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傾耳聆聽的深刻──聽說聲音藝術工作室
2018
05
29
文|吳家瑀
圖|聽說聲音藝術工作室提供
眾聲態II
在飽滿著環境音景與傳統文化的古城,打造一座聲音藝術空間,各式人與聲音的流動如何發生?「聽說聲音藝術工作室」,嘗試在台南打造平行開放的聲音藝術觸媒,邀請各個年齡層的非創作者與創作者由聆聽開始,將感覺視野打開。

據說聽覺是人類五感之中發育極早的系統,當母體來到懷孕的第22至23週,若在腹部上製造發聲震動的音源,便可以察覺胎兒會有眨眼驚動的反應。然而聽覺,卻也是極易被人忽略的弱勢感官,尤其近代以來視覺圖像強勢喧奪了流行消費文化的顯要位置,成為無孔不入的感官霸權,相對地就日漸削弱了人們在聽覺上的感知能力。

聽覺的弱化和視覺的依賴,都是在悄然中逐漸形成的。一般人的聽覺磨練和實踐遠不及視覺,主動建立聆聽的意識並非易事,聽進純粹的聲音,反思和辨識其物理方面的返響和心理質素的表達,更是充滿挑戰。現代環境也過於嘈雜,同時間裡耳朵接收的信息量龐大,人們則慣性選擇悅耳聲響、濾除雜音,於是,有些聲音便被默默掩蓋、排拒、或者流失消散了。

在聽說聲音藝術工作室裡,各種發生的交流和互動,便是要把這些不被聽見的聲音調頻為清晰。

「聽說」的內部格局就像一般民宅,客廳就是平日舉辦表演、聲音課程及工作坊或各種討論會的地方;圖為聽說有表演活動第八場。(攝影/Wei Chen)

聽見文化的傳承

旅澳多年的張惠笙是以人聲為媒材的創作者。當她和同為藝術家的另一半Nigel Brown返臺,並想為聲音藝術開發一個臺北以外的實驗據點,他們選擇在臺南落腳。空間名為「聽說」,英文名稱結合了中文的直接譯音「Ting Shuo」和功能的意譯「hear say」,既聽且說,點出在這裡發生的事關乎聲響的起落、聲音的聆聽與發出,以及雙向的接收與傳輸。

何以將聲音藝術這麼一種看似當代新潮又難以定義的藝術形態,帶到逢人印象中古老傳統的府城?張惠笙說,指引她來到這裡的也是聲音。廟會文化可謂府城珍奇,相較於別處環繞眾神的電音和陣頭比拼,這裡的民俗慶典活動續存了更多民族的音樂命脈。除了能夠穿越歷史的長廊,聽到先民的絲竹之聲,雅樂不輟,南北管、歌仔戲、布袋戲等等於廟埕發跡的傳統藝術,在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臺南,根本是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環境音景。張惠笙和Nigel都是南管的愛好者,對他們而言,傳統音樂和充滿實驗性的聲音藝術非但不是彼此扞格,反而有其相通之處,使得傳統音樂能夠成為啟發創作的靈感來源。為此,「聽說」充當起中介的橋樑,透過工作坊的媒合讓實驗音樂家有機會結識傳統樂師,熟悉南北管的脈絡而得以更加與中國音樂的思考連結。

張惠笙提及,當代藝術的教育,包括她自己所受過的訓練,多半偏重於西方體系和技巧表現;相較之下,南管音樂則多從情緒和社會出發,當中的人聲描述所深入的內在和觸及身體的直接性,更貼近生命,人文關注更為強烈。因此,能夠結合傳統文化與歷史來和社區/社群交流與合作,讓歷經起落的聲音開出美好的傳承之花,也是張惠笙賦予工作室的使命之一。

針對兒童感知開發設計的互動性表演課程,邀請家長利用日常環境中唾手可得的物件、容器或材質製造聲響,為孩子打開不同感官的敏銳度。

在客廳噪咖發聲練習

傳統樂師與實驗音樂家的相遇,不是新舊擂台,而是築起平等互動的交流之渠,一如在「聽說」舉辦的工作坊,不論是表演課程、以物件即興製造音樂,或感知開發和身體直覺的探索,向來打破由上對下單向灌輸的從屬關係,使用不同媒材的創作者受邀來到「聽說」和學員一起嘗試各種跨界的即興和聲音的可能,以團體的思維方式,激發表達和打開自己的勇氣,開創出一種共同合作完成的集體聲音。

選擇在巷弄民宅中起造一座聆聽和推廣聲音的空間,同樣是延續此番平行開放的理念。兩層半的老房低調地與日常景觀比鄰而居,內部的格局就像一般常見的居家空間,客廳腳下的磨石子地板、廚房的洗碗槽、充滿夏日感的綠色紗窗和鑲嵌在檜木窗框裡的壓花毛玻璃,再再予人一種回到家的親和恬適之感。而由三疊榻榻米疊成和室的聆聽藝廊,則讓民眾可以放鬆身體、浸淫恬靜,聽聽每季選播的實驗音樂。

由三疊榻榻米疊成和室的聆聽藝廊,則讓前來的民眾可以在這裡放鬆身體、浸淫恬靜,聽聽每季選播的實驗音樂。

張惠笙說,她希望藉由這樣的空間調性,傳遞臺灣人的好客美德,同時讓來到這裡的人感到無所拘束、自在坦然。客廳就是平日舉辦表演、聲音課程及工作坊或各種討論會的地方,例如2017年開始納入活動規劃的「纏夏嚵―聽說之間公廳坊」,結合政府公聽會和工作坊的性質,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帶來以自身專長興趣為基礎的表演及講座,晚間則由他們帶領開放討論會,圍繞在人聲、夢境、幻聽、潛意識、靈媒、身體教育、社會記憶、經驗性知識、民間敘事等與表演和身體相關的議題。在此,藝術家的角色較不似所謂的主講,只是與大家同具備別樣經驗與出發點的代言人,各自攜帶不同脈絡的思想,來回應和形成話題,激發越乎習常視野的見地。

也因為有著平起平坐、共同合作的追求,「聽說」在工作坊與活動設計上盡可能降低門檻,歡迎對聲音感到好奇的各種年齡層和族群前來接觸,像是擅長改造樂器的Nigel,就曾和臺南的家輔單位合作,帶領小朋友改造物件、以不同的方式玩烏克麗麗,或是利用便宜的物材自製簡單的麥克風和發聲樂器。「聽說」也曾設計兒童感知開發的互動性表演課程,邀請家長利用日常環境中唾手可得的物件、容器或材質製造聲響、音色,為孩子打開不同感官的敏銳度,同時讓他們自己思考音樂的定義。一旦鬆綁既定的規範,所有的東西都能成就音樂性的感受。

南韓藝術家秦相太(Jin Sangtae)在「聽說」舉辦的手機錄音課程,帶領民眾以日常器材來做聲音創作。

傾聽交流的聲響

當實驗音樂已經從技術延伸到科技的應用,高科技設備和軟體編程等等的前提條件,使創作音樂成了一種特權和位階的顯示,「聽說」希望打破這種對於聽聲音和做音樂不必要的堅持與誤解。不僅人人平等,聲音也是平等的。張惠笙認為,現實中本就不存在全然隔絕的錄音室環境,因此聲音也就不可能呈現完美毫無雜訊的純白世界。

她和Nigel兩人的即興表演,由是反映了他們對日常環境音的喜好。他們納入鑲嵌於日常的空間聲響,包括建築本身因不同材質在共鳴或振動下產生的原音,以及觀眾與其表演者的互動。張惠笙自述,每次在這樣的即興表演聚會裡,她就像昆蟲一樣把自己的觸角打開,認真感受當下的氛圍、觀察她對觀眾的影響及其反諸己身的回應,彼此間的注視和聆聽,彷彿以蜘蛛網的方式相互遞延力量、產生共振之體系,儘管個體之間的感覺並沒有建立在明確的言語交流之上,但確實在發生著甚麼。一旦把觸角打開,許多細微毫渺的東西,就能成為靈感。

法國藝術家Sautel Cago以Processing軟體來做現場的數位影像以對應他自己的電子音樂。此工作坊針對初學者介紹Processing軟體操作,也協助參與者進行首次寫程式的嘗試與試驗。參與者並不需要具備寫程式的經驗,人人都可以參加。

夜訪城市邊走邊聽

歷史悠久的臺南,斑駁疊加著社會變遷和實際生活的複數形態,累積出深厚的聲音底蘊,也因此傳唱了諸般元素的複調。古城裡坐落不少木造建築,它們的孔隙形成風穴,也成全聲音的穿透與對話;社區之間的聲息不會如置身水泥叢林被生硬阻斷,而能有機地穿針引線,交紡共振出生活的畫面。

由Nigel帶領的「躡步凝聽行走」活動,就是在夜裡的城市中散步,邊走邊聽、採擷聲音。散步路線的規劃就像挑選曲目,又像在聽城市即興演出,從開放的大街到收窄的小巷、從住宅區到家庭代工廠、從地下停車場到夜市,節奏與層次的組合匯編出一個地方或一條路徑的風格曲調,就像人人各具獨特的聲紋聲線,能夠使我們的腦海浮現一抹容顏。過程中純粹以耳朵收聽、以記憶收錄,回到以身體經驗載具知識,這種更原始、更深刻的學習方式。

由Nigel帶領的「躡步凝聽行走」活動,就是在夜裡的城市中散步,邊走邊聽、採擷聲音。(攝影/林子棋)

未來,「聽說」希望讓更多中南部的聽眾和非創作者接觸聲音藝術,泯除技術和領域的心理障礙與隔閡,同時充當一個啟發多元創作媒材的平台,讓更多感到語彙重複、視野受限的藝術家從聆聽開始,進階到使用聲音拓寬和豐富作品的樣貌。他們秉持的創作哲學一貫不變,「不需要任何先備的學習和技術,我們的門檻很開放,但內容同樣不失創意和深度,所有人都可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