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織人類與棲息地的交往關係網絡──澎葉生的聲音採集實驗
2018
05
29
文|楊志雅
圖|楊志雅攝影
眾聲態II
澎葉生踏查著北投各地,重建音景,也以個人觀點形構聲音的編織。成為專注的聆聽者,並加以揀選,回溯在地人文脈絡,他重建環境與文化之間的線索,喚醒聽者的記憶與感知。

召喚聲音記憶的能力

「風景,是什麼呢?」

女人拋出的問句,一字字清晰地凝在空間裡,面對一台傳統方角稜稜鐵銀色的收音機,坐在板凳上的你,開始思索要怎麼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你的腦海可能有一片景象浮出,裡頭或許有你植入或靜或動的生物群,某個角落甚至冒出幾許模糊的人影,那是你們曾經聊過一會兒的地方代表人物,風景內的氣溫濕度如何,空氣是否黏膩抑或有颯爽的風吹過。聲音呢?你回想得起一地的聲響層次與各種聲源的遠近高低等距離嗎?

我們都知道聲音無所不在,不過,突地要你形容聲音的質地或組成,或難一時半刻找到合適的形容,聲音細節就似消散在風中,沒有曾經在你腦中停留,只因為你可能不習慣捕捉聲音,或打開耳朵為聲響駐留。這正是長期住在臺灣的法國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持續推動的、一種聆聽的習慣,且讓我們滑入一場聆聽練習,喚醒我們本有卻可能長期屏蔽未用上的,記憶聲音的能力。

〈Beitou Snippets 漱漱北投〉於鳳甲美術館。(攝影/楊志雅)

存於地熱孔隙而至軌道磁場裡的,是攤開時序的北投音景

展場內凳子兩三只,收音機以外牆角裝有擴音器和喇叭數個,其餘有的就是澎葉生所鋪設,隱形但脈絡縱橫交錯密滿的音網。對了,透過牆上旁開的圓形觀景窗,得以窺見北投現貌:一側是關渡山,中有基隆河接續淡水河出海,景觀上的人文歷史隨作品播放,〈Beitou Snippets 漱漱北投〉1得以立體搭建,一片音景闊然開展,聽者尋聲追蹤北投的地景變化,一下被網進了北投的發展紋理。

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始悟向之倒峽崩崖,轟耳不輟者,是硫穴中沸聲也。2

〈Beitou Snippets 漱漱北投〉於鳳甲美術館 。(攝影/楊志雅)

北投的音景重建,最早可將時光推遠至清康熙年間,郁永河對北投一地的聲音描述記錄中,火山噴氣孔的地底冒聲隆隆如雷鳴,伴隨硫磺刺激撲鼻的味道,北投被郁永河形容成惡地。地熱沸騰水體使得溫泉汩汩冒泡,造就北投獨特生存環境樣貌,接續水聲線索,澎葉生沿著河流水圳等的流動,掌舵聲響空間的導航,聽眾一路聽聲辨位,觸及北投歷來居民與自然間的連結,是一直處於動態相互影響的關係變化。

唭哩岸因沉積岩地形分布,過往打石業興盛,鐵鋤敲打在堅硬石質發出鏗鏗清脆聲響,師傅談起過往打石聲此起彼落的盛況如是說:「甘吶不輸交響樂哪!」,人為的因素開始介入自然的變化,依著時序水文引領聽眾入村鎮,北投市場叫賣聲此起彼落,群聚營造出緊密的生活感迥異於百年前未開發之時的鬆閒逸散;人們來過又走,女子在今已廢棄不用的防空洞裡朗誦,前一字乾爽地從壁上反彈迴響與後一字交疊,藉此我們似乎可以聽見防空洞內空間的形狀,也聽見時間的移轉,讓土地運用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捷運的軌道在北投劃出另一道人為的印記,電磁感測器接近軌道時候的科技噪音吒響,彷彿將我們推向強光乍現的甬道入口,使我們置身於一種未來科技導向的世代,說明了電磁的存在已與當代社會無法切割,此輛聲響的列車已載我們駛向不復返的前方,不論沿途是急速前駛或曾經片刻暫停再啟動,人為訊號已充斥各式線路的裡外,以聽得見聽不見的頻率滋滋作響。

澎葉生踏查北投各地,採集聲音檔案。(澎葉生提供)

龐雜裡尋得關注核心,而後展開造景工程

澎葉生透過踏查北投各地,從關渡自然公園、關渡平原稻田到中心新村,採集來的聲音檔案紀錄形形樣樣,他說,若不以個人觀點介入形構音景,那麼這些錄音檔無法產出任何意義,「我決意從手上這一大把的聲音線索理出頭緒,進行龐雜而繁複的音景編織」3,他隨時隨地處於可錄音的狀態而採集來的聲音檔案,是他蒐錄的過程裡每一分每一秒所下的當機立斷,該使用身上哪一件器材錄音、距離聲源多遠才能錄得合適的音量、應該採用哪種姿態,站立還趴跪,各種因素在短暫的幾秒內得做考量選擇,否則聲音忽地即逝,了無痕跡。

這些聲音線索對外行人多得彷若糾纏一團的線球,但對澎葉生來說是一連串有意識的選擇累積,以個人獨到的理解介面從中理出線頭,設立聲音創作者敘事之軸心,耐著性子傾注專注力,為聽眾織一道密綿而服帖地景起伏的立體音網,作為聽者,猛一回神才發現,我們都已被他的音景織錦所纏繞包圍。

音景若要令人信服,創作者必得具備出眾的技術與耐心,進行數以千次的錄音、上萬次的量測也不能免,並且需要想方設法地給出新的敘述。4

就如Murray Schafer所示,相信聲音採集的背後是難以計次的錄音實驗,於環境現場創作者用各異的採集姿態,以最具個人獨到美學的觀察方法收音,回頭於工作室內重新加以編程混和詮釋而成音景作品,隨個人關注的核心面向拋出議題和觀點。而面對背後這揉合靈動的蒐錄與條理再爬梳的龐雜過程,澎葉生僅輕描淡寫地說,「我所做的就是仔細聆聽並加以擇選」,如是而已。

澎葉生踏查北投各地,採集聲音檔案。(澎葉生提供)

將充滿環境感知的聲音檔案廣播擴延

一名聆聽者,他是這麼形容自己。

從前在法國,澎葉生著迷於打開廣播電臺聽歷史回憶錄,那是一種結合史實與訪問錄音檔的節目,由敘事描述和環境聲音交織而成,這種聲音檔案對他來說是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純粹而專注的聆聽經驗,大幅啟發他個人對聲音紀實的想像力。而今,他也藉一部老式收音機,以播放一齣長篇幅廣播劇之方式,輔以村落常見訊息播散的擴音器,向我們重現北投一地的歷史發展軸線;隨著聲音在空中游移,觀者的想像也已超越展場實體侷限,飛出觀景窗,而在北投的上空舒展開來。他深入環境訪查實錄,首先交付自身予環境,環境則回饋鋪天蓋地的聲音細節,經由深入回溯一地的文本,並與景物、居民等交際往來,細細混融聲音元素和錄音紀錄而成層次堆疊豐富的音景,聽眾置身其中也好似被重新挑動開啟聽覺神經,對這一齣廣播紀實劇聽見為憑,從此感知環境。

無論〈漱漱北投〉或繼之在後的TIDF「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策展單元,澎葉生所要傳達的皆是田野錄音等聲音工程,與環境人文之間的連結,從人類與棲息地兩造之間的關係往來變化,探究背後牽連的文化脈絡與集體記憶如何複雜交織,進而使聽者意識到生活之綜合全貌會牽動改變環境,「風景,是加入人為意識,持續變化的過程⋯⋯」我們皆置身其中,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持續打開耳朵,接收環境傳達的訊息。

小心又驚喜地拎著我進階的聽覺練習成果,從展場離開之時,我甚至一度以為,自己若足夠專注傾聽,或許將能捕捉紅蛋般的夕日,於淡水河出海口那一側緩緩滾落而下的聲音⋯⋯。

澎葉生踏查北投各地,採集聲音檔案。(澎葉生提供)

註1|〈Beitou Snippets 漱漱北投〉係法國藝術家澎葉生以北投為創作題材的音景作品,作為《本草城市:一個關於宇宙政治的藝術計劃》的第一檔呈現,以鳳甲美術館為展覽空間和相關項目的行動基地。相關網頁

註2|節錄自郁永河〈北投硫穴記〉一文。

註3|譯自澎葉生個人網站 〈Beitou Snippets 漱漱北投, Honggah Museum, 2018〉 一文,節錄其中 ”An archive would be meaningless without a point of view, a perspective. I decide to just grab a handful of threads in this complex weaving.”,2018年4月30日造訪。

註4|節錄譯自Murray Schafer著,《The soundscape :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原文“to give a totally convincing image of a soundscape would involve extraordinary skill and patience: thousands of recordings would have to be made; tens of thousands of measurements would have to be taken; and a new means of description would have to be devised.”1994: 8。



後註:感謝鳳甲美術館提供2018年4月14日澎葉生訪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