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才能長出個性──土庫里五權街區尋寶趣
2013
03
01
文|謝繕聯
圖|謝繕聯
打開夢想的盒子III——創藝聚落之可能
拿著「土庫里 尋寶趣」的活動地圖在巷弄中穿梭,雖是在過年期間,整個五權街區卻安靜的像可以擰出水滴來,多麼適合散步慢活的地方呀!你不禁在心中讚嘆

脫離了夜晚的熱鬧喧騰,清晨的台中市區有種朦朧半醒間的迷濛,從中美街出發,穿越了生氣蓬勃的小市場,繼續向南行,目標尋找隱身土庫里五權街區內一間間神秘卻在「文青」圈中極富盛名的店家,漸漸的兩旁街道建築從現代大樓變成較低矮的洋房、公寓或小間的透天厝,而街景的色彩也融入了植物的翠綠,配上過去建築常見的磁磚貼牆及暖色調的油漆,「舒服」是對土庫里的第一印象。

拿著「土庫里 尋寶趣」的活動地圖在巷弄中穿梭,雖是在過年期間,整個五權街區卻安靜的像可以將空氣擰出水滴來,多麼適合散步慢活的地方呀!你不禁在心中讚嘆,忍不住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喝杯咖啡讓陽光亮晃晃的灑在臉上,然而街頭上總是醒目可見的咖啡館招牌在哪呢?空蕩蕩的整條街找不到人詢問,只有屋角上的貓兒伸伸懶腰翻個身讓你明白時間並沒就此停下腳步,但忍不住的,你開始懷疑傳說中非常有特色的咖啡店、手作店、生活雜舖、動畫館真的藏在這附近嗎?找不到咖啡館的你索性欣賞起老屋的磚牆花紋,突然眼角不經意瞥見街尾那隻「揚著長鼻子跳舞的小象」不就是第一站目的地的招牌嗎?!終於,今天第一個寶藏「酷奇小象」驚喜現身。

左圖:右上角的窗花勾起了童年的回憶。右圖:「酷奇小象」的招牌是隻開心跳舞的大象,喔不……是小象。

「酷奇小象」的「酷奇」其實就是英文Cozy的諧音,女主人Yvonne希望大家來到此就可放慢腳步感受這兒由內散發的悠哉,慢慢挖掘藏於巷弄的驚奇,「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不在大馬路上開店,反而選在如此安靜的五權街區呢?但我們就是愛上這裡可以花一個下午慢慢散步的悠閒,如果到了台中仍選擇在人潮洶湧的區域開店,不就失去了『島內移民』的意義了嗎。」三年前Yvonne和男友正是因為著迷於五權街的生活步調與台中的爵士樂能量,決定從台北移居至此,而「酷奇小象」的課程內容也十分「酷奇」!不管是手作拼布、皮鑰匙圈、羊毛氈甚至爵士鼓都有開班授課。

左圖:「酷奇小象」店內各式的花布讓人目不暇給,不曉得將化成一只手提袋還是一件小洋裝呢?右圖:店裡的包包、掛在牆上的衣服都是學員的成果喔!

雖然與國美館僅距離10分鐘的腳程,但五權街區卻依舊保有自己的調性,不若綠園道上一間間致力打造異國風的餐廳,「她」就這樣靜靜的坐落於土庫里中不喧嘩,等候氣味相投的人們造訪,而會選在此開業的店主也多是因為愛上這裡的自在悠閒,蜂擁上門的客人不是他們所冀望的,一間間各具風格的店鋪喜歡低調隱身在巷弄間,你得走至門口才察覺「原來在這呀!」整個街區店家的神隱密遁,也讓店長們多了許多為客人指引方向順便串門子的機會。

「其實這兒的人像標準的台灣人,總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不喜歡大肆宣揚,因此在這裡見不到大大的招牌。」「V43品酒工作室」的店長亞男向我們解釋,而過去因為工作常需旅居國際各大城市的她,在決定轉換人生跑道之際也選擇定居生活於此,「這裡的店家很多都是在別的地方工作後,為了想要過另一種生活才移居至此的,因此開店追求的不只是收入,而是自在的生活方式,我們相信專心做好一件事自然就會吸引對的客人,反而還怕遊客太多影響了服務品質呢!」採預約制的「V43品酒工作室」也是非常隱密的藏在鐵捲門後,連附近的居民都很少知道原來這裡有間品酒的好所在!

「土庫里在過去曾是一大片的稻田,『土庫』即是古時候農家儲存稻穀的土製倉庫。而後美軍也曾駐紮於此,因此在這裡可見到美式小洋房或融合日式台式風格的屋舍,加上現任屋主的巧思,讓土庫里的建築呈現新舊混雜的時尚感又不失溫度,也吸引許多喜愛老屋的人決定到此展開新生活;而這裡的生活文化甚至料理也是各式風格交雜著,唯一相通的是對於緩慢的堅持。」亞男繼續補充。

去年十月Yvonne和亞男決定繪製地圖,讓有心想認識這裡的旅客可以帶著地圖更有確定感的一一造訪,10/6、10/7兩天揪集了附近店家一同舉辦「土庫里 尋寶趣」活動,請店家們在店門口擺起小市集,民眾可帶著地圖蒐集店章,據說那兩天五權街上隨處可見拿著地圖在巷弄間東鑽西找的旅客呢。「活動第一天我們只準備了200多份地圖,沒想到一下子就被拿光了,趕緊徹夜加印,以地圖的數量推估,兩天至少有500至600位訪客參加這場街區尋寶活動,還好人數還在我們可接受的範圍,我們也很怕一下子湧入太多觀光客破壞了這裡的氣氛。」其實最初只是想在「酷奇小象」滿三歲時辦個成果展的Yvonne說。

左圖:左邊的是「V43品酒工作室」的店長亞男,右邊的就是「酷奇小象」的女主人Yvonne,兩人手中的地圖就是傳說中「土庫里 尋寶趣」。 右圖:「土庫里 尋寶趣」的集章活動。(酷奇小象提供)

「既然第一次活動效果不錯,未來是否有什麼規畫呢?」好奇的詢問兩位主辦人。「其實我們比較喜歡『有機』發展」「『有機』?!」想必各位也跟我一樣忍不住冒出小小的問號,「我們都是很隨性啦!雖說是找大家一起舉辦活動,但我也只是提醒其他店家說那兩天要記得開店喔!大家也沒討論過要一起將這裡打造成怎麼樣,我們不想去定義,就讓這裡自由發展,就像『有機』農場一樣啊!而且也許過幾年我們又會移民囉!」Yvonne說,而她最近又開始覬覦墾丁的太陽了。

向Yvonne和亞男告別後,拿著土庫里的地圖,我們開始穿梭巷弄尋找那些據說店長也很有個性的小舖。

小夏天

Yvonne和亞男說一年多前的某次他們散步到位於相隔一條大馬路的街區的「小夏天」,才發現原來這裡出現一家這麼有風味的越式餐廳,而且重點是超好吃!但也為位於靜巷的「小夏天」擔心,深怕這麼有特色的餐廳被埋沒,因此常邀請朋友一起去「小夏天」聚餐,沒想到過了不久「小夏天」火紅到連訂位都要排隊呢!

左圖:老房子改建的「小夏天」,混搭越式、法式、台式三種風味。右圖:時至中午,「小夏天」真的是座無虛席,坐在庭院裡用餐別有一番風味。據說老闆娘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飛到越南繼續深造廚藝。

CameZa

CameZa原先在忠信市場內,以復古底片機交流為主,喜歡散步的老闆與老闆娘很喜歡五權街區這裡的氛圍,一直希望能在這找間老房子,偶然得知屋主要把老房子賣給建商蓋新大樓,趕緊與屋主協商,屋主在了解CameZa的理念後十分支持,決定將老房子留下來承租給CameZa,老房子也在老闆夫妻倆打造下多了摩登的味道。店面變大後,除了老相機,老闆、老闆娘過去收集的歐洲復古沙發、櫥櫃,繽紛的鐵鍋和木頭餐具也可一起出來亮相了!

左圖:CamaZa有著摩登的外觀,但還沒放上招牌的他們,讓人在走進店裡前遲疑了一下,不知道這間店到底賣什麼呢?右圖:CameZa的年輕老闆娘Bow,時髦的她卻著迷於復古家具和廚具。

六街

六街以常見的日常用品為主要商品,希望讓大家重溫舊時手作的溫度,曾居住西班牙,西班牙名音同「六街」的老闆娘拿起店裡的一支筆、一把剪刀、一本月曆,甚至一只牙籤盒都可以娓娓道來一段故事,從製造者帶到過去社會對待日常用品的態度,讓我們重新認識每個物品在過去的地位。

左圖:六街是這兩三個月新加入的朋友,因此沒有出現在尋寶趣的地圖上,但可愛的小庭院讓人忍不住走進去挖寶。右圖:店內的編織包、木盒、陶杯等雜貨有的從日本、東南亞飄洋過海而來,有的從台灣山裡的部落裡被挖掘而出,每個器具都有一段故事。

日和三一

在文青圈中擁有高知名度的「日和三一」是間販賣生活態度的餐館,老闆超有個性,據說之前還拒絕雜誌採訪,因為擔心暴紅後就無法提供客人最好的服務品質了,但可惜的是因為租約到期,因此「日和三一」即將搬家了,未來會落腳何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Ino home Cafe

Ino Home Café是位於綠園道上的Ino Café的分店,兩層樓的建築一樓為咖啡館二樓為民宿空間,周末假日也會在外面的小庭院舉辦二手雜誌、唱片交換市集。

動畫飛行館

原先是一間動畫製作工作室,而後將動畫裡的道具及玩偶陳列展示,歡迎遊客停下腳步,花點時間了解動畫製作的背後工程。

左圖:Ino home Café以仙人掌為庭院的造景,創造出不同於「綠意盎然、花木扶疏」的另一種庭院美學。 右圖:動畫飛行館的以清水模打造外牆。

I's Gelato

雖是販賣義式冰淇淋,但I's Gelato可是很有台灣味的喔!不只將玄米、東方美人茶做成冰淇淋,更運用做菜的概念,創意的將冰淇淋與水果、米香等台灣的食材混搭,意想不到的搭配也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滋味,而會選在這開店正是看中了五權街區的混搭風格,正與I's Gelato希望傳達的個性相符。

Belleville 264 Studio、生活商社、Bonbonmisha 日安

264與生活商社兩家店為鄰居,可惜的是因為仍在過年期間,因此沒幸拜訪堅持只進口歐洲老家具的264,而生活商社是以販售質樸的生活器具為主。Bonbonmisha 日安則是以來自南法的生活雜貨、蜂蜜、葡萄酒為主,全都是由遠嫁法國的女主人從普羅旺斯帶回台灣,復古的餐具、精緻的碗櫥讓人彷彿身在電影場景裡。

由左而右分別為I's Gelato、Belleville 264 Studio、Bonbonmisha 日安。

除了以上介紹,其實整個土庫里週圍還有許多有趣的小店,無奈「去不逢時」,無法一探究竟。整趟小旅行踏遍整個街區後,我發現雖然這裡沒有計畫性的營造,但「隨心有機」反而讓這裡發展出自然不造作的氛圍,只要地方對了,氣氛對了 ,自然就會吸引對的人打造出屬於區域共同的個性。

 

若欲造訪土庫里,可上網下載「土庫里 尋寶趣」的地圖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113420603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