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次方──立方計劃空間的發聲練習
2013
01
01
文|楊豐維
圖|立方計劃空間、楊豐維
打開夢想的盒子——展演空間之可能
一座年邁的旅社,開始像變形金剛一樣,先蛻變成「立方計劃空間」,之後更將在未來搖身一變成為一座「聲音資料庫」及「當代藝術交流平台」,以一種細胞、有機體的形式,向城市發出屬於時代的聲響。

在巷子裡轉了又轉,發現一扇門。

那一扇白色的門靜靜地躲在轉角處,門上小小的貼紙這樣寫著:立方計劃空間,The Cube Project Space。假如不是這樣的一張簡潔到可能轉眼就將會被遺忘的宣示,無心人還真的可能把這誤讀成了鄰里的招租廣告。在我們正式打開這扇門之前,請先讓我們來複習一下你我的「公館印象」。

公館,對很多人來說,是轉角處處皆是驚喜的可愛小天地。但在清代初期,所謂的「公館」其實是因為泉州移民為了撫墾及防衛目的而興築成立,後因位處台北盆地交通南北往來之重要通衢,商賈繁榮,更因緊鄰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師範大學,以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在僅僅約一公里的方圓範圍內,聚集了數十家獨立書店、音樂表演場所,成為了整個華文世界中,獨立音樂、書店文化地景特色最鮮明的區域。

左圖:左起鄭慧華及羅悅全,對於公館地區有著深厚的認同與情感。右圖:立方計劃空間常用來舉辦音樂會及展演的的招牌陽台。(攝影/楊豐維)

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下,現在當我們來到了公館,走進人聲踏雜的巷弄裡,你可以找到一攤香味四溢的平民美食享受味覺的饗宴,也可以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翻閱一本書的身世,更可以找到一個燈影移閃的溫暖空間聽一首歌,但以「推廣當代藝術、深度人文思維、連繫國際與在地網絡與藝術歷史脈絡為使命,提供台北藝文群眾一個兼具展場與講座、交流、資料庫功能的藝文空間」?負載著這般神聖、彷彿建國大綱宗旨的藝術展演空間,也能在公館、城南的角落裡找到嗎?是的,各位客倌,讓我們忽視門旁的髮廊風光,推開那扇白色的門,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輕輕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陡階以六十度角的方式,往上急速攀升。猛一抬頭,階梯的盡頭倏地竄出了兩個人影:鄭慧華與羅悅全,當代藝術圈與獨立音樂界的資深策展人。走過長長的階梯,棲身於舊旅社二樓的立方計劃空間,假如不是明亮的燈光照明以及梯間的展演海報,我或許會認真地以為我走進了蔡明亮的鏡頭裡,別有一種幽微散發,以及一種對於未知感到好奇的興奮感。突然想起鄭慧華所說的:「彷彿在尋寶」,的確,從捷運站一路走來,穿越人潮與商店,找到立方計劃空間之前,一直懷疑自己的方位,直到看到了熟悉的字眼,腦海裡浮上一段旁白:「就是這裡了嗎?」竟有一種不見黃河心不死的感覺作祟,而鄭慧華與羅悅全正是這張藏寶圖的幕後、也是幕前的製圖者。

左圖:2010「親歷幻見」展場。右圖:2010「親歷幻見」開幕,邀請林強擔任DJ。(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長久以來,在台灣當代藝術圈,尋找適合的空間進行展演一直是獨立策展人的重大挑戰,也是夢魘。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鄭慧華決定回到自己自幼生長、求學幾乎從沒離開過的公館地區、台北城南的所在,在老舊的旅社空間裡,孵育一個夢想的空間,可以讓當代藝術與在地的聲音有更多,也更緊密連結的空間。

但為何是公館?除了在地親緣關係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與特質:從九零年代開始,這是台灣獨立音樂發展最蓬勃的區域,Livehouse跟其他類型的音樂展演空間相繼林立,來往行人中,背著樂器的音樂人成為溫羅汀巷弄裡,最迷人的一道風景。於是,在混雜著各色人派交流、各式文化風景、各種聲響流淌的公館土地上,依傍著如此豐厚的人文氛圍,2010年4月,鄭慧華與羅悅全創建了「立方計劃空間」。

左圖:2011 饒加恩「Thaïndophiliviet」計劃。右圖:2011「氣象人」樂團陽台音樂會。(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立方計劃空間與其他藝術空間最大的特色及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個實驗性格超強的當代藝術交流平台,透過專題策展、講座、音樂會、行動展演,一步步將新銳藝術家的創作引薦給世界,並自許是一顆「馬達」或者「引擎」,發出一種獨特Power的可能。

例如在某個夜晚,他們會在專題策展中,規劃邀請聲音藝術家(例如林強等)在二樓的迷你陽台上開一場小型的音樂派對,聽眾直接就在一樓的巷子隨興或站或坐,沒有拘謹的對號座位告訴你該乖乖地、安靜地「聽」。當聲響從二樓穿洩而下,一聲一聲與四周的市井不但相安無事,更漸漸地融合成為台北最「聲動」的藝術空間。

「聲音與時代」、「重見/建社會」兩個專題系列,作為立方計劃空間這兩年非常重要的策展基礎,透過在地歷史、世界觀點及聲音文化,三者不斷彼此交互涉用碰撞,專注且用心地為台灣當代藝術圈累積少見也相當寶貴的藝術資產。

對於鄭慧華及羅悅全來說,立方計劃空間既然是以「計劃」為前提的一個藝術展演交流平台,策展的節奏無須如一般的美術館或者畫廊,須忙不更迭的推出展覽,反而是強調「蹲馬步」的功夫,馬步(策展研究)都蹲不好了,遑論輕功水上飛(展覽規劃與執行)了。展覽的成果或是藝術家的作品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實驗性的「概念」在創作或行為藝術的過程,以及將每一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視為一個個獨立的小馬達,串連成一個平台或網絡,彼此激發創作的火花,對立方計劃空間而言,反而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左上:2012「表演」系列展覽,「暴力教室」團體的演出。右上:2012「表演」系列展覽,行為藝術家黃大旺於陽台演出。左下:2012 王虹凱「作曲家書寫了未來,以便留下未來不會留下的印記」開幕行為作品《破碎的交響樂團──台北現場版》。右下:2012 張乾琦「脫北展」展場。(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未來2013-2014年,立方計劃空間還將持續關注聲音文化,並推出「時代的殘響:台灣解嚴前後聲音文化研究展」(名稱暫定),透過台灣戒嚴及解嚴前後的禁歌/淨歌歌曲,透過不同於以往的單純視覺攝影紀實,從聽覺細膩呈現一個時代的縮影,並引發更多關注與討論。

當一座年邁的旅社,開始像變形金剛一樣,先蛻變成「立方計劃空間」,之後更將在未來搖身一變成為一座「聲音資料庫」及「當代藝術交流平台」,並以一種細胞、有機體的形式,向城市發出屬於時代的聲響。此時,城市裡的每個人都該將摀上的耳朵掀開,給自己一個機會聽見「台灣好聲音」。

左上:2012「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劃」開幕。右上:2012「表演」系列展覽,王明輝與瓦旦塢瑪的演出。(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以前,我們可以為了一座美術館,造訪一座城市,像是巴黎;我們也可以為了追尋古老的遺跡,造訪一座城市,像是羅馬;當然,我們也可以為了舌尖上的美味,造訪一座城市,像是台南。那台北呢?

公館的「立方計劃空間」讓我們看見當代藝術的多元跨界,每一次展演的完成都像是一場別開聲面的轉生/聲術,更是一場夢想的發聲練習。

你,準備好張開耳朵了嗎?請你用耳朵跟我們一起發現台北。

立方計劃空間策展人鄭慧華(右)及羅悅全。(攝影/楊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