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孟鑫:反轉「19:00」的時空邊界
2021
01
11
文|吳垠慧
圖|石孟鑫提供
石孟鑫並未給自己的第一檔個展貼上某一類型的辨識標籤,而是以展場的打烊時間「19:00」作為標題,彷如以此為分界,展場會產生異質的轉變,就像愛麗絲跌入的兔子洞……

以雕塑、物件回應「空間」這個創作課題,從西方當代藝術的脈絡發展來看,不乏有各種形式語彙的作品表現,作為「90後」台灣藝術家的個展核心,雖顯老派,然而,在多數仍會選擇以繪畫、雕塑、影像等一類明確的物質形式,作為創作者自我的身分或類型表述,石孟鑫首次個展,選擇以展場空間作為主要挑戰對象的企圖,倒也顯露其興味。2020年,石孟鑫以現成物構成的空間裝置《A》,獲選「高雄獎」首獎,而這也讓他首次個展格外引人關注。

石孟鑫首次個展「19:00」一隅,於台北谷公館。(攝影/吳垠慧)

反轉:空間篇

目前還是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石孟鑫在台北市的谷公館舉辦第一次個展「19:00」,依場地規劃計展出六組作品,涵蓋新舊作。對自己的第一檔個展,石孟鑫並未給自己貼上某一類型的辨識標籤,例如:畫展、雕塑或攝影展等,而是取了一個時間點——谷公館打烊的「19:00」作為展覽標題,彷如以「19:00」為分界,展場會產生異質的轉變,就像愛麗絲跌入的兔子洞,是一場神祕空間的冒險旅程,因此,石孟鑫在展場入口,放置一對猶如伸出邀請手勢的球燈柱《(  )》,敬候觀眾蒞臨。

乍看像火星文、不知所云的作品名稱《(  )》,其實是以標點符號「括號(  )」的外形,幽默呼應朝彼此「彎腰」的這對球燈柱。這類燈柱常見於台灣地方工廠、或社區大樓的門口,白日不會感受它的存在,當夜晚開啟照明那刻,才可能吸引些許注意,甚至人們更可能因為太過「日常」而忽略其存在,就石孟鑫看來:「它們很像保鑣,或踩住界線的物件」,因此,他將它們擬人化放進展場,成為第一件映入眼中的作品,除此之外,谷公館位在電梯大樓裡,同樓層還有其他住戶,因而畫廊「就像室內的室內」的超封閉空間,石孟鑫將《(  )》放在展場裡,當觀眾走進室內卻看到應屬於室外的物件,因而產生唐突的荒謬感,變形的球燈柱也顯得有些魔幻。

像這樣的日常物件,通常被放在邊陲的位置,例如像角落、建築之外,低調得為人們的生活付出「貢獻」,石孟鑫將他們放進「白盒子」、從邊陲變成中心,作品《轉轉》也出自這樣的脈絡之下。

《轉轉》由冷氣外機和旋轉燈組合而成,藉由風力帶動旋轉燈產生旋轉的動作。

《轉轉》是冷氣外機與理髮廳外的旋轉燈兩者結合:藉由冷氣外機的風扇帶動旋轉燈通風口轉動,同時,與通風口相連的色條也隨之產生流動。看似是實物的冷氣外機和旋轉燈,其實是石孟鑫利用木材與壓克力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再現物件,風、光、電也是這件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

石孟鑫畢業於板橋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主修雕塑。進入南藝大造形所就讀之後,為了嘗試其他創作型態,規定自己「一年內不能做雕塑」,暫時割捨熟悉的創作形式,轉而嘗試動畫、錄像等新媒材,同時,在台南郊區放緩的生活步調,讓他開始注意過往未曾留心的生活細節,如:球燈柱、冷氣外機等,雖然過去在板橋也不乏可見,但在壅擠、步調緊湊、騎車必須專注的城市,這些東西難以突出、放大、進入腦海深處,「它們像寄居在海邊石頭上的貝類,提供人們生活所需。」

石孟鑫將對雕塑及其周邊的思考,轉而探索雕塑之外空間的對應課題,只不過,還是以雕塑的方式思考空間與造形,作品《Waiting》可見牆上附著了若干放大鏡,從放大鏡側面角度,可瞥見牆上映現出與之相對的空間景物,一個個縮小顛倒的成像,同時也摸索著透鏡與折射光對應的幾種可能性。

借用放大鏡的成像原理,《Waiting》可窺見牆上一圈圈光線折射後上下左右顛倒的縮小展場成像。

不難發現,石孟鑫對「光」流露的興趣,除了《Waiting》利用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轉轉》、《火》也都具有「發光」的特性。《火》借用筆記型電腦的螢幕光,當筆電播放預錄的火焰影像,螢幕光投射在牆上的僅是模糊的火團形狀。

和朋友烤肉之後,大家默然凝視火焰時,映照在每個人臉龐的暖調光,與宿舍熄燈後手機藍光映在室友臉上的冷調光,是石孟鑫《火》的構想來源。他將筆電面向牆角,一方面與被放置在展場對角線、同樣背對觀眾的《尿尿小童》相呼應,另一方面也令人聯想到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只不過,讓人誤以為是看見「真實」的火炬之光變成了LCD之光,手機、電腦等媒介無時無刻傳播海量資訊,人們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捷,也焦慮著失去它們的失落,同時又厭惡受其掌控的矛盾。「火」是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關鍵角色,然而,在數位世界裡,人們失去了與自然互動的感知能力,科技取代了真實感官的體驗,火光也只徒具幻形。

《火》讓電腦螢幕播放的火焰動態畫面反射在牆上,形成火團光影。

反轉:現成物篇

在獲高雄獎首獎的空間裝置《A》當中,石孟鑫使用了創作需要的工具以及日常用品,將它們一一卡進高美館在展場角落臨時搭建的一座狹窄空間裡,包括:掃把、拖把、畚箕、呼拉圈、塑膠籃、警示用三角錐、燈罩,甚至足球等,塞好塞滿,直到沒有空間可再容納為止。就像是為了別讓自己墜落,即使扭曲變形,每個物件無不奮力使出全力,把自己當成巨人般不斷撐開、膨脹,猶如消費與資訊過量承載的當代社會寫照。

雖然這件現地創作,來自石孟鑫在影像創作嘗試上的挫敗而展開的即興旅程,也可說是這些年他對現成物著墨的心得表現,《蝴蝶》便從現成物而來。這是一件結合了台灣傳統市場常見驅趕蚊蟲的裝置、台式飯菜罩、店家常用的橡膠製腳踏墊,以及購自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商店的矽膠蝴蝶和鬱金香等,組成所謂「調整後的現成物」(adjusted readymade)。「調整後的現成物」可見於20世紀初,當資本與消費主義日益盛行,日常用品也成了藝術家試驗的對象,利用這些物件的連結,創造出不合條理或富詩語的模式,也嘗試開展新語彙的可能。

《蝴蝶》、《轉轉》等都與「轉動」有關,石孟鑫認為,「凝視物件轉動的視覺經驗,像是一種等待的過渡。在龐大資訊流通的時代,間接改變了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與習慣,既需要視覺上的放空,又習慣凝視著某個不斷變化的對象。」

以日常生活常見的現成物拼組成的《蝴蝶》。(攝影/吳垠慧)

反轉「19:00」

石孟鑫將原本當屬於戶外的物件搬進室內,產生空間認知上的錯覺,也使其邊陲的角色變身為主要焦點,反轉空間、也反轉物件的角色身分,延伸其意義的解讀空間,然而,有時候,反轉不一定就是顛覆,也許才可能是「正確」的姿態,至少,石孟鑫讓《尿尿小童》回歸「他」正確的方向:尿尿要面向牆壁,而不是面對觀眾。

一般「尿尿小童」都是面對群眾,石孟鑫的《尿尿小童》回歸他應有的如廁方位。(攝影/吳垠慧)

 

19:00——石孟鑫個展
2020/12/12-2021/2/26
谷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