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經濟發展、教育普及與社會變遷,書寫及閱讀人口隨社會發展而變化,以小說而言,尤其是長篇小說,在50、60及70年代,曾是台灣文學發展的特殊景觀,但自80年代以降,小說出版品的發行,也呈現由盛轉衰的現象,以「年度短篇小說選」為例,自民國58年至今,經歷大江、書評書目、爾雅、九歌等出版社,其中發行最盛為民國76年,單一長篇小說年銷售約一萬六千本,至85年銷量驟減至三千本不到,其後則每下愈況,說明小說發行市場的萎縮。
近十年來,這種頹勢有重新改變的趨向,其中原因當然有文學發展到一個極致,有回復古典的自然走向,但體察現實,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台北市文化局,近十年來對長篇小說的補助及創作年金的發放,加上部分文學獎的獎勵,使得長篇小說的創作及發行,有較為蓬勃現象。
事實上,回顧九0年代以降小說創作的歷史,曾有許多精彩的作品,書寫體材可謂多元豐富,重要作品如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蘇偉貞《沈默之島》;張大春《野孩子》;駱以軍《西夏旅館》;平路《百齡箋》;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李昂《迷園》、黃錦樹《土與火》、巴代《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童偉格《西北雨》、伊格言《噬夢人》、蔣曉雲《桃花井》、賴香吟《走過》、紀大偉《膜》、陳雪《惡女書》、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甘耀明《殺鬼》等,讓閱讀者興奮不已。顯然,優秀的小說家是可以被期待的。
但另一方面,近十年台灣的出版業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從出版狀況來看,由臺灣作家出版的小說在2003至2008年間有90–110本,以2006年最盛,當年度小說出版達134本;而在經歷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景氣低迷,導致2009年臺灣小說出版總數萎縮至78本,近幾年出版的小說雖回升到80–90本,但由於經濟的不振,加上電子書等因素的影響,文學書整體的發行量,出現「跳水式」的萎縮,過去暢銷書動輒10萬本的風光不在,如今最暢銷的文學書往往只剩2萬本,文學出版業的經營困難,書局倒閉,通路畏縮,加上副刊版面減少,文學作品的發表與出版都變得極為不易。
面對臺灣文學市場的萎縮,許多縣市政府為了提倡藝文風氣,或鼓勵在地書寫,廣設文學獎,也出版作家作品集,為了迎合主辦單位與評審的標準與喜好,「地方書寫」成為這類文學獎的創作趨勢。這類文學獎以獎金與作品集作為獎助方式,也造就了一批南北征戰,為獎創作的「獎金寫手」,部分得獎人的名字遍及全臺各大文學獎。徵文型態類的文學獎,類型以短篇小說為主,往往並不鼓勵作者要有創作長篇的企圖與野心。而某些徵選長篇小說的文學獎雖然獎金豐厚,但徵文對象並不限定臺灣本地作家(或具中華民國籍),而是以中文創作的海內外華人皆可參賽。此外,從類型文學的角度來看,除了地方文學獎要求作品需具備「地方特色」外,只有少數如「法律文學獎」、「倪匡科幻獎」、「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等,以類型來強調自身文學獎的特殊性。因此,徵文類文學獎,雖能給予文學新人鼓勵(許多文學新人的第一本文學作品多半是文學獎獲獎作品結集),但對於長期寫作計畫或鼓勵臺灣優質的長篇小說創作並無太多直接的關係。台灣的文學獎數量之多,種類之雜,可以看出政府與民間在文學獎助的資源上,是缺乏整體規劃的,這些文學獎雖對初期的創作者有幫助,但長遠來看,缺乏宏觀視野,後續的發展,如優秀作家的長期培育,顯然是有些不足。
過去國內針對持續創作的優秀資深作家加以獎助者,只有文建會「攜手計畫──專業作家生根創作計畫」補助,可惜只舉辦2004、2005兩年,之後即停辦。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最特出的地方是針對「長篇小說」創作此一文類加以補助,另「金門長篇小說創作計畫」雖是以長篇小說創作者為補助對象,然只限金門籍作家,其範圍侷限較大。長篇小說的創作有一定的困難度,不但需要長時間的經營,通常還需要具有相當寫作經驗,才能寫出一部好作品。另一方面,長篇小說創作在文學寫作上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世界各國的文學史對於長篇小說領域常會賦予較多的關注,此一文類歷時性的影響較大,並且會影響到如戲劇等其他文類。但是,長篇小說創作在台灣此一時空環境下寫作是困難的,台灣的國民人口總數不多,長篇小說的閱讀人口有限,致使寫作與出版都面臨頗大的困境,寫作者無法賴以維生(有些國家的作家,一部暢銷書就可讓作者一生衣食無虞,這在台灣幾是無此可能),出版社出版的意願也不高,因此長篇小說創作在質量上一直有待提升,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提供年金給予作家基本生活費,作品創作優良經審查後還補助出版社出版,對於國內的長篇小說創作生態有相當大的影響,審視近十年長篇小說創作的品質,即足以說明此一獎助有其重要性。
但是,面對此一時代挑戰,國藝會補助無法全面擴及發表與出版端,因此從中央補助到民間、地方資源如何共同對文學生態帶來影響,更是長遠而重要的課題。