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器?用藝?「宜蘭市舊城匠師網絡計劃」的文化縫癒歸向
2012
08
01
文|陳世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回鄉,灌溉自己的文化——藝術的實踐
鄂王社區近年來以在地子弟、工藝後代之姿,突破環境條件限制,自主辦理多項社區營造工作,舉行多場匠師扶植計劃及參與式空間改造,獲得在地民眾的肯定與認同,且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調查及口述歷史紀錄,以保存珍貴歷史文化資產。

一、前言──進退唯谷的匠師產業處境

今年五月,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蓪草花藝師黃德河老先生,因八十五歲高齡退化而送進醫院;同時掛病號的還有他四十多歲的媳婦,因鮮花店工作長期接觸農藥殘留而導致手指末梢病變。黃老家承「花玉號」為宜蘭市舊城內知名花店,師承日本花藝技術及花藝大師潘牛教授,歷經七十年花藝生涯為台灣碩果僅存的蓪草花藝師。黃老感慨說:「以前運輸保存不易,花藝均以手工製作為主,習藝是維生之道,然晚近農業技術發達,鮮花大量生產,手工花藝已乏人問津,然而鮮花栽種過程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及強劑農藥,毒害已是花農和環境間所須承受的無解之痛。」

左圖:已封筆二十年的老畫師顏文伯為社區彩繪,重出江湖。右上圖:碩果僅存的蓪草花達人──黃德河藝師。右下圖:黃德河手作的蓪草花藝,唯妙唯肖。

同樣的處境亦發生在宜蘭市舊城區的其他匠師身上,買賣取代製作,反映了「後工業時代」生產與消費間的斷裂拉扯關係。這個遺存大量工藝資產的舊型都市聚落,依文化局統計為全縣工藝匠師密度最高的區域,大木、小木、彩繪、畫磚、木雕、石刻、打鐵、錫藝、刺繡、竹編、棺木、糊紙……應有盡有,然均面臨商業侵蝕與文資保存的課題與困境,黃老誠懇言道:「我們親手作的,似乎給了這個困惑時代的解答。」

宜蘭市舊城區遺存大量工藝資產,為縣內匠師密度最高的區域。

二、區域歷史背景與工藝產業特色

宜蘭市舊城區位於宜蘭河東南岸,清朝嘉慶年間宜蘭建城,設東、西、南、北門,稱「噶瑪蘭城」。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拆城牆、闢道路,是故重要歷史建築眾多,文史內容豐富,廟宇環聚,各式傳統商業市集,工匠眾多,工藝產業多聚集於舊城西門一帶,民間活動頻仍,而鄂王社區適處其中,具有血緣上與傳承上的文化譜系意涵,在宜蘭開發史上之歷史與文化地位重要。

宜蘭市舊城區經過時代和歷史的演變,反映在不同時期的聚落建築型態,而維繫世代間的生活價值及意識型態,在於宗教信仰及其傳統產業,而最具代表性的工藝產業為其特色,甚至匠師在早期傳統社會中扮演著的社會領導階層,以藝師之名,細雕泰斗陳銀生從地方議員當到副議長,與大木工班林烏樹同為歷任工會理事長,受人民敬重及社會地位可見一斑,為現今崇尚利益的商業社會所難想像。

左圖:蘭舊城區歷史文化沉積豐富。(日治時期宜蘭城空照圖,宜蘭縣館提供)右圖:勞動的民間特質,林挵師工班於昭應宮前之竣工合影。

舊城區工藝產業以西門為中心分散在各據點,幾位重要工班與藝師均出自於鄂王社區一帶,可看出薪火相傳的產業遺存,歷史的脈絡與記憶的交織,形成難得珍貴的「非物質遺產」。然晚近社會型態改變,傳統文化漸凋零失傳,工藝產業受到嚴重衝擊,現存藝師大都仍因民間信仰之器物須求而勉傳薪火。鄂王社區近年來以在地子弟、工藝後代之姿,突破環境條件限制,自主辦理多項社區營造工作,凝聚居民情感,舉行多場匠師扶植計劃及參與式空間改造,肯定其文化成就與社會價值,成效卓著,獲得在地民眾的肯定與認同,且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調查及口述歷史紀錄,以保存珍貴歷史文化資產。

三、匠師網絡之建立與空間體驗之串連

晚近宜縣府規劃「蘭城新月」與「宜蘭河濱公園」等空間廊帶,位於銜接點上的鄂王社區接續推動「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等社造計劃,目的在補充民間自主角色與銜續內化之動能。

鄂王社區蓄積百年工藝傳承和多年有效累積之社造基礎,一步一腳印,逐步拓展工藝產業及環境體驗之區面。先前長期進行田野調查與影像紀錄,文化環境再造……等工作,凝聚居民情感與環境認同。

左圖:以鄂王社區為據點核心,徑幅宜蘭舊城為工藝產業圈面。右圖:參與式環境再造──搶救古井行動。

現階段著重工匠產業之活化、生產空間之改善提升與生態博物館網絡之串連。目前社區以楊士芳林園作為藝師發表及藝文活動之聚集所,成為在地的能量場域,強化工藝師間之藝能連結,未來藉空間計劃改善其工作環境並提升形象,提供資訊建置以增加其識明度,並開設各種學習活動以延續其技術傳承,開發文創商品以轉換提升其工藝產能與時代連結。期許成立舊城文化產業之「資訊窗口」及「手作坊」之技藝傳承空間,除統整軟硬體之建制工作,另期盼蓄積區域文化之人際效能,成立「舊城文化聯盟」,作為發展文化永續經營之策略組織。

左圖:參與式環境再造──木雕師傅為社區雕刻巨幅壁畫。右圖:由在地藝師共同執行的藝術介入空間計劃。

目前人員組成及工作階段如下表:

 

上方兩圖:街道體驗主題規劃與營造。下方兩圖:田野調查與影像紀錄。

四、區域環境的考驗與匠師文化的重建

關於這個城市的興起、沒落和再生的演變,我們不厭其煩地討論:「它因何而生?」「為何衰退?」「核心價值在哪?」「未來的路是什麼?」,面對全球化商品的擴張與快速消費的市場侵蝕,近年來因交通便利與資訊發達,區域經濟、在地文化及傳統產業均受到嚴重的考驗與影響。上層部門的再生工程我們也不乏看到優秀的外來團隊進入改造,速度之快、動作之大令人咋舌,我們還是強調耆老對這裡的再三叮嚀:「先有神,然後有廟。」如何體察舊城人的生活脈絡,建構銜續具在地紋理的產業和空間的形式內涵,將是未來這裡逐步需克服與營造的主要課題。

在走訪幾個沒落市集的經驗得知,人潮和交通的改變是外在因素,而內在品質的惡化流失才是關鍵主因,百年老店歇業、知名師傅失傳,產業特色和產品號召力喪失;加上廉價劣質商品侵入取代,在地組織若無文化自覺度或歷史危機感,再好的有形無形資產便很快灰飛煙滅。

以舊城區北門口食攤及南門商業區一帶,假日旅客爆增,消費品質與交通問題明顯惡化,地方價值在面對外部的「普質性」發展或內在的「特質性」脈絡之平衡調節上,為舊城居民所須面對考驗且路線選擇的課題。「宜蘭舊城人」自力營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視野與傳承脈絡,逐漸打破了狹隘「溪北人」的保守刻板印象,既是一種以「工匠倫理」、「手感價值」的區域核心內涵,轉化為有效的體驗式經濟與空間環境的活用條件,作為匠師與城市關係之重塑,指出工藝文化資產在當代社會變遷中的中堅角色。

左圖:工藝手作坊。右圖:「宜蘭舊城人」自力營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視野與傳承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