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最真實的記憶,梁以妮與她的《心理地誌》
2015
09
21
文|謝繕聯
「記憶刻畫了家鄉,也刻畫自我,記憶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不斷堆疊。而當我們到一個新的地方時,就會無意識的在異鄉尋找印象中熟悉的記憶,即是所謂的『安全感』。」──梁以妮

走進位於萬華的「水谷藝術」,藏身於老公寓的展場空間保留了老屋紋理,創造了不同往常的觀展經驗。藝術家梁以妮將過往居住記憶化為創作,作品在這裡不只是借住,更與環境共處,讓觀者當下的心理與身體彷彿一同潛入過往的時空背景。

法國藝術評論家李帕德(Lucy Lippard)曾說人們會因成長背景或生活經驗的不同,對相同的居住環境產生不同的「地力感」,梁以妮解構對舊家的空間記憶,以展場樓層結合影像裝置,透過運鏡般的表現法,敘事性的轉化過往的情感,她說:「記憶刻畫了家鄉,也刻畫自我,記憶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不斷堆疊。而當我們到一個新的地方時,就會無意識的在異鄉尋找印象中熟悉的記憶,即是所謂的『安全感』」。以妮兒時居住在西南部的傳統市場旁,童年的日常生活建構了她對居住環境與舊家的印象。七歲後歷經搬遷,親戚買下舊屋後重新整修,而她對於舊家的歸屬感也隨之漸漸消逝,希望透過創作,再次梳理記憶與對舊家的情感。

《心理地誌》展覽共由三件作品所組成,循序展示在「水谷藝術」的二、三、四樓層,藝術家以電影運鏡手由外而內呈現兒時舊家的空間場景,且讓我們一層一層慢慢往上走。

藝術家梁以妮。

《回》

童年居住在傳統市場旁,此地發展為以市場為中心,住屋圍繞的回字形生活圈。鏽蝕的招牌、覆蓋陳年水垢的洗菜池、石灰色的推車、舊時的圍牆,這些生活的影像構成了藝術家幼時在市場中探尋的路線。此次梁以妮重新回到現場拍下記憶中深刻的場景,並拆解元素,重塑為具有立體感的作品,而在靜態影像上方,特意設定光源控制觀看影像的時間,並帶出觀看的路線,也仿似讓靜止的攝影搖晃了起來,正如同藝術家想探尋的「Still Moving」的可能。

斑駁的牆面、從柏油路竄出的小草、石灰色的推車,平凡無奇的物品,是長於市場的記憶重量。

《母親》

再往上一層,鏡頭來到了陽台窗邊,是外部場景與舊家內部的中介點,影像以縮時攝影轉動態影像,呈現生命的片刻當下與記憶的消逝。這件作品就像一面透明的鏡子,看似監看的影像,其實映照著藝術家幼年對住家場域與母親對子女的關照記憶。

斑駁的牆面、從柏油路竄出的小草、石灰色的推車,平凡無奇的物品,是長於市場的記憶重量。

《家》

「照片無法記錄每一個角落,但聲音可以穿透。」梁以妮說,在四樓《家》作品中,她將空間翻轉扭曲,在夾層般的空間中,以天花板燈、斑駁的壁紙來呈現對家的情感印象,並請家人回想對於過往生活空間最深刻的印象,訴說對於已不復在的舊家空間的記憶,每一段聲音結束後,一道強烈的閃光忽閃即逝,如同照相機的閃光燈,彷彿記錄下彼此對家的共同回憶。

透過此次創作,梁以妮不斷的回望、理解自己,再次觀看隨著生命經驗堆疊,逐漸遺忘、模糊的過往,透過這些有著特別深切意義的畫面、影像與聲音,我們彷彿也開始映照自身記憶,探問是自己走進了藝術家兒時的居所中,抑或也在無意召喚了自身的童年記憶?

昏黃的頂燈和斑駁的壁紙,是藝術家對空間情感的詮釋,她走訪即將面臨拆遷的廢屋中,將舊壁紙移植到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