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模樣──劉致宏《聲音地誌》創作計畫
2017
12
12
文|張舒涵
圖|劉致宏提供
眾聲態
走過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等國,劉致宏的《聲音地誌》以攝影及聲音的紋理繪畫搭配文字描述,將「聽覺視覺化」,希望開發身體感受眾多聲響,更期待讀者產生對聲音原貌的興趣,回到自身生活範圍中找尋相對應的人事物,重新解讀日常裡的尋常景象。

一身輕便,帶著大背包現身,劉致宏看來穩重,卻依然流露著年輕人的活力,不難想像這些年他翻過如何人跡杳見的山間野地,又怎地與一張張陌生臉孔開啟話家常。

進入台北藝術大學以前,劉致宏在高雄就讀古蹟修復相關科系,學的是如傳統木雕、石雕、交趾陶這樣的傳統工藝。後從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一路上到研究所,雖然版畫及繪畫依然是他所擅長,創作過程中產生的不同感受,使他逐漸嘗試空間裝置,現有的創作除了繪畫類作品,更有影像、聲音、物件等各式裝置,以及現地製作等類型。經歷學院洗禮、進入社會工作、獲得駐村機會,製作如《聲音地誌》這樣的計畫型創作的想法開始萌生。

一字排開的《聲音地誌》高雄篇,於高雄駁二展出。

直至2017年底,《聲音地誌》將要完成第五冊「台南」及第六冊「雪梨」,創作計畫的源頭,緣起2015年於山口「秋吉台國際藝術村」的駐村。在原始隱蔽的山中,創作材料的取得不如都市中容易,也因而促使他以不同的思維模式來面對自身的創作,如何自有限資源中挖掘所需材料?創作內容該如何與長期關注的面向相互連結又不顯得突兀?「駐村常常會變成藝術家以一個外來的、他者的身份來到這個地方,找到一些材料、一些養分,變成自己的創作,就這樣子而已,我不希望這樣。」希望與在地環境及居民深刻連結,劉致宏透過駐村單位的媒合,深入特殊環境與特定人士,完成聲音紋理與人文故事的採集。

以陌生的日本山口作為起頭,隨後的高雄與恆春則是舊地重返。輯二「高雄」雖因駁二藝術特區藝術家進駐計劃而生,卻也是為了戴立忍的一部《不能沒有你》,黑白電影中的港邊樣態、在地人文風貌,和著鹹鹹海風聲聲呼喚。

阿嬤用熟練的笑容解釋著冬瓜茶的傳統煮法,滑開橫式大冰箱「碰」的一聲,從冰塊水中拿出一瓶冰鎮冬瓜茶和濃厚青草茶俐落裝袋,再「碰」的一聲關回去,一邊用台語說「不會很甜啦,哪會甜?黑糖煮的美滴啦!」

——P.18 成記青草茶/西子灣

想要以文字轉化、重現場景中的聲音表現往往十分困難,當下身體對於聲響的反應更是個人化的經驗,也因而讓《聲音地誌》的呈現方式顯得特別。他希望開發身體成為感受眾多聲響的感官,以攝影及聲音的紋理繪畫搭配文字描述,將「聽覺視覺化」。問起名為《聲音地誌》的創作是否有「聲音」可聽?劉致宏說:「聲音其實都有蒐集,但是在台北雙年展或是延伸計畫的展覽,我都沒有呈現出來,或是讓觀眾可以用其他方式聽到當下錄製的聲音。對我來說,你去看人家畫一張畫,他不會連顏料一起展,是那樣的概念,這個創作最後的結果跟最後的完整樣貌就是這本書。」期待觀眾主動去閱讀,從閱讀中產生對聲音原貌的興趣,進而回到自身生活範圍中找尋相對應的人事物,那些再平常不過的聲音原來可以這樣解讀,關於在地的小人物、小故事。對於尋常景象的再認識,可能因而開展。

《聲音地誌》雪梨篇:喜愛聖誕節的吉米在非聖誕節的日子裡也戴著聖誕帽。

一根菸的交換

傍晚不時下著細雨,來到這第十天了還在感冒,尋訪幾位遊民之後,帶著唐人街買來的便宜水彩和畫布去植物園找57號,牠都會在同一棵樹上,同一塊草坪探頭探腦,等我(的麵包)。

——《五十七號 No.57》

去年度因文化部的駐村計畫,劉致宏第一次到訪南半球,一抵達雪梨歌劇院附近的駐村單位,便在水槽放滿水,拉起栓塞後看著逆時針方向往下的漩渦,他確信了自己真的處於地球的另一端了。雪梨駐村期間除了《聲音地誌》的資料採集,主要以繪畫創作為主,同時也在當地蒐集了許多尋人啟事,創作出2016年「台北美術獎」[1]的優選作品《索引三則》。

《聲音地誌》的形成對於他來說十分具有彈性,可以像探索陌生環境、人物,踏尋新秘境的地方遊記,也可以像紀錄隨機偶遇事物的聲音圖像繪本,更可以像本滿載私人景點的非官方旅遊書,其中「非官方旅遊書」的定義特別得他喜愛。

來到雪梨這樣的一流國際大都市,遇見的人多了,他卻也發現此處的遊民族群數量特別高。抵達位於歌劇院旁的駐村地點,他花費數週時間,踏過雪梨城中的街道巷弄,腳步也向外拓及城郊,以天地為家的畫面逐漸見怪不怪,有些是離鄉背景、工作失意、有些是藥物成癮,或者家庭因素,也有人純粹喜歡流浪街頭,欠缺歸屬的他們凋零落葉般散於城市各處,更像極了遊蕩的靈。一支菸的時間,有時能換取一個破碎故事、一段斷續不全的傷心曲調,也有時僅價值一個如約翰(John)這樣的尋常名字。更有些時候,觀察對象的樣貌、聲音,都只能藉著相鄰店家的口頭描述,倚靠自己的想像形塑。澳洲政府為原住民規劃的福利政策與保護、貧與富之間的溝渠,日日觀察下便能生出頭緒,可關於這個城市對遊民的態度,是包容亦或視而不見,他還不是很肯定。這些小人物就這麼成為了雪梨篇的主角群:「可見的幽靈」。劉致宏以菸做為交換,聽取各人的背景故事,佐以路上觀察,一頁頁拼湊出大城市中的底層生活樣貌,一探與台灣大不相同的街頭流浪景象。

齁空間的大展廳,劉致宏以木板製作一個三角形的告示牌,寫下三則故事,如同書中三個篇章的呈現。

延伸創作計劃──台南「十一月,興安」

由於齁空間的邀請,劉致宏自雪梨返國後便緊接著下了台南,為期一個月的生活、素材採集與展覽呈現,促成了《聲音地誌》的延伸創作計畫。騎著檔車,從台南藝術大學出發朝山裡去,轉往玉井、南化,下切至高雄而後向上,將偌大的台南外圍繞了一遭,發現靠山與靠海間的差異之大,與齁空間深入討論後,便決定聚焦台十七線一帶,採集範圍北接北門、東石,往南越過二仁溪,到白沙崙、茄萣,胎痕一路壓經破碎的鹽田、濕地、潟湖地形,畫出了台南沿海的故事輪廓。

喜愛自然地形,難免走到人煙寂寥的偏僻之處,少了在地人的口頭分享,許多採集便是較為直覺性的個人感受,而除了實際踏查前概約理解的地理、歷史背景,鄉野傳奇與俗諺的搜囊也為此增添了許多人文色彩。

融合「鎮海將軍廟」的傳奇跟現場收音感受,於空間之中放入錯位的對聯、壁畫、金泥書寫、化妝鏡等,讓觀者感受類似的場景與軼事。

你穿過井仔腳 (鹽田),直直過去,有沒看見那棟白色的高台和風剪樹,順著堤防走旁邊的那間(小廟)就是了。

——《聲音地誌》延伸創作計畫:台南臨海

為了一則鄉野傳奇,劉致宏在北門鹽田走尋一間小廟,由於地形過於破碎,起初時遍尋不著,經由池府千歲廟廟公的指引才發現了位於井仔腳瓦盤鹽田的鎮海將軍廟(豬母廟),供奉著豬面金身,頭戴緊箍的豬母娘娘,是由傳說中受村民追趕落海的懷孕母豬轉變而成,現多受蚵農、釣客與賭客祭拜。不僅是傳奇反映了地方風土、環境、過去地貌,小廟供桌上擺放的化妝鏡、胭脂、口紅、地瓜葉和水果等物,也回頭應證了故事內容。

「十一月,興安」以《聲音地誌》的創作方式於齁空間呈現四個篇章,感覺性的物件帶出部分的現場狀態與氛圍,例如在養殖業盛行的海邊撿拾漂流過來的蚵殼與保麗龍碎屑,磨為灰白粉末製成顏料使用於物件之上;又或是翻找文獻時發現的地方俗諺「灣裡杜,白砂崙蘇,鯤鯓陳,喜樹蔡」,引著他往沿海考察,找尋大宗姓氏群聚的痕跡與證據。

過去曾經非常討厭歷史的他,因為《聲音地誌》的創作,開始以閱讀故事的方式去理解歷史,每每實際步入現場,一股強烈的時空感便油然生起,那並非交錯,而是對於故事更深層的理解。

「其實有很多你無法預期的東西。」

望向電腦畫面中的相片檔案,翻找腦海記憶,談及奇人趣聞,他語調輕快;時而短暫停頓,彷彿過往時點的聲音又隨著抽出的縷縷思緒漫於空氣裡頭,再度響起。

沒有預設的終點,《聲音地誌》或許會就這樣一直進行下去。

劉致宏到海邊拾撿剩下的蚵殼碎屑,磨為粉末,以類似日本補茶碗的方式將蚵殼碎屑重新補為一個立體物件。

【關於劉致宏】http://chihhungliu.com/Sound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