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藝文風向球座談側記:創作平台
2014
01
02
文|洪瑞薇
圖|吳達坤、李慧娜(創作社)、石佩玉(飛人集社)提供
2013藝文補助觀察
視覺藝術領域的吳達坤,以及表演藝術領域的李慧娜、石佩玉,做實務現場的經驗分享。

本場案例分享的主題為創作平台,由國藝會平珩董事主持。首先由國藝會獎助組李文珊總監擔任引言,簡介台灣目前官方與民間的創作平台補助概況,繼之由視覺藝術領域的吳達坤,以及表演藝術領域的李慧娜、石佩玉,做實務現場的經驗分享。

創作—策展的藝術生產模式/吳達坤

身兼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吳達坤,以他自身所居處的這種特殊位置的視角,分享他對台灣視覺藝術圈近年來在資源共享及串聯實踐上的觀察。

吳達坤認為藝術家與策展人之間的理想關係,於他而言是「engagement」,一種互許承諾的夥伴關係。在這樣的關係裡,策展人是藝術家∕作品與廣大群眾之間的橋樑;也是藝術家創作中的額外的一雙眼睛,可以協助藝術家突破盲點,或提供不同想法;而策展人∕藝術家可以是「選擇」,供公眾、社會對話的中介。如邱志杰、蔡國強、川俣正、森村泰昌、Anthony Huberman、Manuela Naveau等,都是身兼藝術家與策展人兩種身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人士。

策展可以視為一種創作∕生產平台嗎?吳達坤舉出下面幾個由藝術家∕策展人組成的創意集合體,做為他的回答。

以日本藝術家中村政人為代表的藝術團體「Command N」,自1999年發起「秋葉原TV祭」,在東京秋葉原電子街一帶,運用各店家展售中的螢幕發表各式錄像作品,構成了魅力十足的藝術節。如同在蘋果電腦上按「Command」加「N」鍵便可開啟新檔般,藝術團隊與在地店家連盟的結果,打開了振興藝術和地方的雙贏新局。

亞洲各城市不乏這類以藝術∕社區相互活化為經營重心的創作平台,如泰國曼谷的Project 304、菲律賓坤頌市的Green Papaya Art Projects、越南胡志明市的San Art及香港的活化廳等。

台灣的創作平台案例,則有Room18 (志仁工作室)、空場、奧賽德工廠和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等。

位於北藝大山腳下的「Room18」,是借用因少子化導致停招的私立高職之閒置校舍,所形成的藝術家群聚的日常創作之所,目前有逾20位創作者在此擁有獨立工作空間。「空場」則是在2013年底剛剛實現的藝術聚落計畫,由一群30歲左右的創作者,自發性地整頓臨近捷運唭哩岸站的正大紡織舊廠區,在室內達600坪、腹地達700坪的基地裡規劃有不同規格的工作室及多功能展演空間,提供視覺、表演等各領域藝術工作者租用,期待建構一有機的交流合作平台。

空間聚落之外,尚有以策展為核心的藝術組織。「奧賽德工廠」的成員涵蓋策展、藝評、藝管等背景,他們以圈外人(outsiders)自況,希望用一種比較獨立的姿態參與當代藝術。自2001年成立的「打開—當代」,其工作重點包括了策展、跨領域交流、研究與出版,專注在藝術與公眾之間提供更多樣的交涉模式,現正於中山創意基地URS21展出的〈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便是他們孵育長達三年的又一精采實作。

吳達坤認為,相較於傳統上邀約哲學、社會學等理論背景之策展人做為展覽的客卿,藝術家(群體)身兼策展人開發了更多新可能,優點是更具開放性、機動性,也更貼近藝術家的實際需求,但風險是缺乏專業訓練,並僅能仰賴為數不多的團體,或可透過實際操練補足學術性的遺缺。

位於北藝大山腳下的「Room18」,是借用因少子化導致停招的私立高職之閒置校舍,所形成的藝術家群聚的日常創作之所,目前有逾20位創作者在此擁有獨立工作空間。(吳達坤提供)

製作平台角色及資源整合的思考與方法/李慧娜

自創作社1997年成立起一肩擔起劇團行政及製作重任的核心成員李慧娜,與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創作社近年來強力推動的「CS監製計畫」。

李慧娜苦笑稱,創作社運作16年來,幾乎每年都是在龐大的財務壓力下喘吁過來,「有時候真的覺得很不好玩的時候,甚至想過要把團結束掉。但就還是覺得說,一定還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沒有玩到,有點不甘心。」而這個自2011年啟動、以創作社英文團名Creative Society縮寫為名的監製計畫,讓他們發現真的還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也重新回頭看見劇團一路的累積。

要認識CS監製計畫的緣起,首先得瞭解創作社的背景。創作社是由八位核心成員所成立,其中包含了好幾位創作風格各異的編劇和導演,如紀蔚然、周慧玲、魏瑛娟和黎煥雄等,這也是創作社特出於其它劇團的地方。這些創作者合組劇團的目的,便是期望能做自己的作品。因而創作社行政團隊一貫的任務,便是專注於服務他們的創作,其一是協助作品盡善地製作、演出,再者是運用行銷宣傳,努力在這些風格迥異的創作者作品之間,撐立起創作社的品牌。

從歷年來的演後問卷觀察,可以明顯看出這樣的努力已然獲得了不錯的成果,衝著「創作社」而來的觀眾不斷攀升,普遍肯定這塊招牌對等的是一個優質的製作,以及一種多元劇場美學的呈現。

甚感欣慰的同時,創作社卻也陸續面臨了核心成員離團、生涯轉換或遭逢創作瓶頸等諸般困境。以創作社歷來的運作方式,核心創作者若沒有持續而穩定的產出,將致使劇團的營運發生危機。CS監製計畫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設想出來,除了為創作社的存續關卡解套,更積極的意義在於協助劇場編導人才的持續發展,並促發更多創作可能。

CS監製計畫採主動出擊的方式,以製作主導企劃執行,透過文學獎等管道發掘好劇本,媒合新銳編劇與導演,並延請長期合作的資深黃金設計群(舞台設計王孟超、燈光設計黃諾行、音樂設計陳建騏等),加以創作社既有的專業製作條件及資源,闢出新路。CS監製計畫迄今為止孕育出的兩個作品《我為你押韻:情歌》(2011)及《檔案K》(2013),成功打亮導演楊景翔和編劇馮勃棣、吳瑾蓉等優秀創作者,並有不錯的市場回應。

CS監製計畫迄今為止孕育出的兩個作品《我為你押韻:情歌》(2011)及《檔案K》(2013),成功打亮導演楊景翔和編劇馮勃棣、吳瑾蓉等優秀創作者,並有不錯的市場回應。(攝影/陳又維,創作社提供)

超親密小戲節之不可能的任務/石佩玉

每年十月發生在台北的三個城市角落的超親密小戲節,剛剛圓滿走完它的第四年。策展人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透露,小戲節的英文全名是Close to You - International Puppet Festival Taipei,在中文裡刻意把Puppet隱去不談的原因是,擔心一般台灣觀眾普遍把偶戲等同於兒童劇的習慣,限制了小戲節的推廣。

然而偶戲絕對是個大重點,在含糊其詞的權宜之計使過了四屆以後,石佩玉如此宣告:「我們慢慢要開始把它打開放出去,而且成為這個藝術節的一個核心的概念。」

那什麼是超親密小戲節?它很擠,25個觀眾擠成一堆,彼此超親密;它的戲很小,通常兩三個人製作完畢,戲長只有20分鐘;此外它必須運用物件來演,也就是所謂的偶戲;它在非劇場空間裡發生,譬如咖啡館、書店、美髮沙龍、古董店、酒館、餐廳、畫廊這些地方;並且它需要走來走去,買張小戲節的票意味著你可以連看三齣小戲,只要記得在戲與戲之間,跟好領隊的腳步,花15分鐘移動到下一個演出場地。「如果這個領隊只是搖搖小旗子就會有點無聊,所以我們會請他介紹這一區有什麼特色,於是整個氣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在台北巷弄裡面的小旅行。」

為了成就這場有趣的小旅行,每一年,小戲節的執行團隊會在台北選出三個具有人文特色的區域(譬如今年是溫州街、永康街和大稻埕),接著在每區中各挑選三個演出場地,在節目配置上,每區各有一個國外節目和兩個台灣新製作。整個藝術節一共是九個節目,期程十天。

以推廣偶戲為核心概念,小戲節不僅只面向一般大眾,也面向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期待開發偶戲多元的創作可能。因而每年的六檔台灣新作,是以跨界合作為重點,廣邀音樂、舞蹈、視覺、行為等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一同參與偶戲的創作。小戲節行政團隊則扮演媒合的角色,為這些初涉偶戲的新鮮人,安排登對的合作對象,協助作品產出。

為了保持新鮮度,每年的小戲節都安排有一些特別的事情發生。「去年是文件展,前年做了紀錄片,今年則規劃了英文導覽跟特殊的護照票設計。」這麼一個厚工且資源有限的藝術節,所需的可觀人力仰賴志工的投入,今年起嘗試與戲劇相關科系合作,建立了不錯的互惠運作模式。

因購票方案過於複雜而不得不自力建構起的專屬售票系統,意外成為這個小巧戲劇節的一大亮點。而其讓藝術貼近城市生活的努力,也被台新藝術基金會看見,並主動提供贊助,為小戲節的續行提供了有力的後盾。

買張小戲節的票意味著你可以連看三齣小戲,只要記得在戲與戲之間,跟好領隊的腳步,花15分鐘移動到下一個演出場地。(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綜合座談:小型展演平台現況觀察

在案例分享後加入座談的劇場工作者林人中,首先補充戲劇領域的創作平台案例,如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巴黎平台」、「身體平台」與「讀劇平台」、再現劇團的「地下劇會」,以及河床劇團的「開房間」計畫等。再綜合稍早會中所提及的各種案例,林人中認為基本上可以粗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策展概念先行的,另一種是培育新人概念先行的,而又以後者居多。林人中提醒我們對此現象做一思考:為什麼所謂的新人或新生代創作者需要特別被強調?而去接受資源的年輕創作者們,又應該怎麼思考加入這個遊戲規則時自己的處境?林人中認為,現下的環境對資淺創作者其實相對友善,有許多補助專案,也有藝穗節一類的計畫持續推行,想獲得創作機會並不太難,重要的是創作者如何看待、經營自己和自己的創作。

座談末了,平珩董事請各與談人提出經營創作平台時最核心的思考,以一個關鍵句作結。李慧娜認為是人才的持續,吳達坤首先考量空間場所的問題,石佩玉在乎跨領域及偶戲的重新定義,林人中則建議應做平台的串連及整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