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演台灣傳奇 王藝明掌中劇團 《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
2013
11
04
文|洪菁珮
圖|洪菁珮、王藝明掌中劇團提供
好戲開鑼弄布袋
10歲的王藝明,為了掙自己與弟弟的生活費用,把抓著大人衣角混進戲院裡看的布袋戲內容,濃縮精華成自己的版本,在阿嬤遺留下的菜瓜棚圍了一個舞台,用柑仔店賣的簡易布袋戲偶,演起小型布袋戲,招攬同學放學後來看。

走進王藝明掌中劇團的工作室,像一般家庭客廳的擺設,牆上掛滿各部布袋劇的海報與感謝狀,椅子上有來不及整理的道具服裝,兒子正在電腦前處理行政事宜……。不像某些大劇團的企業規模或是家族資源,王藝明掌中劇團經營規模相較來說較為微型,父子從行政、技術研發到演出親力親為,跟王藝明一路走進布袋戲世界的個人經歷有關,踏實的態度似乎也呼應了近年王藝明努力開拓台灣題材劇本的用心。

王藝明在七歲時母親過世,由阿嬤撫養兄弟倆人,直到國小四年級阿嬤過世後,兩人又被親戚收留住在他們家的倉庫。當時才10歲的王藝明,為了掙自己與弟弟的生活費用,把抓著大人衣角混進戲院裡看的布袋戲內容,濃縮精華成自己的版本,在阿嬤遺留下的菜瓜棚圍了一個舞台,用柑仔店賣的簡易布袋戲偶,演起小型布袋戲,招攬同學放學後來看。這個小型劇場依弟弟的身高為準收錢,高一些的同學收2角,年紀小的同學收1角入場費。有一次段考前,同學的家長準備來這抓回自己的小孩,沒想到看著竟然覺得有趣,一直坐著欣賞到演出結束,不僅沒有責怪王藝明讓自己的小孩放學後留連在此,只提醒他避免在段考期間影響同學們的學習,還資助他與弟弟的生活,鼓勵他要完成課業。一直到王藝明年長後成立劇團,在一次公演時,這位家長來觀賞演出並與他相認,讓王藝明回憶起過去小時後的這段往事。

國小畢業後,王藝明到善化廟口洗碗賺錢,直到支持弟弟小學畢業後,才離開家鄉進入布袋戲團學藝。退伍後,王藝明創立自己的布袋戲團。王藝明說,他全心投入偶劇的角色揣摩,把新買來的偶都放在床鋪上,每天睡前就拿起一尊偶與他四目相對,直到他對偶融入感情,掌握怎麼詮釋這尊偶的角色與靈魂。

王藝明全心投入偶劇角色揣摩,掌握戲偶的角色與靈魂。

王藝明掌中劇團成立於1980年,幾十年來,在沒有家族或企業支持的背景之下,靠著自己的努力,王藝明不計金錢投入布袋戲的製作,也曾為了讓戲的製作更臻完美而賣掉房子籌措經費,不過王藝明一點都不後悔,也因此特別感謝國藝會及這次的贊助企業。入選「國藝會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不小的肯定與成長的機會。

王藝明劇團創團迄今從定點演出、各地巡迴、電台現場播演,到邀請其他藝師合作,籌組超大型表演等型態,歷經台灣布袋戲演進的每一階段,累積豐富的演出經驗。關於劇團的成長,王藝明特別談到與布袋戲排戲大師吳天來 的交誼,吳天來在晚年屆退休之際時仍指導王藝明,並時常到南部來住上一陣子,給他的不只是關於布袋戲的協助,更寶貴的是兩人忘年之交的情誼。

王藝明說大部份的布袋戲演的都是三國志這些中國本土的故事,但他小時候聽老一輩講古,覺得台灣的傳奇故事很精彩,就一直有把台灣傳奇故事拿來演布袋戲的想法。幾年前台語文學家朋友又建議他把台灣故事改編劇本,讓他再度燃起過去的這個念頭。2010年,王藝明首次開始以台灣本土故事創作布袋戲,由詩人陳建成寫劇本、謝銘佑寫主題曲,製作《台灣英雄傳之決戰西拉雅》戲目,講述漢人與西拉雅族聯手對抗鬼怪妖魔的故事,把族群融合的議題,成功結合布袋戲與現代台灣文學與音樂創新。2012年,王藝明又挑戰以藝陣文化為主題的《大目降——十八嬈傳奇》,演出七廟神明擊潰蜘蛛王的傳說故事。

藝陣文化《大目降──十八嬈傳奇》,演出七廟神明擊潰蜘蛛王的傳說故事。

而今年獲選布袋戲專案的《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則是以1915年發生在台南西來庵及噍吧哖地區的歷史事件為主軸,余清芳、江定、羅俊等人利用宗教力量領導民眾進行武裝抗日的「噍吧哖事件」。這齣戲請到詩人暨說唱藝術家周定邦做編劇。劇本創作的過程,兩個人除了一起研究,還成立讀書會來討論劇本,十分的認真。王藝明用錯綜複雜的電影手法鋪陳故事情節,並在換場之間加入台灣傳統說唱藝術—唸歌,用台語唸歌以旁觀者的話語推進劇情發展,也恰好解決了布袋戲中角色常常「自言自語講述劇情」有些不合理的演出方式。

王藝明說,他希望布袋戲的劇情除了打打殺殺,也可以傳達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而男女的愛情,最通俗也最容易讓人能感到共鳴,因此這次的故事裡,特別安排兩個在戰事中相愛相惜的角色,還有一同抗日的情節。這次的另一個創新之處,即採用台語詩歌的元素。王藝明說,台語的詩歌非常的優美,常以優雅溫婉的字詞來傳達心事,因此這次便將詩歌運用在表達男女情愫的念白之中;此外,抗日份子利用嫁娶花轎運送彈藥,躲過日警查緝的鬥智情節,也十分令人期待;另外更有砲擊槍戰等驚心動魄的刺激場面,也讓劇團傷透腦筋研究呈現的方式。雖然這次專案製作時間十分緊迫,但是無論是央求製偶師傅加工趕製,或是研究設計角色服裝,不斷熬夜趕進度的父子倆,卻一點也不喊苦。

王藝明父子熬夜趕進度,研究設計角色服裝。

現在王藝明掌中劇團除了到各處巡迴演出,進行國際交流之外,也應邀在各級學校開課講授布袋戲藝術。王藝明認為,現在多媒體科技發達,小朋友有很多的娛樂設備,卻喪失了他們以前小時候享受看戲那種單純樂趣,他也很擔心布袋戲會因為失去年輕觀眾而慢慢的失傳,因此特別積極的投入培養年經觀眾。劇團每年都會申請到國小去做校園巡迴演出,用淺顯易懂的表演方式演出,希望可以吸引小朋友的喜愛,他說,就算只有幾個小朋友因此產生對布袋戲的興趣,他也覺得很值得,並且會一直持續地推廣下去。

腦中不斷在構思新劇本的王藝明透露,現在的他已經在思考明年的新劇本了,但首要是先把這次的新戲好好的完成。他也期待在首演之後,未來還有機會到各個鄉鎮廟宇,把這齣戲再演給台灣各個角落的民眾欣賞。

在採訪過程中,筆者深深感受到王藝明對布袋戲的熱情,以及生命中與布袋戲不可分割命運般的聯繫。在分享新戲的各種創新與故事之後,王藝明操著新做好剛送來的戲偶,眼神露著興奮與感動,也讓人對即將上演的新戲《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