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整是對曾彥翔與其作品的印象,過去展覽他愛將自然光引進白盒子,在一派潔淨之上為展覽塑形,就如同他平時創作的工作室般,如樣品屋般的傢俱與書籍妥妥擺置,生活痕跡細不可聞,所有空間都留給作品和落地窗灑入的大把大把陽光。
不過,走進曾彥翔於覓計畫的最新個展「近夜」(Falling Night),卻發現截然不同的風貌。自然光源稀缺的展間,連展燈都只留下三盞,觀者僅能仰賴這些微弱的照明在展場朦朧尋路。
突破過往創作習慣,以不完美面對空間特性
必須把既有創作習慣從明亮移到黑暗中,對曾彥翔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大挑戰。留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系的他,抵達覓計畫空間時,直覺回想起Condo London——藝術短期進駐倫敦市區內閒置的店面和轉角,正因使用的場所非正統展示空間,參與藝術家往往被迫與混亂搏鬥找到共存之道。另一方面,即便長期舉辦文化活動,覓計畫空間中外裸的管線和粗獷的牆壁肌理,也有別於傳統白盒子展示,使得過去的參展藝術家們多選擇搭建展牆遮蔽,避免多餘的視覺干擾。然而對曾彥翔來說,他渴望作品與空間相互呼應,甚至讓空間成為作品一部分。為此,「近夜」整個展覽被他視為一件針對覓計畫的現地製作,如果沒有自然光那就乾脆融入黑夜,如果空間不工整那就讓作品留下未完成的懸念。
好比說四散地面的土球,球不僅像是對牆面既有孔洞的仿戲,更是頻繁出現於曾彥翔創作的元素。他認為圓形是僅能存在觀念的完美,畢竟當放大到奈米尺度審視時,再完美的圓仍舊有其瑕疵;儘管如此,持續地做著不完美的圓球,亦象徵他朝著理想逐步邁進的過程。過去他頻繁使用水泥、石膏或是保麗龍製作圓球,但考量到覓計畫的空間樣貌,他的目光落向花園的土壤。
以土壤做球的想法來自日本傳統技藝「泥団子」,該技藝將水與泥巴混合成型,再仔細打磨拋光,形塑一顆閃耀光澤的球體。曾彥翔屏棄以往使用的模具與3D列印,單純地以手反覆擠壓揉搓,彷彿也透過手冥想,將自己與作品關係的思考濃縮於球體之上。慣於追求完美的他,在最後更屏棄修飾手續,而是留下一顆顆表面粗糙的球,藉此回應空間的原始質感。
與泥土相對應的塑膠充氣球,軟趴趴地癱在展場另一端。鬆癟有氣無力的模樣,再度回應著他試圖面對的不完美。此外,塑膠的反光特性也協助展場微弱的光變形擴散,製造出更多細微的光澤,而遠方木作表面的亮粉,也一閃一閃地在黑暗中兀自閃爍,宛似谷崎潤一郎所讚頌的陰翳之美,帶給觀眾更多樣的視覺體驗,更同時映射遠處點點閃動的錄像。
挪用、再造、摸索與自然萬物關係的創作
從小生長於水泥叢林的曾彥翔,對自然主題始終無比眷戀,與相對單調的城市相比,自然提供他無限的細節得以觀察與想像,無論是微風吹過樹梢的沙沙聲,或是海浪接近又遠離的動態都召喚著他持續創作。他試著將對自然的感受拉進工作室,成為創作的起點。對他來說,自然興許扮演一個永恆的理想,亦是純潔的所在,實為當代生活難以企及的目標。
曾彥翔將自然置入「近夜」,展覽入口和木作後方一袋袋由金屬光澤布袋包裹的雪白細碎顆粒,遠看乍似一袋袋星砂,近看才發現是海水的另一個連結——鹽。鹽是海水日照蒸餾或萃取而得到的產物,亦是時間溶解又結晶的具體物質,也指向展區中央的海洋錄像。曾彥翔拍攝波光粼粼的海面,將其對比拉高並轉為黑白色調,原本閃動海面的陽光幻化為雜訊,乍看只是變化的光源,實則是藝術家以極其隱微的方式呈現他創作的基石。
然而曾彥翔對自然的形塑並非單純的再造或挪用,更重要是從過程中摸索物件、自我與自然的關係。儘管他選擇不鏽鋼板、水泥、石膏等工業材料,自然仍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諸如不鏽鋼孔洞與牆面縫隙搖晃的陰影、球體在地面上四散的軌跡等,藝術家仿效自然中無處不在的韻律與節奏,如何自在流動在形形色色物件之上。
誘導觀眾一同練習觀看的多重方式
自然環境中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僅是起點,曾彥翔更邀請觀眾親身參與,以及透過移動來轉變觀看視角,進一步練習觀看的多重方式。他縝密安排,諸如展間起點迎面而來是木作背面,觀眾必須繞一圈方能一覽平常主要承載作品的正面,或是貼近木作後才發現縫隙中隱藏的鏤空圓球。藝術家驅使觀眾移動,尋找既可見也不可見的細節。
其實這移動的動態可以從展名得知。精擅英文的曾彥翔先以「Falling Night」出發,直翻該是夜幕降臨,但他更在乎的是「Falling」一詞指涉的方向性與重量感,最後藝術家選擇以「接近」作為中文展名的文眼,留下了一股張力,暗示「動態」將無處不在他的展覽中。
好比說橫陳的鐵板,微微朝上翹起的弧度,引導觀眾將視線往天花板移動,望向空間既有、卻往往被忽視的金屬接水板。曾彥翔也刻意於空中懸吊數串由釣魚線、攀岩線、紗窗膠條、音符記號等組合而成的綴飾,暗示著空間的有機成長或許並非由我們腳踩的地板,而是由上方往下的延伸,點出一個有別於習慣視角的起點。此外,曾彥翔亦將展台和支架的曲線和彎弧視為筆觸,藉此畫下空間的躍動感,這些手法在低照明的展場不一定能被觀眾領會,但仍舊改變觀眾潛意識的感受。
幽微的燈光下,展場內矗立著兩個鐵板圍起的柱狀體,曾彥翔仿造其在無光的夜裡走在海岸邊時,僅能勉強辨認遠方事物的經驗。他認為對於事物的主觀判定,往往隨著距離的改變與觀看視點的轉換而調整,可能原以為是樹、近看又是電線桿,但細看又才發現並非如此。藝術家試圖在展場內留下各種的觀看可能,而當觀眾隨著凝視的角度轉換進一步改變觀看方式,或許也有機會與空間產生更多的連結。
可見之物到不可見,可見之物到可感知物
「我的創作總是在講可見之物到不可見,可見之物到可感知物。」曾彥翔表示。
對他來說,感受並非只能停留在視覺,細密的嗅覺亦是其中一點。他調製一款兼具松木與冷杉的木質調香氣,再加點潮濕的質地,不僅在高樓層的水泥大樓內營造森林質感,還有著遙不可及的大地芬芳。另一方面,曾彥翔再次藉由氣味點出空間中所有素材——空氣,畢竟人類微弱的嗅覺感知必須仰賴空氣才能傳遞,更遑論空間中持續不斷地冷氣吹拂亦擴大氣味分子的傳播。在藝術家眼裡,認為媒材並非只有可見的物體,不可見、不可觸的香氛與氣流亦為他信手拈來的材料之一。
空氣中流動的還有聲響,他以鋼琴彈奏「Do」音,感受鋼琴共振綿延,在衰減無聲的下一秒再次彈奏,如此反覆往來提供展場恆定的節奏,更形成這多樣貌變化的展覽中最恆定的單一基底,既是藝術家、也是觀眾立足的所在。
曾彥翔的創作也的確是需要一個立足點,畢竟他積極地探索不同面向,甚至一度連氣候都想納入展中。他設想著展期正巧是最讓人陰鬱的台北冬天,該當讓外界濕冷的感受引入展覽,讓關係不僅停留在作品本身,更是作品和展場空間、作品和展場之外的氣候,以及觀者個人的環境感受都混雜揉合,儘管其概念因全球暖化之故無法完全實現,但那陰雨綿綿的質感,仍舊穿越豔陽高溫帶給觀眾心靈一絲濕冷。
「這世界沒有事物是單獨存在的,作品也不是,它總會跟其他東西產生關係,這就是我看作品的方式。」曾彥翔說。
近夜Falling Night:曾彥翔個展
2022/11/19-12/17
覓計畫
本文作者|王欣翮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前美術館館員,現為派對漫遊者,試圖以偏狹的觀點、醉倒的姿態紀錄城市。文章散見於《藝術認證》、《典藏ARTouch》、《every little d.》等不同媒體,近來花在賽車與足球的時間比展覽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