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許祐綸 執行編輯/張舒涵
這是一場能量的旅行,而耳朵只是暫時的終點。
在抵達耳朵以前,這場聲音旅途的起點如何追溯?若循著億萬震動的粒子向前尋覓,那可以是琴槌敲弦一瞬、演出者張開雙唇吐息、電子訊號被發送片刻,又或者,島嶼南方季風滾落山頭,吹折一地枝葉。
2017年末的線上誌以聽覺作結,由五位創作者和我們聊聊他們與「聲音」的故事:
自小接受古典訓練的鋼琴家李世揚,投入自由即興音樂,試圖跳脫規則、解放力求精準的束縛,擁抱演奏者開放競合的奔放。從「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到與舞者共同探索即興的《混沌身響》,他將規則拆解,要觀眾只管將耳朵打開,聽見即興音樂裡的分秒變化如生命。
由合成器走上聲響藝術之路,紀柏豪實驗著以電子訊號為基底的創作工具,也將自己丟進世界,發現聲音挖掘與再造的多元選擇。不論是聽覺印象的探索,或是給下個世代的數位創作工具,紀柏豪尋找著聲音與音樂創作的可能,並在之中持續發現改變的可能。
由工業設計、實驗影像再到聲音創作,賴宗昀將聲響作為聲音之本質,如同為從雕塑來至聲響裝置及演出的吳秉聖,將聲響做為體現當下的存在。連續策展台灣聲響藝術重要平台「失聲祭」的賴宗昀,和多次參與的吳秉聖,在今年於巴賽隆納電子音樂暨新媒體藝術節完成各自演出,除了以不同形式向西班牙觀眾呈現「台灣聲像」,也思索如何讓台灣聲音場景更有效地被看見;既找到對聲響共感的耳朵,也尋覓共鳴的頻率。
在創作的另外一端,劉致宏則以文字及視覺想像連結聽覺。《聲音地誌》計畫歷經國內外各處對聲音及在地日常紋理的採集與轉化,最終則以攝影、繪畫及文字呈現;聽覺的「視覺化」,希望的是開發身體感受眾多聲響,觸動眾人對聲音原貌的興趣,更是對日常景象的重新認識。
耳朵無蓋,但從聽見到聆賞或再到共感,我們是否將自己足夠敞開?在聲響的旅行裡,旅途可始於作者動念,但未必終於聽者之耳。眾聲喧而不鬧,萬般樣態裡,總看見景色迷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