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思陶—李魁賢
2018
03
26
文|許素蘭
圖|劉振祥攝影
春日,讚頌藝術盛景——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特輯
「我從一九五三年發表第一首詩到現在,已經足足六十五年,我的詩創作是從淡水出發,近年回饋淡水舉辦國際詩歌節,感謝淡水李家養育我的生命、淡水故鄉啟發我的文學生涯。」

用大地的愛
培植出來的
相思樹的木柴
燒出純青的爐火
把相思滲透
到我的內心
本質純樸的陶土
經過相思的火煉
才能熬成
堅忍不變
的形體
所包容的愛情
其實
沒有人知道
我的本名
是道道地地的
台灣相思陶

───李魁賢〈相思陶〉

李魁賢,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九日,出生於台北太平町五町目十五番地(今台北市大同區涼州街70號)。一九四四年「太平洋戰爭」期間,「疏開」到淡水鄉下祖宅「石牆仔內」(今新北市淡水區中寮里大埤頭3號),並從原先就讀的台北太平國民學校(今台北市太平國民小學),轉學至淡水水源國民學校(今水源國民小學)。一九五○年,進入淡水初級中學(今淡水國民中學)就讀,直到讀工專住宿台北,李魁賢的童、少年都在淡水度過。

民風淳樸、景緻優美、有著濃厚歷史、人文氣息的淡水,孕育了李魁賢豐沛的感性與追求大自然和諧的心性,是其文學原鄉,奠定其詩之抒情基調的「詩的母親」(〈別淡水〉)。

初中階段,李魁賢即對文學產生興趣,開始大量閱讀中國通俗演義、翻譯小說、報紙副刊、期刊雜誌等。一九五三年四月,淡水中學即將畢業的李魁賢,以筆名「恒心」,在《野風》雜誌發表他的第一首詩作〈櫻花〉。

〈櫻花〉一詩敘寫櫻樹歷經寒冬摧殘,雖然枝葉凋落、蕭瑟憔悴,卻絲毫無畏霜凍,時時與嚴酷的天候搏鬥,終於等到春天來臨,不僅「孕育千萬的蓓蕾」,歲月在堅硬的樹身所留下的刻痕,更成為「不能毀滅的鐵壘」。春日櫻花盛開,少年李魁賢感受到的不是櫻花凋零、隨風飄落的幻滅與傷逝,而是樹身為求生存,奮勇對抗大自然的生命力。

如果說,作家的第一首詩、第一篇小說,就像植物的種子,其內在已蘊藏了未來萌芽發枝、散葉結果的成長養分與可能發展的基因,「櫻樹」釘根土地、向上伸展的植物特質,以及無懼風霜的抵抗精神,似乎也預告了詩人李魁賢與土地連結、具現實性、反抗性的詩精神。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於淡水雲門劇場

從本土取材,在旅行中尋詩

一九五三年九月,李魁賢考取台北工業專科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五年制化學工程科。一九五○年代的台北工專,是台灣頂尖的工業學校之一,就學期間接受五年工業科學專業訓練的李魁賢,不僅日後成為化學工程師、工業技術發明家、世界專利研究專家⋯⋯,其科學知識、邏輯訓練、研究精神,也影響了他的詩創作,而在抒情的基調上,揉合了知性的思考和冷靜的觀照與批判。 有了〈櫻花〉一詩獲刊的鼓勵,進入台北工專就讀的李魁賢,雖然所學與文學無關,無法遏抑的寫作熱忱與源源不絕的詩想,卻驅使他不停地寫作,自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一年的六、七年間,即有大量詩作以「恒心」、「楓堤」等筆名發表於《野風》、《現代詩》、《海鷗詩刊》、《海洋詩刊》⋯⋯等詩刊,其中尤以《野風》刊登最多。

期間李魁賢也嘗試寫小說,曾以短篇小說〈被摧殘的花朵〉參加《新新文藝》徵文比賽,獲得「佳作」,後因雜誌停刊未及刊載;另外也零星寫了幾篇故事,但總覺得自己寫的小說「缺乏中心主題,只是想製造一個故事」,又不太會編故事,沒什麼創見,再加上一開始寫詩就寫得很順利,「對寫小說沒有訓練」(《千禧年詩集》,頁153–155),後來也就沒往小說發展,專心成為詩人。 一九六三年,李魁賢以筆名「楓堤」出版第一本詩集《靈骨塔及其他》,緊接著一九六四年同樣以「楓堤」之名出版第二本詩集《枇杷樹》。從這兩本帶著些微現代主義色彩與抒情筆調、題材豐富多元的詩集中,或如〈鳳梨之鄉〉流露北地少年對國境之南、陽光之鄉的想望;或如〈生之哀歌〉之關懷社會弱勢者;〈七月末的踱蹀〉、〈秋與死之憶〉、〈泉啊〉之敘寫四時嬗遞的感知、生命的抽象思考、思慕情懷等,都可看到青年詩人李魁賢,以真誠、清淡的詩文字,向世人展現他追求「愛」與「自由」的文學初心。

然而,雖然接續出版詩集,一九六二到一九六四年之間,李魁賢詩創作量卻大幅減少,一年只寫下三、四首詩而已,以至於在他自己的記憶中,一九六二年似乎成了「無詩」的一年。那時候,或許在寫作上遇到瓶頸,或許對自己的生命有了另一層思考,當時已當兵退伍,進入台灣肥料公司南港六廠任職的李魁賢總以為「自己讀工程的應該在工程方面發展」、「文學素養不夠」,一度想停筆,打算放棄寫作(《千禧年詩集》,頁159)。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魁賢與頒獎人陳淑惠女士

所幸一九六四年,本土雜誌《台灣文藝》和本土詩刊《笠》相繼創刊,在某種程度上起了號召本土詩人/作家歸隊的作用,在志同道合文友的相互激勵下,以工業專業工作養家的李魁賢,再度點燃創作的熱情,從此,寫作成為他一生不渝的志業。

六十多年來,李魁賢從本土取材,在旅行中尋詩,足跡所到、詩眼所見,無不成詩;超過一千首的詩作,題材內容主要來自母土台灣,但也有許多詩作是李魁賢行腳世界的所見所思。一九六六年之後,接續出版詩集《南港詩集》、《赤裸的薔薇》、《黃昏的意象》、《安魂曲》、《溫柔的美感》、《天地之間》、《給智利的情書20首》等十數部,並有《李魁賢詩集》六冊行世,其詩作深受文壇肯定,先後獲頒賴和文學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吳三連獎新詩獎等獎項;二○○三年發表於《文學台灣》第四十五期的敘事詩〈二二八安魂曲〉,更跨領域獲得作曲家柯芳隆青睞,譜成交響樂合唱曲,於國家音樂廳公演。

李魁賢的詩文學,不僅在台灣文學史上有其獨特的位置,其被譯介到國外的詩作亦深受各國喜愛,先後獲印度、蒙古、孟加拉、馬其頓等國頒贈詩人獎,並三度被印度詩人學會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在詩創作之外,李魁賢亦用心於國內外作家作品以及政治、文化等評論,其筆鋒犀利、見解獨到、內容深刻,出版有《李魁賢文集》十冊。曾榮獲一九八四年《笠》詩評論獎、一九八六年巫永福評論獎。

李魁賢精通德、日、英等多國語言,曾花費不少時間與心血,譯介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韓波(Arthur Rimbaud)、葛拉軾(Günter Grass)、卡夫卡(Franz Kafka)、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等重量級世界作家作品,其中對德國詩人里爾克的作品譯介更為國內外稱頌;而一九九四年翻譯葛拉軾小說《貓與老鼠》(Katz und Maus)則開國內葛拉軾作品翻譯之先河,二○○三年曾出版《李魁賢譯詩集》八冊。

自一九八○年代初期,李魁賢即參與以台、日、韓三國為主的亞洲詩人交流活動,二○○○年之後,更密集地帶動台灣詩人組團前往印度、蒙古、土耳其、古巴、智利、孟加拉、尼加拉瓜、馬其頓等國,參加各國主辦的國際詩歌節,與世界詩人交流。出訪的同時,也編印台灣詩人選集,將台灣詩介紹給出訪國,讓台灣詩走出台灣、走向世界,並邀請國際詩人來台參加「福爾摩莎詩歌節」,為台灣文學開啟多面面向世界之窗。

李魁賢耕耘文學數十年,以豐碩、具藝術性與現實性的詩創作,豐富台灣文學內涵;其詩文學,彷如「本質純樸的陶土」,經由「用大地的愛/培植出來的相思樹的木柴」的燒煉,將對台灣母土的愛、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煅入「堅忍不變的形體」,是「道道地地的/台灣相思陶」。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魁賢

【閱讀全文】 台灣相思陶—李魁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