Network: 為小型藝文組織之國際網絡(由Arts Council England贊助),由藝術家主導專案、工作坊、駐村、展覽,透過這些方式來支持與推廣新興藝術家,同時透過專業的藝文交流來鼓勵同儕之間的學習,為藝術家、策展人以及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創造研究機會。每個網絡參與者皆獨立發展活動,以直接回應當地藝術家及公眾之需求,自1982年創立開始,Triangle Network所發展之專案已和超過40個國家的藝文組織建立起合作關係(https://www.gasworks.org.uk/triangle-network/about/)。
註6|完整與會來賓名單請見連結 http://www.asiancuratorialforum.com/panelists/
〔參考資料〕
http://www.brittoartstrust.org/
http://www.bengalfoundation.org/
http://www.asiancuratorialforum.com/
http://www.artasiapacific.com/Blog/EverythingStartsFromNeedAsianCuratorialForumDhaka
http://www.bbc.com/news/world-south-asia-1265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